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  第2版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  第2版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华鸿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5168350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简要地介绍了各类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射频工程的组成、特点和应用,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天馈系统、GSM网射频工程、CDMA网射频工程、无线接入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射频工程以及直放站在蜂窝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和干扰分析等。
上一篇:液压传动系统下一篇:呼啸的枪刺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 第2版》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移动通信概况 1

1.1.1 全球移动通信简史 1

1.1.2 我国移动通信简史 2

1.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4

1.1.4 移动通信的特点 5

1.1.5 移动通信的覆盖优化 5

1.2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构成 7

1.2.1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组网的基本构思 7

1.2.2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8

1.3 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 9

1.3.1 无线电频谱及频段命名 9

1.3.2 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 10

1.4 移动通信的发展 12

1.4.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 12

1.4.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3

1.5 蜂窝网络的覆盖技术 15

1.5.1 室外覆盖系统 15

1.5.2 室内覆盖系统 18

1.5.3 覆盖延伸技术 21

参考文献 26

第2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 27

2.1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27

2.1.1 自由空间传播场强的计算 27

2.1.2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27

2.1.3 接收场强、输入电平和功率 28

2.2 移动环境电波传播 30

2.2.1 接收信号电平的统计方法 30

2.2.2 移动环境电波传播的特点 31

2.2.3 传播(中值)损耗 33

2.2.4 阴影效应 33

2.2.5 多径衰落 36

2.2.6 时延和时延扩展 42

2.2.7 相关带宽 45

2.3 路径损耗及常用传播模型 45

2.3.1 传播损耗预测的基本概念 45

2.3.2 城市宏蜂窝预测模型 46

2.3.3 室内微蜂窝传播模型 55

2.3.4 其他常用预测模型 58

2.4 限定空间的电波传播 61

2.4.1 建筑物内电波传播 61

2.4.2 特定空间的电波传播 63

2.4.3 沿漏泄电缆的电波传播 65

参考文献 68

第3章 移动通信天馈技术 69

3.1 天线的基本概念 69

3.1.1 电磁辐射与电波传播 69

3.1.2 辐射参数 74

3.1.3 电路参数 79

3.2 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83

3.2.1 多径衰落与分集接收 83

3.2.2 同频复用与干扰抑制 88

3.2.3 优化覆盖与波束赋形 91

3.2.4 智能天线技术 93

3.2.5 基站天线应用选型 102

3.3 无源器件 103

3.3.1 功率分配器 103

3.3.2 电桥与耦合器 105

3.3.3 滤波器 105

3.3.4 合路器与双工器 107

3.3.5 无源器件的应用 108

3.4 塔顶放大器 110

3.4.1 塔放原理 111

3.4.2 塔放的作用 112

3.4.3 塔放的种类及应用 113

参考文献 115

第4章 GSM网射频工程 117

4.1 GSM网系统特性 117

4.1.1 时分多址系统的一般性能 117

4.1.2 收发信机主要性能 119

4.1.3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23

4.1.4 GSM系统的频率配置和小区规划 126

4.1.5 GSM系统的无线接口 133

4.1.6 GSM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143

4.1.7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150

4.1.8 DCS1800系统简介 152

4.2 GSM网直放站 153

4.2.1 直放站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154

4.2.2 直放站的应用 156

4.2.3 GSM网直放站的主要技术指标 159

4.2.4 GSM直放站设备 162

4.3 GSM网直放站应用和优化 171

4.3.1 GSM网直放站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171

4.3.2 无线直放站工程参数计算 172

4.3.3 使用直放站应遵循的原则 177

4.3.4 直放站应用效果的判断方法 177

4.4 GSM网室内信号覆盖工程 178

4.4.1 信号源和覆盖方式的选择 178

4.4.2 覆盖链路预算及上下行链路的平衡 181

4.4.3 功率分配系统设计 183

参考文献 188

第5章 CDMA网射频工程 189

5.1 CDMA概述 189

5.1.1 CDMA系统一般原理 189

5.1.2 CDMA系统特点 191

5.1.3 空中接口参数 194

5.1.4 CDMA信道结构 195

5.2 CDMA网相关技术参数 196

5.2.1 导频PN码相位偏置规划 196

5.2.2 导频搜索窗参数设置 200

5.2.3 邻区列表设置 201

5.2.4 功率控制技术 202

5.2.5 RAKE接收机 204

5.2.6 软切换技术 204

5.3 CDMA网基站收发信设备 205

