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蕨类植物学
蕨类植物学

蕨类植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树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04355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国内外有关蕨类植物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蕨类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蕨类植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的系统位置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分类、生态和地理分布,细胞与孢粉,起源与演化,分子系统学等内容。在蕨类植物分类部分,详细介绍了66科、170属、310种蕨类植物的特征并附图片。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的植物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或教科书,还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工具书或参考书。
《蕨类植物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蕨类植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第二节 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的系统位置 4

第三节 蕨类植物的作用 5

第四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 7

主要参考文献 10

第二章 蕨类植物概述 11

第一节 蕨类植物孢子体的形态特征 12

第二节 蕨类植物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27

第三节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32

主要参考文献 37

第三章 蕨类植物分类 39

第一节 松叶蕨亚门Subdivision Psilophytina 41

一、松叶蕨亚门的主要特征 41

二、松叶蕨亚门的主要类群 41

松叶蕨目Psilotales 41

1.松叶蕨科Psilotaceae 42

2.梅溪蕨科Tmesipteridaceae 42

第二节 石松亚门Subdivision Lycophytina 43

一、石松亚门的主要特征 43

二、石松亚门的主要类群 43

石松目Lycopodiales 43

3.石杉科Huperziaceae 43

4.石松科Lycopodiaceae 44

5.石葱科Phylloglossaceae 47

卷柏目Selaginellales 48

6.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48

第三节 水韭亚门Subdivision Isoephytina 50

一、水韭亚门的主要特征 50

二、水韭亚门的主要类群 50

水韭目Isoetales 50

7.水韭科Isoetaceae 50

第四节 楔叶蕨亚门Subdivision Sphenophytina 51

一、楔叶蕨亚门的主要特征 51

二、楔叶蕨亚门的主要类群 52

木贼目Equisetales 52

8.木贼科Equisetaceae 52

第五节 真蕨亚门Subdivision Filicophytina 53

一、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 53

二、真蕨亚门的主要类群 53

(一)厚囊蕨纲Eusporangio-psida 53

瓶尔小草目Ophioglossales 54

9.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 54

10.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 55

11.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 58

莲座蕨目Marattiales 59

12.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 59

13.合囊蕨科Marattiaceae 65

14.多孔蕨科Danaeaceae 66

15.天星蕨科Christenseniaceae 67

(二)原始薄囊蕨纲Protoleptosporang-iopsida 68

紫萁目Osmundales 68

16.紫萁科Osmundaceae 68

(三)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 70

水龙骨目Polypodiales 70

17.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71

18.里白科Gleicheniaceae 71

19.莎草蕨科Schizaeaceae 76

20.海金沙科Lygodiaceae 77

21.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 79

22.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81

23.桫椤科Cyatheaceae 83

24.稀子蕨科Monachosoraceae 87

25.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89

26.鳞始蕨科Lindsaeaceae 92

27.竹叶蕨科Taenitidaceae 95

28.姬蕨科Hypolepidaceae 96

29.蕨科Pteridiaceae 98

30.凤尾蕨科Pteridaceae 100

31.卤蕨科Acrostichaceae 104

32.光叶藤蕨科Stenochlaenaceae 106

33.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 106

34.铁线蕨科Adiantaceae 115

35.水蕨科Parkeriaceae(Ceratopteri-daceae) 120

36.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 122

37.车前蕨科Antrophyaceae 130

38.书带蕨科Vittariaceae 130

39.蹄盖蕨科Athyriaceae 132

40.肿足蕨科Hypodematiaceae 143

41.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144

42.铁角蕨科Aspleniaceae 161

43.睫毛蕨科Pleurosoriopsidaceae 172

44.球子蕨科Onocleaceae 173

45.乌毛蕨科Blechnaceae 174

46.岩蕨科Woodsiaceae 181

47.球盖蕨科Peranemaceae 186

48.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188

49.三叉蕨科Tectariaceae(Aspidiaceae) 210

50.实蕨科Bolbitidaceae 217

51.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 220

52.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 221

53.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 223

54.条蕨科Oleandraceae 226

55.骨碎补科Davalliaceae 229

56.雨蕨科Gymnogrammitidaceae 236

57.双扇蕨科Dipteriaceae 237

58.燕尾蕨科Cheiropleuriaceae 239

59.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240

60.槲蕨科Drynariaceae 272

61.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277

62.禾叶蕨科Grammitidaceae 278

63.剑蕨科Loxogrammaceae 280

目Marsileales 280

64.科Marsileaceae 281

槐叶目Salviniales 282

65.槐叶科Salviniaceae 282

66.满江红科Azollaceae 282

主要参考文献 284

第四章 蕨类植物生态 287

第一节 蕨类植物与生态因子 288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 294

主要参考文献 297

第五章 中国蕨类植物地理 299

第一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 300

第二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分区及其与邻近地区的联系 305

第三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 309

第四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 314

主要参考文献 315

第六章 蕨类植物细胞与孢粉 317

第一节 蕨类植物细胞学 318

第二节 蕨类植物孢粉学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28

第七章 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331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 332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兴衰 334

第三节 中国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337

主要参考文献 338

第八章 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 341

第一节 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相关概念、技术和方法 342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346

主要参考文献 3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