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广峰主编(南京大学法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1858050
  • 页数:6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全书计分5编33章,既注意全面吸纳国内外经济法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注意考察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最新成就,在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相统一的同时,力图从整体上反映我国经济法研究和经济法实践的最新进展。
《经济法学》目录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1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3

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 3

二、经济法概念的学说发展 5

三、我国学者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 6

第二节 经济法形成的原因与规律 9

一、经济法形成的原因 9

二、经济法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6

第三节 中外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8

一、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8

二、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23

第二章 经济法的定义与调整对象 25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定义 25

一、我国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的定义 25

二、本书关于经济法的定义 30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2

一、宏观调控关系 32

二、市场规制关系 34

三、社会保障关系 36

第三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调整方法与功能 38

第一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8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38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40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46

一、经济法调整方法的划分 46

二、经济法调整方法的适用 47

第三节 经济法的功能 48

一、平衡协调功能 48

二、综合系统调整功能 49

第四章 经济法的地位与体系 51

第一节 经济法的地位 51

一、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及对经济法地位问题的认识 52

二、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3

三、经济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54

第二节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55

一、经济法与宪法 55

二、经济法与民法 56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 57

四、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 57

第三节 经济法的体系 58

一、经济法体系的含义 58

二、经济法体系的基本结构 59

第四节 经济法的渊源 61

一、宪法 61

二、法律 61

三、行政法规 62

四、地方性法规 62

五、规章 62

第五章 经济法律关系 64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64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64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分类 67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68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69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69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71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74

第六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76

第一节 经济法的制定 76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 76

二、经济法制定的模式 77

三、经济法的立法体制 78

四、经济法的制定技术 80

五、经济法制定的程序 82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83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 83

二、经济法实施的现状 84

三、经济法实施体制 84

第二编 经济法主体 87

第七章 经济法主体概述 89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的涵义 89

一、经济法主体必须具有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资格 89

二、经济法主体必须是国家调整经济运行过程的直接参加者 90

三、经济法主体必须是依照经济法规定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经济组织和个人 91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91

一、经济法主体的分类依据 91

二、经济法主体的具体类型 92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的特点 95

一、经济法主体具有广泛性和多层次性 95

二、经济法主体具有意志性 96

三、经济法主体具有主体不平等地位的相对性 96

第四节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力)和义务 96

一、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力) 96

二、经济法主体的义务 101

第五节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103

一、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定义 103

二、经济法主体 的法律责任特征 104

三、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类型 105

四、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和途径 107

第八章 经济法管理主体 110

第一节 经济法管理主体概述 110

一、经济法管理主体的概念 110

二、经济法管理主体的特征 111

第二节 经济法管理主体的种类 113

一、政府及其部门 113

二、经济自治团体 114

第三节 经济法管理主体的职权 117

一、政府及其部门的经济职权 117

二、经济自治团体的经济职权 120

第九章 企业法律制度 123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法概述 123

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123

二、企业的种类 124

三、企业法与企业立法 125

第二节 企业法律形态 127

一、企业法律形态的概念与特征 127

二、企业法律形态的构成要素 129

三、企业法律形态的分类 132

四、企业法律形态与我国企业立法体系 133

第三节 企业市场准入制度 134

一、企业设立制度 134

二、企业变更制度 139

第四节 企业终止 141

一、企业终止的概念和原因 141

二、企业终止的程序及法律后果 142

三、企业破产 142

第十章 基本企业形态 157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 157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57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158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 160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160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161

第二节 合伙企业 161

一、合伙企业与合伙企业法 161

二、普通合伙企业 162

三、有限合伙企业 169

四、合伙企业解散和清算 173

第三节 公司 174

一、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174

二、公司的种类 174

三、公司的设立 178

四、公司组织机构 182

五、公司资本与股份 187

六、公司债券 190

第三编 市场规制法 193

第十一章 市场规制法概述 195

第一节 市场规制法概述 195

一、市场规制法的概念与特征 195

二、市场规制法的体系 197

第二节 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与功能 199

一、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199

二、市场规制法的功能 201

第三节 市场规制法的调整方法 204

一、市场规制法的调整方法的含义 204

二、市场规制法调整方法的作用机制 205

三、市场规制法调整方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206

第十二章 竞争法 208

第一节 竞争法概述 208

一、竞争的概念 208

二、竞争法的概念 209

三、竞争法的立法模式 209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211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件 211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与特征 213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14

