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双壳贝类育苗  实用手册
双壳贝类育苗  实用手册

双壳贝类育苗 实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MichaelM·Helm,NeilBourne撰写;AlessandroLovatelli编辑
  • 出 版 社: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255052241
  • 页数:162 页
图书介绍:
《双壳贝类育苗 实用手册》目录

第一部分 育苗场址的选择、设计和经济效益评估 5

1.1 场址的选择 5

1.1.1 概述 5

1.1.2 注意事项 5

1.1.2.1 政府法规 5

1.1.2.2 海水质量 6

1.1.2.3 育苗场场址的确定 6

1.2 育苗场的设计 7

1.2.1 概述 7

1.2.2 供水系统 8

1.2.3 硬件设施 10

1.2.3.1 饵料培养室 11

1.2.3.2 亲贝促熟和采卵车间 12

1.2.3.3 幼虫培育车间 12

1.2.3.4 稚贝培育车间 13

1.2.3.5 其它必需的空间 13

1.3 经济效益评估 13

1.4 参考文献 14

第二部分 双壳类的基础生物学:分类、形态结构和生活史 14

2.1 分类和解剖学 17

2.1.1 概述 17

2.1.2 外部形态 17

2.1.3 内部结构 18

2.2 生活史 21

2.2.1 性腺发育和配子的排放 21

2.2.2 胚胎和幼虫的发育 22

2.2.3 变态 23

2.2.4 摄食 23

2.2.5 生长 24

2.2.6 死亡 24

2.3 参考文献 25

第三部分 育苗场的运作: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25

3.1 概述 29

3.2 藻种和一级培养的维护和管理 31

3.2.1 藻种的管理程序 32

3.2.2 一级培养程序 36

3.3 二级培养 37

3.3.1 培育的生长阶段 37

3.3.2 二级培养的操作细节 38

3.3.3 藻类密度的计算 40

3.4 三级培养 42

3.4.1 袋式培养或圆柱式培养 44

3.4.2 内部照明培养 45

3.4.3 三级培养的管理原则 46

3.4.4 自动化三级培养 49

3.4.5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50

3.4.6 室外粗放培养 50

3.5 参考文献 52

第四部分 育苗场的运作:亲贝促熟,产卵和受精 52

4.1 亲贝促熟 55

4.1.1 概述 55

4.1.2 促熟方法 57

4.1.2.1 培育池系统和水处理 57

4.1.2.2 种贝的喂养 60

4.1.2.3 饵料投喂量的计算 61

4.1.2.4 流水系统的水量调节 62

4.1.2.5 促熟的两个阶段 62

4.1.3 热带地区双壳类的促熟 63

4.2 产卵和受精 63

4.2.1 概述 63

4.2.2 剥离获取配子 65

4.2.3 平牡蛎的特殊情况 66

4.2.4 卵生双壳类产卵的诱导 68

4.2.4.1 升降温刺激过程 69

4.2.4.2 雌雄异体双壳类的产卵过程 70

4.2.4.3 雌雄同体双壳类的产卵过程 71

4.2.5 受精过程 71

4.3 参考文献 73

第五部分 培育过程:幼虫培育基本方法,摄食和营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因子及附着和变态 73

