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自然观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芃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7520515
- 页数:469 页
导言 1
第一章 宇宙生成论 6
第一节 宇宙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8
一 “玄元始气于始初之劫”——天体起源于“气”之说 9
二 “夫混沌元始本一气”——天体起源“混沌”之说 16
三 “天地未分,先有太极”——天体起源“太极”之说 21
四 “太上老君乃为元气之父母”——天体起源“老君”之说 25
五 “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天体起源“虚无”之说 30
第二节 宇宙生成与演化的顺序和过程 35
一 “道生天地,始无名分”——宇宙生成与演化“道”之说 36
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宇宙生成与演化“三生”之说 40
三 “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宇宙生成与演化“三始”之说 44
四 “混沌既没,而有九宫”——宇宙生成与演化“三分”之说 48
第三节 宇宙生成与演化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 52
一 “道以妙无生成万物,谓之自然”——宇宙生成与演化的必然性 52
二 “经历无穷,千变万化”——宇宙生成与演化的多样性 55
三 “非道不生,非道不立”——宇宙生成与演化的统一性 59
四 “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宇宙生成与演化的持续性 62
第二章 道之本体论 67
第一节 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 69
一 “自然者,道之根本也”——道之本体“自然”说 70
二 “道能遍物,即物是道”——道之本体“应物”说 75
三 “自然者道也,强为容即老君也”——道之本体“老君”说 79
四 “三一者,谓虚为一,虚中有自然”——道之本体“三一”说 85
五 “自然者,非为而自然”——道之本体“无为”说 91
第二节 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 95
一 “无形无象,自然空玄”——道之本性“空玄”说 97
二 “因缘者,强名自然”——道之本性“因缘”说 101
三 “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道之本性“本然”说 105
四 “万物之由经,可称为道”——道之本性“至理”说 110
五 “即道是心,即心是道”——道之本性“本心”说 115
第三章 天人感应 122
第一节 天人感应的自然本质及主要特点 123
一 “天人相与,如影赴形”——天人感应的自然属性 124
二 “我通天地,天地通我”——天人感应的客观规律性 127
三 “合天应人,功不厌多”——天人感应的系统相应性 130
四 “应者,无物不承天命而生也”——天人感应的应用神秘性 133
五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天人感应的宗教神圣性 136
第二节 天人感应的生命运动及表现形式 141
一 “人皮应天,覆盖于物,天之象也”——天人感应的生命对应性 142
二 “人之骨巨而体繁,应天地之数也”——天人感应的生命必然性 145
三 “人身中百神,皆与天灵通同”——天人感应的生命能动性 149
四 “五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天人感应的生命生理性 153
第三节 天人感应的社会理想及目标追求 157
一 “人性与天性契同”——天人感应的伦理观 158
二 “人为善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善”——天人感应的善恶观 160
三 “善恶昭报,因果定矣”——天人感应的果报观 164
四 “人之生纵其恶,则死”——天人感应的福祸观 167
第四章 天人合一 173
第一节 天人合一关系的形成与演化 174
一 “同源是三才,同居混沌之源”——天人同源 176
二 “天人者一气也”——天人同气 179
三 “种种变化,天人交畅矣”——天人合化 182
四 “人有生死者,非与天道不同也”——天人同命 185
第二节 天人合一关系的主要内涵与本质 189
一 “天心本与我心同”——天人同心 190
二 “三才顺动于天理”——天人合顺 194
三 “天人混融,无二道矣”——天人合同 198
四 “天即人,人即天”——天人合合 201
第三节 天人合一关系的美好愿望与特征 204
一 “天和人和,人乐天乐”——天人合一的同一性 204
二 “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人合一的整体性 208
三 “乐生于善以乐善,天使自然如此”——天人合一的能动性 211
四 “元气自然乐,则合共生天地”——天人合一的生命性 215
第五章 生命之道 221