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218

第三节 反垄断法律制度 220

一、垄断与反垄断法概述 220

二、反垄断法的主要制度 222

三、垄断行为的违法判断规则 225

四、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226

五、专门执法机构 227

第十三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29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229

一、消费者的概念和特征 229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产生 231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问题 232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235

一、消费者的权利 235

二、经营者的义务 238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41

一、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 241

二、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保护 242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的确定 243

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方式 243

二、消费者权益争议中求偿对象的确定 245

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246

第十四章 产品质量法 248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248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248

二、产品质量法 249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 252

一、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体制 252

二、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具体制度 253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257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257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258

第四节 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259

一、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概述 259

二、产品责任 260

三、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其他法律责任 262

四、有关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263

五、行政监督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264

第十五章 广告法律制度 266

第一节 广告法概述 266

一、广告的概念 266

二、广告法 267

第二节 广告准则 268

一、广告的一般准则 268

二、特殊商品的广告准则 270

第三节 广告的经营与发布 271

一、广告活动概述 271

二、广告的审查 273

第四节 法律责任 274

一、民事责任 274

二、行政责任 275

三、刑事责任 276

第十六章 特别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277

第一节 特别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277

一、特别市场的界定 277

二、特别市场监管法概述 278

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279

一、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279

二、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法律制度 280

三、房地产开发管理法律制度 282

四、房地产交易管理法律制度 283

第三节 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285

一、证券与证券法概述 285

二、证券发行监管法律制度 287

三、证券交易监管法律制度 289

四、证券交易监管的法律责任制度 293

第四节 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293

一、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293

二、期货交易所 295

三、期货公司 296

四、期货交易监管制度 298

第十七章 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 302

第一节 会计法与审计法概述 302

一、会计法概述 302

二、审计法概述 302

第二节 会计法律制度 303

一、会计管理体制 303

二、会计核算 303

三、会计监督 305

四、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306

五、法律责任 307

六、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 307

第三节 审计法律制度 309

一、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309

二、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310

三、审计程序 311

四、审计监督类型 312

五、法律责任 314

第十八章 价格法律制度 315

第一节 价格与价格法概述 315

一、价格的概念 315

二、价格法的概念 315

第二节 价格法的基本制度 316

一、价格的管理机构 316

二、价格管理 316

三、政府的定价行为 316

四、价格总水平调控的法律制度 318

五、价格监督法律制度 320

第三节 经营者在价格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321

一、经营者的价格活动权利 321

二、经营者的价格活动义务 321

第四节 法律责任 322

一、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322

二、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及价格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323

第十九章 计量和标准化法律制度 324

第一节 计量和标准化法概述 324

一、计量法概述 324

二、标准化法概述 324

第二节 计量法律制度 325

一、计量管理 325

二、计量监督 328

三、法律责任 329

第三节 标准化法律制度 329

一、标准的制定 329

二、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332

三、法律责任 333

第二十章 工业产权法 334

第一节 工业产权法概述 334

一、工业产权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334

二、工业产权法的产生与发展 336

三、中国工业产权法体系 339

四、工业产权法律规范的特点与性质 340

第二节 专利法 341

一、专利法的概念与特点 341

二、专利制度立法 342

三、专利法的立法宗旨和任务(立法目的)、作用 343

四、专利权的概念与性质 343

五、专利权的客体(对象) 344

六、专利权主体 347

七、专利权的获得(取得) 352

八、专利权的无效 366

九、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 368

十、专利权的内容 369

十一、专利权的利用和限制 371

十二、专利权的保护 376

第三节 商标法 380

一、商标的概念 380

二、商标法 380

三、商标权 381

四、商标注册 383

五、驰名商标的认定 386

六、注册商标的转让与许可 386

七、商标权的消灭 388

八、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390

第四编 宏观调控法 393

第二十一章 宏观调控法概述 395

第一节 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395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395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体系和调整对象 399

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 401

一、民主法治原则 401

二、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的原则 403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405