5.1 基本方法 77

5.1.1 概述 77

5.1.2 胚胎和胚胎的培育 78

5.1.2.1 胚胎和幼虫的培养池 78

5.1.2.2 水处理 78

5.1.2.3 胚胎的培育 79

5.1.3 幼虫培育方法 85

5.1.3.1 幼虫培育前准备 86

5.1.3.2 幼虫培育管理 87

5.1.4 幼虫高效培养 89

5.1.4.1 高密度培养 90

5.1.4.2 流水培养 91

5.1.5 幼虫生长和存活 92

5.2 摄食和营养 94

5.2.1 概述 94

5.2.2 饵料投喂要点 95

5.2.3 饵料的组成和投放量 96

5.2.3.1 投饵方法 99

5.2.3.2 投饵量计算 100

5.3 影响生长和存活的因素 102

5.3.1 概述 102

5.3.2 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102

5.3.3 海水水质 104

5.3.4 卵和幼虫质量 107

5.3.5 病害 110

5.4 附着和变态 111

5.4.1 概述 111

5.4.2 幼虫的成熟 112

5.4.3 幼虫的变态 113

5.4.3.1 幼虫变态的诱导 113

5.4.3.2 适宜附着基质 113

5.5 参考文献 118

第六部分 育苗场的运作:在不同场所(育苗场,中间培育场,异地附苗场)培育稚贝的方法 118

6.1 概述 123

6.2 幼虫的异地附着 125

6.2.1 背景 125

6.2.2 运输幼虫前的准备 126

6.2.3 安置地的准备 126

6.2.4  眼点幼虫到达后的处理 127

6.2.5 幼虫附着和稚贝培育 128

6.3 前期稚贝的培育方法 129

6.3.1 概述 129

6.3.2 稚贝培育系统 129

6.3.3 单体牡蛎的培育系统 130

6.3.4 封闭上升流系统的操作 133

6.3.5 封闭的下降流系统的操作 134

6.3.6 稚贝的分选和计数 134

6.3.7 流水培育的操作 136

6.4 前期稚贝的食物和摄食率 138

6.4.1 食物种类的组成 138

6.4.2 摄食率的计算 138

6.5 生长和存活 140

6.5.1 不同种类的生长 140

6.5.2 投喂量对生长的影响 141

6.5.3 温度和投喂量的共同影响 143

6.5.4 存活 143

6.5.5 苗种生产 144

6.6 稚贝培育 145

6.6.1 陆基中间培育场 146

6.6.2 驳船式的培育场 149

6.7 参考文献 150

第七部分 人工育苗展望:先进技术的开发 150

7.1 遗传育种 155

7.1.1 多倍体育种 156

7.1.2 数量和分子遗传学 157

7.2 展望 158

7.3 参考文献 160

图录 1

图1:1991年到2000年双壳类养殖和捕捞产量 1

图2:1991年和2000年几种主要双壳贝类养殖和捕捞产量 2

图3:世界各地现有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一的双壳类育苗场 7

图4:育苗场海水处理方法示意图 9

图5:一般性的贝类育苗场的建筑平面图 11

图6:硬壳蛤壳的内外形态 18

图7:帘蛤属中一种蛤的软体部内部结构 18

图8:牡蛎和扇贝的软体部照片 19

图9:雌雄同体扇贝内部软体部的结构 19

图10:大西洋海湾扇贝的配子发育期的卵巢组织切片的显微照片 21

图11:大西洋海湾扇贝各个不同的发育阶段 23

图12:贝类育苗中常用的两种单细胞微藻(A)等鞭金藻和(B)四爿藻的光学显微镜图片,及其相对个体大小 29

图13:单细胞藻类生产程序 31

图14:藻类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必要条件 31

图15:用于保存少量单细胞藻类的控光控温培养箱 32

图16:A-接种箱示意图.B-小型高温高压消毒器 33

图17:一级培养所用的典型设施和日常操作 36

图18:两种不同的二级培养容器:A:20升的圆底烧瓶B:15-20升的细口玻璃瓶 37

图19:大形绿色鞭毛藻的典型生长曲线,说明单细胞藻类的生长时相 38

图20:血球记数板上小格的划分 41

图21:在贝类育苗场内使用的用于藻类细胞记数的电子颗粒记数器 42

图22:藻类的大规模培育一般在大的圆桶或方形池内进行,在其上方配备有照明灯 43

图23:具有水冷却和内部照明的高效单细胞藻培养器 43

图24:聚乙烯袋和太阳能级的玻璃钢圆柱形培养系统示例 44

图25:培养系统的产量与输入的光能之间的关系 46

图26:200升内照明培养系统中光照强度对产量的影响 47

图27:PHCD(A)和pH值(B)对细胞分裂速率的影响,以及盐度(C)对四爿藻生产量的作用 48

图28:四爿藻在半连续培养条件下,其产后密度与细胞产量、重量之间的关系 48

图29:骨条藻在两个不同光照强度和硅浓度培养条件下,产后细胞密度(PHCD)和产量的关系 49

图30:恒浊器式的藻类连续培养系统 49

图31:微藻室外的大规模培养 51

图32:典型的亲本促熟系统 56

图33:性腺发育完全成熟的杂色海湾扇贝的解剖图 56

图34:养殖蛤类中的常见种 57

图35:图A显示种贝蓄养在网箱中,网箱上具有大孔可以让代谢废物排出;图B的水池结构与A型池相似,但带有细砂砾过滤层。A型系统适合大多数不需要砂土层的种类。蛤和某些扇贝更适合在B型池中生活 58

