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传道与塑魂
传道与塑魂

传道与塑魂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为,刘进田等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1672128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基于民族精神概念、内涵、实质和作用,以及如何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等几方面问题做了详细具体的研究和阐释,结合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大背景等因素用例证结合的方式论述了当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路径是紧紧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传道与塑魂》目录
标签:传道

第一章 加强政治理论课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背景 1

一、“社会转轨期”政治理论课的境遇 3

二、培育机制之局限对政治理论课与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的挑战 8

三、全球化对培育民族精神的冲击 15

第二章 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使命 23

一、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承载性和时代性 25

二、政治理论课的革命性和意识形态性 32

三、政治理论课的塑造理想人格意义 37

四、政治理论课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39

第三章 民族精神及其作用 43

一、历史视野中的民族精神 45

二、民族精神的生成与历史 63

三、民族精神的内涵 66

四、民族精神的实质 71

五、民族精神的特征 72

六、民族精神的功能 75

第四章 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77

一、培育民族精神可以增进民族的凝聚力 79

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 80

三、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动力 84

四、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89

第五章 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 95

一、政治理论课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97

二、培育民族精神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价值目标 100

三、政治理论课是实现民族精神创新的重要途径 101

第六章 培育民族精神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05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107

二、先进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 109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 111

四、培育民族精神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115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119

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处境 121

二、从早期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实践分析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进程 125

三、马克思主义早期信奉者的理论传播的特点与价值 129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地位与作用 135

一、毛泽东思想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与作用 137

二、邓小平理论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与作用 144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问题与现状分析 15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僵化与教条化 15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160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良性互动 170

四、正确处理“东马”与“西马”的关系 176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 184

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89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 195

八、哲学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200

第十章 “概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207

一、“概论”课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209

二、“概论”课的一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16

三、“概论”课的教学效果现状评估与对策建议 222

第十一章 “概论”课教学对于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227

一、“概论”课教学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相互支撑 229

二、“概论”课教学为民族精神培育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 235

三、“概论”课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 238

四、共产党人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鲜活案例 243

第十二章 “概论”课教学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佳路径和方法 249

一、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 251

二、挖掘培育民族精神的因素,将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始终 259

三、各方形成合力,把培育工作落到实处 268

第十三章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 275

一、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成效评价 277

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82

三、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与分析 289

四、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意义 295

第十四章 民族精神培育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提出的新要求 305

一、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307

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提出的新要求 309

三、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工程 315

第十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课实现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论和方法创新 317

一、理念上创新 319

二、机制上创新 323

三、内容和形式上创新 332

四、途径和方法上创新 347

主要参考文献 358

后记 3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