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汉语极言研究
汉语极言研究

汉语极言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道新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海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7118220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极言是各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语言的最高级,本书对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与梳理,同时对极言形式的显示语言交际和表达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考察和说明。
《汉语极言研究》目录
标签:新著 研究

第一章 所谓极言 1

第一节 “极”的观念 1

第二节 极性意义 8

一、什么是极性意义 8

二、极性意义的两个层面 13

第三节 极言 15

一、什么是极言 15

二、极言诸形式与成极要素 18

第二章 极言的认知属性 22

第一节 极言的认知基础 23

一、极言的比较认知条件 23

二、极言是比较认知的结果 27

第二节 极言的认知形态 31

一、质形态 31

二、感知形态 33

第三节 极言的语义范畴 35

一、性质范畴 37

二、数量范畴 38

三、时间范畴 39

四、空间范畴 40

五、范围范畴 41

六、序列范畴 44

七、状态范畴 44

八、程度范畴 45

第四节 关于极言分析的两个问题 46

一、极言的说话人视角 47

二、极言的语义表征 51

第三章 标示性极言(一):副词 56

第一节 标示性极言概述 56

第二节 副词标示性极言 58

一、程度极性意义标示类 58

二、范围极性意义标示类 64

三、时间极性意义标示类 69

四、情态极性意义标示类 76

五、必然性标示类 79

第四章 标示性极言(二):动词、形容词 84

第一节 动词标示性极言 84

一、过程极性意义类 84

二、范围极性意义类 91

三、序列等级极性意义类 94

四、程度极性意义类 97

五、情态极性意义类 101

第二节 形容词标示性极言 103

一、关于形容词的极性意义 103

二、形容词的极性意义类别 107

第五章 标示性极言(三):数词、名词 112

第一节 数词标示性极言 112

一、数词极言的传统性 112

二、数词极言的非自足性 115

三、数词标示性极言的语义范畴 117

第二节 名词标示性极言 121

一、空间极性意义类 122

二、时间极性意义类 125

三、性质极性意义类 128

四、序列等级极性意义类 132

五、规制极性意义类 135

六、数量极性意义类 137

七、范围极性意义类 139

第六章 典型性极言 141

第一节 关于典型性极言 141

第二节 典型性极言的原型属性 143

一、自然范畴 143

二、社会范畴 148

第三节 典型性极言的寄生形态和固化形态 163

一、寄生形态的典型性极言 163

二、固化形态的典型性极言 172

第四节 典型性极言适用的语义范畴 178

一、性质范畴 179

二、状态范畴 183

三、程度范畴 185

四、地位范畴 188

五、关系范畴 191

六、时间范畴 192

七、数量范畴 193

八、空间范畴 195

第七章 格式性极言 197

第一节 词语重叠的极性意义格式 198

一、名词重叠 199

二、量词重叠 200

三、形容词重叠 201

第二节 疑问代词的极性意义格式 203

第三节 复句的极性意义格式 206

一、因果关系复句 207

二、条件关系复句 209

三、让步关系复句 212

四、选择关系复句 213

第四节 其他极性意义格式 214

第五节 “一A就B”格式的极性意义分析 222

一、“一就”叙事和评价的综合性格式 222

二、“一就”格式极性意义的范畴 224

三、“一就”格式极性意义的分化 226

第八章 语义逻辑关系性极言(一) 231

第一节 关于语义逻辑关系性极言 231

第二节 语义悖谬式 233

一、关于语义悖谬 233

二、语义悖谬的认知本质与类型 238

三、判断语义悖谬的尺度问题 240

四、悖谬性结构的极言 242

第三节 比较式 248

一、随机对象与极性典型比较 248

二、极性对象之间比较 253

三、随机对象的极点比较 255

四、量差 256

第九章 语义逻辑关系性极言(二) 260

第一节 衬托式 260

一、以人的反应衬托对象 260

二、以变化衬托 264

第二节 否定式 270

一、极性典型否定 271

二、属性否定 275

第三节 铺陈式 284

第四节 列举式 289

一、关于列举式 289

二、列举式的词语类极言 290

三、列举方式的篇章类极言 293

第十章 极言的解读 302

第一节 极言解读的依据 303

一、言语形式依据 303

二、尺度依据 311

第二节 极言解读的目标对象 318

一、规律性知识 318

二、原则性知识 321

三、有极性意义的现实性信息 323

四、有极性意义的心理性信息 325

第十一章 极言解读(一):《孙子兵法》 328

第一节 《孙子》的极言创制方式 329

一、标示性极言 329

二、格式性极言 348

三、语义逻辑极言 352

第二节 《孙子》中具有极性意义的范畴 355

一、战争的最高境界 355

二、用兵作战的规律 359

三、用兵作战原则 364

第三节 《孙子》军事斗争策略中的极性思维 372

一、励士 373

二、胜敌 375

第十二章 极言解读(二):李白诗歌 378

第一节 李白诗歌极言创制方式探究 379

一、语义悖谬结构 379

二、量差 383

三、典型比较 386

四、结果衬托 389

五、极性典型否定 391

第二节 李白诗歌中的基本极性意义对象 393

一、成仙和归隐 394

二、立功 397

第三节 从诗歌的极性意义对象管窥李白的认知世界 400

一、“唯有饮者留其名” 401

二、“携此生雄风” 405

三、“登高壮观天地间” 407

主要参考文献 412

后记 4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