第一节 生命的形成与演化 222
一 “命之自然,非人力也”——生命的自然形成 223
二 “命者自然也,本者道也”——生命的自然本质 227
三 “任其性命之情,即是顺自然”——生命的自然演化 231
四 “人生一世间,其所受用有天有命”——生命的自然秘道 234
第二节 生命运动及其主要特征 238
一 “以自然之正理,正苍生之性命”——生命运动的规律性 239
二 “人身生长、气壮、衰老、化已,时哉”——生命运动的阶段性 242
三 “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生命运动的多样性 246
四 “人有盛衰,自在兆身”——生命运动的统一性 249
第三节 生命的构成及主要特点 252
一 “人与万物各分一气而成形”——生命构成的自然性 253
二 “人体内有百关九节”——生命构成的整体性 256
三 “丹田者,人之根也”——生命构成的合一性 260
四 “神通妙用之自然”——生命构成的妙用性 264
第六章 生死之道 270
第一节 生死之道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271
一 “一生一死,理之自然者也”——生死之理的自然性 272
二 “生死代谢,凡圣共知”——生死之运的渐进性 277
三 “生死之道,弘之在人”——生死之命的能动性 282
四 “夫生死变化,胡可测哉”——生死之变的复杂性 286
第二节 生死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 290
一 “气存则生,气去即死”——生与死的对立性 291
二 “心目相关,生死相因”——生与死的统一性 295
三 “生来死去,循环万劫”——生与死的转化性 299
四 “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生与死的得道性 303
第三节 生死之道的基本态度 307
一 “可以生而生,天福也”——生与死的天福观 308
二 “知其生则自然知其死也”——生与死的认识论 311
三 “生者人之所爱,死者人之所恶”——生与死的恶乐观 315
四 “夫有死必有生,物之常理”——生与死的必然性 322
第七章 生活观 327
第一节 生活的行为本质及自然属性 328
一 “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因其本然 329
二 “自然摄性归性混合”——诸性混合 332
三 “净净清清合自然”——因修会道 336
四 “顺物者,物亦顺之”——性情有道 340
第二节 生活的基本要求及行为体现 345
一 “衣食自然”——日用常行 346
二 “饮食自然”——饮食有节 350
三 “六欲自然消减”——澄心戒欲 355
四 “著为自然之文”——诗书礼乐 360
第三节 生活的基本态度及主要特点 364
一 “去住逍遥信自然”——清净逍遥 364
二 “嗜欲皆销合自然”——淡泊名利 368
三 “君臣民当应天法”——家国安泰 372
四 “至诚感天,无有恶意”——善恶吉凶 377
五 “存思精审,自然忘劳”——思劳有度 382
第八章 治政观 387
第一节 治政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特点 388
一 “利自然而用之”——任其所适 389
二 “圣人以道治身治国”——契任无私 393
三 “无为而治人之自然也”——圣道统治 398
四 “圣人立法以导民心”——各安其然 404
第二节 治政行为的基本要求及主要体现 409
一 “观天地之心,其妙得天下心”——心合天道 410
二 “上下俱正而天下正”——正直率人 414
三 “天地所爱,可助帝王安万物”——各以其能 418
四 “察人之事,执人之机”——为治在人 423
五 “自然安稳平康,生福德男女”——政裕民康 428
第三节 治政的目的及实现的条件 433
一 “圣人师其自然而已矣”——政令理国 424
二 “上下自然和平也”——政和乐天 440
三 “大人大应,小人得小应”——德才兼能 444
四 “圣人之有天下,非取也”——道化天下 448
主要参考文献 456
后记 467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居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著 2019
- 《游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著 2019
- 《成都形象 表述与变迁》邱硕著;徐新建主编 2019
- 《西部村落离散与基层社会治理转型 巴蜀乡村治理小叙事》李晨责编;唐绍洪,刘屹 2019
- 《成都便民指南》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徐季桢主编;李长文,贺晓明编辑 2003
- 《成都试卷汇编 语文三年级 上》潘承慧主编
- 《巴蜀汉族丧葬习俗研究》黄尚军等著 2017
- 《巴蜀山水画叙论 巴蜀山水审美与山水画传承变革研究 卷3 当代实践思考与未来展望》管笢棡;唐波编著 2018
-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巴蜀文化研究》潘殊闲著 2018
- 《巴蜀书画传承》薛磊主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