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汽车整车性能主观评价
汽车整车性能主观评价

汽车整车性能主观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礼军,管欣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68222273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
《汽车整车性能主观评价》目录

第1章 汽车主观评价概述 1

1.1 引言 1

1.2 汽车主观评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2

1.3 汽车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特点 4

1.4 汽车主观评价属性和主要内容 6

第2章 汽车主观评价方法和标准 9

2.1 主观评价方法 9

2.1.1 排序评价法 10

2.1.2 语义分级评价 10

2.1.3 等级打分评价 11

2.1.4 AUDIT评价法 12

2.2 主观评价干扰因素 13

2.2.1 人体对频率的反应 14

2.2.2 人体对声音的反应 14

2.2.3 人体对气味的反应 14

2.2.4 人体对色彩的反应 15

2.2.5 人体对光线强度的反应 16

2.3 主观评价数据统计 17

2.3.1 等级打分评价法数据统计 17

2.3.2 排序评价法数据统计 18

2.4 主观评价结果表达 19

第3章 汽车主观评价驾驶道路 20

3.1 主观评价道路需求分析 20

3.2 主观评价道路介绍 21

3.2.1 常用评价道路 21

3.2.2 主观评价常用试验场道路 23

3.2.3 主观评价道路选择示例 28

第4章 乘坐舒适性能主观评价 29

4.1 概述 29

4.2 评价准备 30

4.2.1 样车准备 30

4.2.2 评价人员选择 32

4.2.3 评价场地选择 33

4.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33

4.3.1 主要乘坐性能 33

4.3.2 次级乘坐性能 35

4.3.3 离散冲击性能 36

4.4 评价结论 37

4.4.1 主观评价表 37

4.4.2 评价结果表达 38

第5章 转向性能主观评价 40

5.1 概述 40

5.2 评价准备 42

5 2.1 样车准备 42

5.2.2 评价人员选择 42

5.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42

5.3.1 驻车及机动性 42

5.3.2 直线行驶控制能力 44

5.3.3 弯道行驶控制能力 46

5.3.4 转向干扰及错误状态 48

5.4 评价结论 50

5.4.1 评价表 50

5.4.2 评价结果表达 52

第6章 操纵稳定性能主观评价 54

6.1 概述 54

6.2 评价准备 55

6.2.1 样车准备 55

6.2.2 评价人员选择 55

6.2.3 评价场地选择 56

6.3 评价内容 56

6.3.1 直线行驶稳定性 56

6.3.2 弯道行驶稳定性 58

6.3.3 瞬态操纵稳定性 60

6.4 评价结论 62

6.4.1 主观评价表 62

6.4.2 评价结果表达 63

第7章 制动性能主观评价 65

7.1 概述 65

7.2 评价准备 65

7.2.1 样车准备 65

7.2.2 人员准备 66

7.2.3 评价场地选择 66

7.3 评价内容 66

7.3.1 制动系统静态 66

7.3.2 制动踏板感 68

7.3.3 制动效能 70

7.3.4 制动稳定性 71

7.3.5 制动舒适性 71

7.3.6 制动干扰 72

7.3.7 驻车制动 73

7.4 评价结论 73

7.4.1 主观评价表 73

7.4.2 评价结果表达 76

第8章 动力性及驾驶性能主观评价 78

8.1 概述 78

8.2 评价准备 79

8.2.1 样车准备 79

8.2.2 人员选择 79

8.2.3 评价场地选择 80

8.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80

8.3.1 静态性能 80

8.3.2 起步性能 82

8.3.3 加速性能 84

8.3.4 匀速性能 86

8.3.5 换挡性能 86

8.3.6 TipinTip out性能 88

8.4 评价结论 90

8.4.1 主观评价表 90

8.4.2 评价结果表达 93

第9章 NVH性能主观评价 95

9.1 概述 95

9.2 评价准备 97

9.2.1 样车准备 97

9.2.2 人员选择 98

9.2.3 评价场地选择 98

9.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99

9.3.1 动力传动系统NVH性能评价 99

9.3.2 道路行驶NVH性能 104

9.3.3 电子机械NVH性能 107

9.4 评价结论 110

9.4.1 主观评价表 110

9.4.2 评价结果表达 112

第10章 人机及视野性能主观评价 115

10.1 概述 115

10.2 评价准备 115

10.2.1 样车准备 116

10.2.2 人员选择 116

10.2.3 评价场地选择 117

10.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117

10.3.1 空间及储物性 117

10.3.2 操作性 118

10.3.3 坐姿 120

10.3.4 进出性 123

10.3.5 视野性 125

10.3.6 视认性 127

10.4 评价结论 129

10.4.1 主观评价表 129

10.4.2 评价结果表达 131

10.5 人机及视野性能主观评价发展 134

第11章 气候控制性能主观评价 135

11.1 概述 135

11.2 评价准备 135

11.2.1 样车准备 135

11.2.2 人员准备 136

11.2.3 评价场地选择 137

11.3 评价内容 137

11.3.1 总布置 137

11.3.2 人机舒适性 138

11.3.3 热舒适性 140

11.3.4 除霜除雾 144

11.3.5 车内空气质量 146

11.3.6 NVH 147

11.3.7 驾驶匹配性 147

11.4 评价结论 149

11.4.1 主观评价表 149

11.4.2 评价结果表达 152

第12章 娱乐系统主观评价 156

12.1 概述 156

12.2 评价准备 157

12.2.1 样车准备 157

12.2.2 人员准备 157

12.2.3 评价场地选择 157

12.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158

12.3.1 反应速度 158

12.3.2 操作逻辑 158

12.3.3 精准度 159

12.3.4 视觉效果 159

12.3.5 按键品质 159

12.3.6 稳定性 160

12.3.7 音响效果 160

12.4 评价结论 161