5.3.1 基站收发信机子系统 205

5.3.2 伪导频信号发射设备 208

5.3.3 GPS接收机 210

5.4 无线覆盖规划 210

5.4.1 频段使用计划 210

5.4.2 接续质量和相关射频参数 210

5.4.3 无线链路预算 211

5.4.4 容量计算 214

5.5 CDMA2000 1x射频技术 215

5.5.1 CDMA2000 1x简介 215

5.5.2 CDMA2000 1x系统指标 216

5.5.3 CDMA2000 1x系统中的信道 217

5.5.4 CDMA2000 1x链路预算 223

5.5.5 CDMA2000 1x与IS-95 CDMA容量比较 225

5.5.6 双频网组网与切换技术 226

5.6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 228

5.6.1 CDMA直放站主要用途及分类 228

5.6.2 CDMA直放站的特点 229

5.6.3 CDMA直放站主要技术指标 230

5.6.4 CDMA直放站产品类型 230

5.6.5 CDMA直放站使用的基本原则及信源选取 231

5.6.6 直放站系统隔离度的计算 231

5.6.7 直放站引入网络带来的噪声影响 232

5.6.8 引入无线直放站后无线网络优化 234

5.6.9 CDMA直放站工程参数计算 236

5.6.10 CDMA扩大海域覆盖区所采取的措施 239

参考文献 242

第6章 无线接入系统射频工程 243

6.1 小灵通(PAS)系统射频工程 243

6.1.1 PAS的系统特性 243

6.1.2 PAS的系统概要 246

6.1.3 PAS网直放站 252

6.2 大灵通(SCDMA)系统射频工程 254

6.2.1 SCDMA系统的主要特性 254

6.2.2 SCDMA系统的主要技术 255

6.2.3 SCDMA系统的射频设备 256

6.2.4 智能天线及其校准 258

6.3 3G与WLAN结合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262

6.3.1 WLAN与3GPP互联互通 262

6.3.2 WLAN与3GPP2互联互通的发展情况 264

6.3.3 WLAN的无线接入点(AP)设备 265

6.4 WiMAX和IEEE 802.16 265

6.4.1 IEEE 802.11和802.16标准 266

6.4.2 WiMAX的主要特点 267

6.4.3 WiMAX与3G/WiFi的比较 269

参考文献 272

第7章 WCDMA射频工程 273

7.1 WCDMA系统结构 273

7.1.1 用户设备(UE) 273

7.1.2 无线接入网(UTRAN) 273

7.1.3 核心网(CN) 274

7.2 WCDMA空中接口 274

7.2.1 无线接入网的信道组成 274

7.2.2 无线信道编码 276

7.2.3 小区搜索与同步 278

7.2.4 扰码规划 279

7.2.5 功率控制 280

7.2.6 切换 281

7.3 WCDMA无线网络规划 286

7.3.1 无线网络主要参数 286

7.3.2 无线链路预算 288

7.3.3 影响无线覆盖和容量的主要因素 293

7.4 WCDMA系统中无线接入网的测试 295

7.4.1 WCDMA无线接入网的测试配置、条件、环境 295

7.4.2 Node B无线指标测试 296

7.5 WCDMA直放站的应用 301

7.5.1 直放站作用和分类 301

7.5.2 无线同频直放站的应用 302

7.5.3 WCDMA无线同频直放站链路预算举例 303

7.5.4 直放站可以转移及扩大基站覆盖区的分析 309

参考文献 311

第8章 CDMA2000射频工程 312

8.1 CDMA2000 RTT无线传输技术演进 312

8.1.1 CDMA2000 1x向1xEV-DO演进 312

8.1.2 CDMA2000 1x向1xEV-DV演进 313

8.2 1xEV-DO物理层 313

8.2.1 前向信道 313

8.2.2 反向信道 319

8.3 1xEV-DO空中接口关键技术 323

8.3.1 时分复用 323

8.3.2 自适应调制编码 323

8.3.3 HARQ 324

8.3.4 多用户调度 325

8.3.5 速率控制 325

8.3.6 功率控制 326

8.3.7 虚拟软切换 326

8.4 1xEV-DO链路覆盖技术 326

8.4.1 1xEV-DO链路覆盖相关参数 327

8.4.2 1xEV-DO前向链路预算 329

8.4.3 1xEV-DO反向链路预算 330

8.5 1xEV-DO直放站应用 332

8.5.1 1xEV-DO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 332

8.5.2 CDMA2000直放站应用的要求 332

8.5.3 引入直放站后基站相关参数的修改 332

参考文献 333

第9章 TD-SCDMA射频工程 334

9.1 TD-SCDMA物理层 334

9.1.1 TD-SCDMA主要技术参数 334

9.1.2 TD-SCDMA物理信道 334

9.1.3 TD-SCDMA扩频、扰码和调制 342

9.1.4 物理层过程 343

9.1.5 TD-SCDMA基站 349

9.2 TD-SCDMA的关键技术 350

9.2.1 智能天线 350

9.2.2 联合检测 351

9.2.3 同步 351

9.2.4 接力切换 354

9.2.5 功率控制 355

9.2.6 动态信道分配(DCA) 355

9.3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 355

9.3.1 覆盖规划 355

9.3.2 TD-SCDMA系统N频点小区规划 364

9.3.3 TD-SCDMA系统N频点小区规划的改进 369

9.3.4 TD-SCDMA基站扩大覆盖技术 370

9.3.5 TD-SCDMA系统允许的多径时延 371

9.4 TD-SCDMA直放站的应用 371

9.4.1 TD-SCDMA直放站特点和分类 371

9.4.2 TD-SCDMA各类直放站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374

9.4.3 TD-SCDMA直放站同步方式 377

9.5 TD-SCDMA工程用专用仪器 378

9.5.1 TD-SCDMA扫频仪 379

9.5.2 TD-SCDMA模拟发射机 380

9.5.3 TD-SCDMA测试仪解决方案 383

参考文献 385

第10章 电磁兼容和干扰协调 387

10.1 噪声与干扰 387

10.1.1 干扰和噪声的分类 387

10.1.2 噪声 388

10.1.3 干扰 390

10.2 最大干扰容限和最低隔离度(MCL)的要求 401

10.2.1 信号、噪声和接收灵敏度 401

10.2.2 允许噪声增量的标准 402

10.2.3 最低隔离度 403

10.2.4 最低隔离度(MCL)的保证 406

10.2.5 最低隔离度案例分析 406

10.3 直放站引入的噪声分析 408

10.3.1 直放站引入的噪声增量 409

10.3.2 允许的噪声增量 409

10.3.3 引入直放站后覆盖面积的变化 410

10.3.4 高层覆盖对同频干扰保护比的影响 411

参考文献 4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