图36:A-D:各种类型用于亲本促熟的流水蓄养池 59

图37:一个120升的暂蓄养池,放养有55只牡蛎,平均活体重为80克 60

图38:一只正在产卵的雌性菲律宾蛤子 64

图39:用吸管将太平洋牡蛎的配子剥离并转移到装有过滤海水的烧杯中 65

图40:处在性腺发育期的平牡蛎内部结构 66

图41:欧洲平牡蛎幼虫孵育期的变化阶段 67

图42:刚离开母体的平牡蛎面盘幼虫(壳长约175微米) 67

图43:对欧洲平牡蛎亲本进行促熟和培育的实验装置 67

图44:A-将欧洲平牡蛎的幼虫从正在孵化的成体中分离出来 68

图45:诱导卵生型双壳类产卵广泛使用的产卵槽示意图 69

图46:A-在产卵盘中对Pecten ziczac成体进行热处理 70

图47:照片次序说明在百慕大群岛生物学研究站雌雄同体杂色海湾扇贝产卵过程 72

图48:受精后约50分钟后太平洋牡蛎的卵 73

图49:受精卵的早期胚胎发育 73

图50:不同种类的受精卵在盛有过滤海水的不同类型水桶和水槽中孵化2-3天 78

图51:太平洋牡蛎D形幼虫(受精后48小时)显微照片 79

图52:胚胎(和幼虫)培育容器 79

图53:水处理配套设备示例 80

图54:双壳贝类胚胎早期发育过程 80

图55:幼虫个体大小的测量 81

图56:收集D形幼虫用的筛网 82

图57:(A)用直径20厘米的筛网收集到的大约500万枚杂色海湾扇贝幼虫;(B)上述的幼虫倒入4升带刻度的容器,准备估测数量 82

图58:估算幼虫数量的器材 83

图59:幼虫取样、估计数量的步骤 84

图60:幼虫培育日志示例。它有利于跟踪每批幼虫的生长状况 88

图61:静态幼虫培育池的换水情况 89

图62:双壳类幼虫高密度培养条件下饵料细胞密度自动控制装置 90

图63:流水幼虫培育典型装置 91

图64:实验性流水培育槽以及附属装置的详细说明 92

图65:(A):太平洋牡蛎的发育和生长:(B):扇贝Pecten ziczac幼虫显微照片 93

图66:几种暖水双壳类变态阶段的生长比较 94

图67:发育至第8天的三个扇贝幼虫的游动和摄食的状态 94

图68:饲喂3种不同饵料对平牡蛎生长、发育和附着的结果 95

图69:几种营养价值不同的微藻中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以及总脂肪酸占无灰干重的百分含量 96

图70:四种双壳类投喂不同饵料的生长情况 99

图71:温度、盐度对虾夷扇贝幼虫生长的影响 103

图72:在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红树林牡蛎和太平洋牡蛎D形幼虫的生长情况 104

图73:不同种温度条件下菲律宾蛤子D形幼虫到变态期的生长曲线 104

图74:生物测定法比较人工海水和正常处理海水中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发育到D形幼虫时的相对存活率 105

图75:太平洋牡蛎幼虫在25℃正常养殖海水和人工海水条件下,6天的生长比较 107

图76:欧洲平牡蛎幼虫离开母体后所观察到的生长指数 107

图77:菲律宾蛤子在促熟期间投喂不同饵料后卵子内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 108

图78:欧洲平牡蛎养殖条件和野生种幼虫高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108

图79:太平洋牡蛎脂肪总含量和发育到D形幼虫阶段的百分率的关系 109

图80:太平洋牡蛎刚排放出的卵的脂肪总含量(毫克/100万卵)和两年内不同月份海水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109