12.4.1 主观评价表 161

12.4.2 评价结果表达 162

第13章 夜间操作可视性能主观评价 163

13.1 概述 163

13.2 评价准备 163

13.2.1 样车准备 163

13.2.2 人员选择 164

13.2.3 环境要求 164

13.2.4 试验仪器及评价场地选择 165

13.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165

13.3.1 外部照明装置性能 165

13.3.2 外部信号装置性能 169

13.3.3 舱内照明装置性能 170

13.3.4 舱内背景光及氛围灯 170

13.4 评价结论 171

13.4.1 主观评价表 171

13.4.2 评价结果表达 173

第14章 座椅及约束系统主观评价 177

14.1 概述 177

14.1.1 座椅概述 177

14.1.2 安全带概述 178

14.2 评价准备 179

14.2.1 样车准备 179

14.2.2 人员选择 179

14.2.3 评价场地选择 180

14.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180

14.3.1 座椅主观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180

14.3.2 安全带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188

14.4 评价结论 191

14.4.1 主观评价表 191

14.4.2 评价结果表达 196

第15章 功能性硬件操作品质主观评价 203

15.1 概述 203

15.2 评价准备 204

15.2.1 样车准备 204

15.2.2 人员准备 205

15.2.3 评价场地选择 205

15.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205

15.3.1 评价操作方法 205

15.3.2 评价关键因素要求 207

15.4 评价结论 209

15.4.1 主观评价表 209

15.4.2 评价结果表达 210

第16章 外观品质主观评价 211

16.1 概述 211

16.2 评价准备 212

16.2.1 样车准备 212

16.2.2 人员选择 212

16.2.3 评价场地选择 212

16.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212

16.3.1 尺寸公差与防透视 213

16.3.2 遮蔽性 213

16.3.3 CTF 213

16.3.4 标识与标志 214

16.3.5 刚度 214

16.3.6 操作品质 214

16.3.7 固定品质 214

16.3.8 触感 215

16.3.9 声品质 215

16.4 评价结论 215

16.4.1 主观评价表 215

16.4.2 评价结果表达 216

第17章 内饰品质主观评价 218

17.1 概述 218

17.2 评价准备 220

17.2.1 样车准备 220

17.2.2 人员选择 220

17.2.3 评价场地选择 220

17.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220

17.3.1 感知品质 220

17.3.2 造型品质 221

17.3.3 性能品质 222

17.3.4 制造品质 223

17.3.5 气味 224

17.4 评价结论 225

17.4.1 主观评价表 225

17.4.2 评价结果表达 239

第18章 智能驾驶主观评价 241

18.1 概述 241

18.2 评价准备 243

18.2.1 样车准备 243

18.2.2 人员准备 244

18.2.3 场地选择 244

18.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244

18.3.1 ACC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244

18.3.2 APA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251

18.4 评价结论 256

18.4.1 主观评价表 256

18.4.2 评价结果表达 259

18.5 智能驾驶评价展望 261

第19章 异响主观评价 263

19.1 异响概述及主观评价分类 263

19.1.1 概述 263

19.1.2 异响主观评价的分类 264

19.2 评价准备 266

19.2.1 样车准备 266

19.2.2 评价人员准备 266

19.2.3 评价场地选择 266

19.3 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266

19.3.1 活动部件异响 266

19.3.2 功能件异响 267

19.3.3 冷车异响 267

19.3.4 平滑路况异响 267

19.3.5 一般坏路异响 268

19.3.6 恶劣路况异响 268

19.3.7 自由评价 268

19.3.8 典型环境道路异响 268

19.3.9 扫频异响 268

19.3.10 道路模拟异响 268

19.3.11 典型环境台架异响 269

19.4 评价结论 269

19.4.1 主观评价表 269

19.4.2 评价结果表达 269

第20章 整车性能总体主观评价与应用 271

20.1 整车性能总体主观评价 271

20.2 整车性能总体主观评价的应用 273

20.2.1 汽车主观评价指导项目性能目标定位及设定 274

20.2.2 汽车主观评价指导项目性能开发 277

20.2.3 汽车主观评价指导项目性能目标验证 279

20.3 汽车主观评价的应用拓展 281

第21章 特殊工况检查 282

21.1 概述 283

21.2 典型特殊工况案例分析 283

21.2.1 机舱溅水溅泥问题 283

21.2.2 无钥匙起动系统干扰问题 284

21.2.3 外循环风口漏风问题 285

21.3 特殊工况的评价内容 286

21.3.1 电装领域 286

21.3.2 NVH领域 288

21.3.3 底盘领域 288

21.3.4 机车匹配领域 289

21.3.5 内外饰领域 289

21.3.6 其他评价 290

21.4 评价结论 290

21.4.1 主观评价表 290

第22章 性能衰减主观评价 292

22.1 性能衰减简述 292

22.2 性能衰减现状分析 293

22.2.1 市场调研分析 293

22.2.2 汽车行业衰减研究 294

22.3 性能衰减研究开展方法 295

22.3.1 性能衰减工作方式 295

22.3.2 性能衰减工作模式 295

22.3.3 整车性能衰减研究成果 296

22.3.4 评价结果表达 297

22.4 自主汽车性能衰减的发展与展望 299

第23章 性能家族化研究探讨 301

23.1 家族化概述 301

23.2 性能家族化打造思路 303

23.3 性能家族化展望 305

参考文献 3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