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中国两栖动物细胞分类学
中国两栖动物细胞分类学

中国两栖动物细胞分类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树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3018890X
  • 页数:252 页
图书介绍:上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展两栖动物细胞分类和细胞遗传的研究,本书是有关此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全书有(1). 染色体和细胞分类学,常规核型和结构核型,(2).两栖动物的基因组和染色体特征,(3),详细叙述和分析了中国蚓螈目1种、有尾目3科12属于30种(占中国已记录物种的确67%、无尾7科40属174种(占中国已记录61%)的核型和以银带和C-带为主的结构核型,并深入探讨其核型演化机制,论证了两栖动物核型演化的循环模式和逆向演化,(4).为体现两栖动物分类系统的完整性,本书还按分类系统简述了全球两栖动物的细胞分类。书后有中国两栖动物核型数据附表,20余幅核型图,以及详细的参考文献。
上一篇:蕨类植物学下一篇:生物学实验 上
《中国两栖动物细胞分类学》目录

绪论 1

第1章 细胞分类学和染色体 4

1.1 细胞分类学 4

1.2 染色体和染色质结构 5

1.3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7

1.4 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 8

1.4.1 细胞周期 8

1.4.2 中期染色体 9

1.5 减数分裂 10

1.5.1 减数分裂 10

1.5.2 联会复合体 11

1.5.3 灯刷染色体 12

第2章 常规核型和结构核型 14

2.1 常规核型 14

2.2 结构核型或分化核型 15

2.2.1 C-带技术 17

2.2.2 G-11带型 19

2.2.3 N-带 19

2.2.4 异染色质的银染法——NOR的银染 20

2.2.5 动原体和Cd-带 21

2.2.6 G-带 22

2.2.7 高分辨带 24

2.2.8 R-带 25

2.2.9 T-带 25

2.2.10 复制带 26

2.2.11 Q-带 27

2.2.12 荧光带 28

2.2.13 核酸酶带型 31

2.2.14 免疫细胞化学带型 32

2.3 染色体带型及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 34

2.3.1 常染色质带 34

2.3.2 异染色质带 35

2.4 染色体带型的特征和演化 36

2.4.1 染色体带型的特征 36

2.4.2 染色体带型的演化 36

第3章 两栖动物的基因组和染色体 39

3.1 基因组大小 39

3.2 两栖动物的超数染色体 43

3.3 两栖动物的多倍体和多倍体化 46

3.4 两栖动物的性染色体及其演化 51

3.4.1 异形异配性染色体 54

3.4.2 同形异配性染色体 55

3.5 两栖动物基因组的异染色质演化 56

3.6 两栖动物的异染色质组成 58

3.6.1 有尾目 58

3.6.2 无尾目 59

3.7 两栖动物的核仁组织者区域 61

3.8 两栖动物的NOR、C-带和次缢痕 63

3.9 5S RNA在两栖动物核型中的位置 64

3.10 两栖动物的G-带和RBG带(复制带) 65

3.11 染色体突变 67

3.11.1 仅涉及单个染色体的突变 67

3.11.2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的突变 68

3.11.3 其他 69

3.12 染色体突变与物种形成 70

3.13 核型演化的极性分析 73

3.14 无尾两栖动物中生活方式或生态类型对核型演化的影响 76

第4章 蚓螈目和有尾目的细胞分类学 80

4.1 全球两栖动物细胞分类的概况和统计 80

4.2 蚓螈目 84

4.3 有尾目 86

4.3.1 隐鳃鲵亚目(Cryptobrachoidea) 86

4.3.2 钝口螈亚目(Ambystomatiodea) 99

4.3.3 鳗螈亚目(Sirenoidea) 101

4.3.4 蝾螈业目(Salamandroidea) 101

4.3.5 小结 105

第5章 古蛙亚目无尾两栖类的细胞分类学 108

5.1 盘舌蟾超科(Discoglossoidea) 108

5.1.1 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 108

5.1.2 铃蟾科(Bombinatoridae) 109

5.1.3 滑蹠蟾科(Leiopelmatidae) 111

5.2 负子蟾超科(Pipoidea) 111

5.2.1 负子蟾科(Pipidae) 111

5.2.2 异舌蟾科(Rhinophrynidae) 113

5.3 锄足蟾超科(Pelobatoidea) 113

5.3.1 锄足蟾科(Pelobatidae) 113

5.3.2 角蟾科(Megophryidae) 114

5.3.3 合跗蟾科(Pelodytidae) 130

第6章 今蛙亚目(Neobatrachia)的细胞分类学 131

6.1 蟾蜍超科(Bufonoidea) 131

6.1.1 蟾蜍科(Bufonidae) 131

6.1.2 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 135

6.1.3 跗蛙科(Centrolenidae) 137

6.1.4 丛蛙科(Dendrobatidae) 137

6.1.5 雨蛙科(Hylidae) 138

6.1.6 沼蟾科(Heleophrynidae) 141

6.1.7 龟蟾科(Myobatrachidae) 141

6.1.8 多指节蟾科(Pseudidae) 143

6.1.9 尖吻达蛙科(Rhinodermatidae) 143

6.2 蛙超科(Ranoidea) 143

6.2.1 节蛙科(Arthroleptidae) 143

6.2.2 肩蛙科(Hemisidae) 144

6.2.3 非洲树蛙科(Hyperoliidae) 144

6.2.4 蛙科(Ranidae) 145

6.2.5 塞舌蛙科(Sooglossidae) 170

6.2.6 树蛙科(Rhacophoridae) 170

6.3 姬蛙超科(Microhyloidea) 177

6.4 小结 182

第7章 结论——两栖动物的染色体演化与物种分化 184

参考文献 187

附表 206

索引 2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