图81:欧洲平牡蛎幼虫离开母体后壳的增长量和幼虫体内的脂肪含量的关系 110

图82:双壳类幼虫壳长增长与幼虫的无灰重量(A)和脂肪(B)含量的关系 110

图83:(A)杂色海湾扇贝幼虫的游泳和摄食器官——面盘,和(B)匍匐期的眼点幼虫 112

图84:幼虫附着前,大量的幼虫聚集在一起,形成“线状”或“漏斗”状的团块 112

图85:位于加拿大BC省温哥华岛的牡蛎变态附着池 113

图86:聚氯乙烯板作为牡蛎幼虫的附着基质 115

图87:扇贝幼体可以在放满附着基的静水水槽中以1000-2000个/升的密度进行附着 116

图88:百慕大生物研究站用具尼龙网底的圆筒形碟盘式培育器培育扇贝幼虫 117

图89:在加拿大BC省收到的包在尼龙网内的太平洋牡蛎眼点幼虫 126

图90:在加拿大BC省的一个地方放置的附苗水槽 127

图91:用简单的水槽系统培育附着于贝壳附着基上的稚贝 130

图92:专门为培育扇贝稚贝的封闭式下降流培育系统,稚贝养在圆筒内 131

图93:稚贝培育系统的上升流和下降流的不同循环模式 132

图94:封闭式的上升流系统用来培育小规格的牡蛎稚贝 133

图95:手工分级筛对幼苗进行分级 135

图96:流水系统中养殖后期稚贝的上升流水槽 137

图97:育苗场培育双壳类幼虫用的海藻膏,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活饵料 138

图98: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子和杂色海湾扇贝在相似的条件下的生长比较 140

图99:太平洋牡蛎幼虫的投喂量和生长的关系 141

图100:在24℃水温条件下以等鞭金藻和四爿藻作为混合饵料,比较欧洲牡蛎和太平洋牡蛎不同投喂量时的生长率 142

图101:杂色海湾扇贝附着6周后的的存活和生长情况 144

图102:育苗生产不同环节的总流程图 144

图103:A-陆基中间培育场,漂浮的驳船或浮筏育苗设备 145

图104:陆基中间培育场 146

图105:加拿大Nova Scotia的陆基中间培育系统的数据 147

图106:浮筏或驳船式中间培育场 148

图107:一个利用轴流泵推动的商业型的小上升流培育场 149

图108:潮汐供电漂流式上升流系统——FLUPSYS 150

图109:三倍体诱导模式图 156

图110:A:静水压力机用于对受精卵施加压力,抑制减数分裂;B:双壳类配子的超低温冷藏设备 159

表录 30

表1:双壳类幼虫和稚贝培育中常用的微藻,及其细胞体积、有机物质量和粗脂肪含量 30

表2:Erdschreiber培养液的成分和制备 33

表3:用于双壳类育苗用的F/2藻类培养基(引用自Guillard,1975) 34

表4:用于双壳类育苗用的HESAW培养基(引自Harrison等,1980) 35

表5:培养硅藻的营养盐配方(如果用于培养鞭毛藻不加母液C) 39

表6:小规模批量培养(B)和半连续培养(SC)方法下,不同藻类的细胞密度 40

表7:四爿藻和褐指藻在不同类型的大型培养器中培养结果的比较 45

表8:不同饵料对欧洲平牡蛎配子产生的影响 61

表9:普遍养殖的双壳类的亲本促熟和卵(或幼虫)产量的汇总资料 64

表10:几种代表性双壳贝类胚胎和早期幼虫发育过程中培育密度(千枚/升)、最初D形幼虫大小(壳长,微米)、D形幼虫密度(千枚/升)和培养条件包括温度(±2℃)和盐度(±5PSU)的数据 81

表11:筛网孔径及其滤出幼虫的最小尺寸 83

表12:5个高密度组与正常密度组的平牡蛎幼虫和3个高密度组与正常密度组的太平洋牡蛎幼虫的对比试验 90

表13:三种常见双壳类每枚幼虫每天摄食藻细胞的数量与幼虫平均壳长的关系 102

表14:以1000升水体中培育200克牡蛎稚贝的密度,试验不同规格的稚贝对培育水体和日粮的需求 125

表15:在24℃条件下,投喂量R在0.2和0.5之间变化时,最初活体重为2毫克的欧洲平牡蛎和太平洋牡蛎七天后的平均活体重 142

表16:欧洲平牡蛎初始活体体重为2毫克时,温度和投喂量对生长的共同作用效果 1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