四、中央集权为主、地方分权为辅的原则 407

第三节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与功能 408

一、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 408

二、宏观调控法的功能 412

第二十二章 产业调节法 415

第一节 产业调节法概述 415

一、产业调节法的概念 415

二、产业调节法的特征 417

三、我国产业政策及其法律化的现状 419

第二节 产业调节法的基本原则 421

一、科学决策原则 421

二、平衡协调原则 422

三、调整原则 423

第三节 产业调节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424

一、产业结构调节法律制度 424

二、产业组织调节法律制度 426

三、产业技术调节法律制度 427

四、产业布局调节法律制度 429

第二十三章 计划法律制度 431

第一节 概述 431

一、计划概述 431

二、计划法概述 433

第二节 计划法律制度 437

一、计划法的实体制度 437

二、计划法的程序制度 441

第二十四章 投资法律制度 445

第一节 投资法概述 445

一、投资的概念和种类 445

二、投资法的概念和特征 446

第二节 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法律制度 447

一、投资主体制度 447

二、民间投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制度 448

三、政府投资管理法律制度 451

第三节 外商投资管理和保护法律制度 452

一、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452

二、外商投资的保护和鼓励制度 455

第二十五章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457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法概述 457

一、国有资产与国有资产产权 457

二、国有资产管理法 460

第二节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461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及相关立法情况 461

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机关和范围 462

三、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种类 463

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程序和产权登记管理 465

第三节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466

一、国有资产评估的概念及立法概况 466

二、国有资产评估的范围、评估机构和评估原则 467

三、国有资产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470

四、国有资产评估的管理 472

五、国有资产评估的法律责任 474

第四节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 475

一、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概念和立法概况 475

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机构与方式 475

三、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程序 477

四、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和审批 477

五、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法律责任 478

第二十六章 财政法律制度 480

第一节 财政法概述 480

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480

二、财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481

第二节 财政法 482

一、财政体制法 482

二、预算法 485

三、公债法 488

第三节 税法 491

一、税收与税法概述 491

二、我国现行主要税种 493

三、税收征收管理法 498

第二十七章 金融法 500

第一节 金融法概述 500

一、金融的概念与功能 500

二、金融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501

三、金融法的体系 501

第二节 银行法 502

一、中央银行法 502

二、商业银行法 507

第三节 票据法 511

一、票据的概念与分类 511

二、票据行为 512

三、票据权利 513

四、票据的伪造与变造 514

五、票据的丧失及其救济 515

第四节 保险法 516

一、保险的概念与分类 516

二、保险合同法总论 517

三、保险业法 519

第五节 外汇管理法 520

一、外汇、外汇管理的概念 520

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521

三、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522

四、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管理 522

五、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市场的管理 523

六、违反外汇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523

第二十八章 环境与资源法 524

第一节 环境法 524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524

二、环境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526

三、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528

四、环境法律责任 530

第二节 自然资源法 531

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531

二、自然资源法及其原则 532

三、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 534

第二十九章 对外贸易法 538

第一节 对外贸易法概述 538

一、对外贸易法的概念 538

二、《对外贸易法》的立法目的和原则 539

三、《对外贸易法》的适用范围 540

第二节 对外贸易经营者 540

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概念 540

二、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取得 542

三、对外贸易代理制度 546

四、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 552

第三节 商品进出口和服务贸易制度 553

一、我国对货物进出口管理的基本原则 553

二、货物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 555

三、货物进出口配额管理制度 557

四、服务贸易制度 558

第四节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 562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立法 562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 563

三、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监督管理 564

第五节 反倾销措施制度 566

一、倾销的含义 566

二、反倾销与反倾销立法 567

三、中国反倾销立法 569

第五编 社会保障法 575

第三十章 社会保障法概述 577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577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和特征 577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变迁 579

三、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582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功能与宗旨 584

一、社会保障法的功能 584

二、社会保障法的宗旨和原则 585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要素 587

一、社会保障法基本要素的概念 587

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要素 588

第三十一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591

第一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概述 591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591

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 592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592

一、我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592

二、社会保险法律的具体制度 595

第三十二章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606

第一节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概述 606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和特征 606

二、社会福利的意义 607

三、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608

第二节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609

一、公共福利 609

二、专门福利 610

三、职业福利 612

第三十三章 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法律制度 613

第一节 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法律制度概述 613

一、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概述 613

二、社会优抚法律制度 615

第二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616

一、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616

二、我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 619

第三节 社会优抚法律制度 620

一、社会优抚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620

二、我国社会优抚立法的完善 621

主要参考书目 622

后记 6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