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上海民生民意报告  2017
上海民生民意报告  2017

上海民生民意报告 2017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雄,陶希东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208142220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
《上海民生民意报告 2017》目录

第1章 2017年上海民生民意发展报告 1

一、研究综述与意义 1

(一)国外相关研究 1

(二)国内相关研究 6

(三)研究意义 9

二、研究方法 10

(一)民生民意发展指数设计 10

(二)抽样设计 14

(三)实际样本描述 17

三、研究结果 17

(一)民生民意发展水平 17

(二)民生民意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23

第2章 劳动就业 31

一、研究背景:聚焦就业质量 31

(一)国外劳动质量问题的关注 31

(二)国内劳动质量问题的关注 33

二、劳动就业调查分析框架 35

三、上海劳动就业主要结论 36

(一)劳动条件 36

(二)劳动权益 47

(三)职业发展 57

四、政策建议 67

(一)加强个别劳动合同管理 67

(二)建立完善集体谈判制度 68

(三)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68

(四)逐步实现工会人员专职化 69

(五)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70

第3章 收入消费 71

一、社会学视野中的收入与消费 71

二、上海居民收入状况 75

(一)调查框架 75

(二)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最多 75

(三)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77

(四)居民应急储蓄意识浓厚 78

(五)私营/民营企业职工收入有待提高 78

(六)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缓 79

(七)个人收入的性别差异明显 81

三、上海居民消费状况 82

(一)调查框架 82

(二)总体情况 82

(三)大部分上海家庭达到小康水平 83

(四)文化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83

(五)对自身消费水平的评价客观 85

四、结论与建议 85

(一)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86

(二)促进广大农民持续增收 87

(三)多渠道促进文化消费水平提升 88

第4章 公共教育 90

一、相关理论背景 91

(一)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 91

(二)治理择校的政策措施 96

二、主要调查结论 98

(一)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现状与选择预期 99

(二)公众对义务教育的评价 100

(三)影响教育选择的因素 103

(四)学区房购买状况 109

三、对策建议 111

(一)审视择校政策的价值基础 112

(二)完善适度择校的保障机制 112

(三)构筑全面迅捷的信息化平台 113

(四)推动高中实质性的多样化发展 114

(五)完善高考的多元评价和选拔模式 115

第5章 社会保障 116

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综述 116

(一)国内外社会保障相关理论 116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内涵 119

二、调查框架设计 122

三、居民社会保障调查 123

(一)“五险一金”覆盖率 123

(二)补充社会保险参与率 127

(三)居民社会保障使用率 131

(四)社会保障制度满意度 133

(五)养老与生育 137

四、对策建议 143

(一)进一步推进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 143

(二)逐步提高外来人口社会保障水平 144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45

(四)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支持 146

第6章 医疗健康 147

一、医疗健康相关理论 147

(一)医疗服务社会行为模型 147

(二)健康需求的人力资本模型 148

二、居民医疗健康调查结果 149

(一)分析框架界定 149

(二)医疗服务 149

(三)健康保健 156

(四)公共卫生 160

三、对策建议 163

(一)建立和完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163

(二)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164

(三)多渠道推广健康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 165

第7章 公共文化服务 166

一、公共文化服务及其发展 166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66

(二)调查框架设计 167

二、市民公共文化评价调查结果 169

(一)市民文化休闲时间的支配状况 169

(二)市民常去的文化休闲场所 173

(三)市民对公益文化场馆和服务的评价 177

(四)市民对商业性文化场所的评价 186

三、推进上海公共文化发展和建设对策建议 198

(一)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198

(二)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社会化运作 199

(三)营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199

第8章 居住环境 200

一、住房理论研究综述 201

(一)住房影响因素研究 201

(二)住房获得后果研究 203

二、市民居住基本状况 206

(一)居住方式 207

(二)人均建筑面积 210

(三)公共交通 211

三、市民居住地的配套服务 213

(一)基本商业设施圈 213

(二)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圈 215

(三)基础公益文化设施圈 217

四、市民居住地的社区环境 218

(一)环境卫生 218

(二)社区管理 219

(三)社区参与 221

五、对策建议 223

(一)切实解决市民住房“刚需”要求 223

(二)探索提高住房自有率的社会机制 224

(三)打造好基础公益文化网络 224

(四)解决垃圾分类、停车难等问题 224

(五)鼓励市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 225

第9章 幸福感 226

一、幸福感相关研究 226

(一)幸福感测量 226

(二)幸福指数研究 228

(三)幸福感实证调查 230

二、调查结果 232

(一)身心健康状况 233

(二)家庭和谐状况 236

(三)工作满意状况 239

(四)不同人群在幸福感各维度上的得分排序 241

三、对策建议 242

(一)政府公共政策应立足于幸福感建构 244

(二)优先考虑“家庭和谐”建设 245

(三)构建可负担的住房供应体系 245

(四)构建测量公众幸福感指标体系 246

第10章 公共安全感 247

一、安全感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模型 247

(一)安全感的概念界定 247

(二)安全感的研究模型 250

二、居民安全感调查框架 251

三、居民安全感调查结果 252

(一)公共安全感 252

(二)不安全事件经历 257

(三)社会信任 262

四、结论与建议 268

(一)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 269

(二)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品质 270

(三)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 271

第11章 社会认同感 273

一、处于变动过程中的社会认同 273

二、认同感分析的调查结论 275

(一)认同感分析的框架 275

(二)身份认同感调查结论 276

(三)价值认同感调查结论 281

(四)土客关系认同调查结论 286

(五)权责对等观念调查结论 294

三、居民认同感调查反映的问题及其对策 299

(一)现实问题 300

(二)对策建议 301

第12章 社会信心 303

一、社会信心基本理论内涵与调查框架 303

(一)社会信心基本概念 303

(二)社会信心调查研究综述 304

(三)社会信心调查的逻辑框架 306

二、2016年市民社会信心发展变化 307

(一)个人发展信心 307

(二)城市发展信心 311

(三)国家发展信心 314

三、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 317

(一)年轻人群体对职业发展的信心有待提升 317

(二)低学历群体、中高管理阶层对收入增长预期信心不足 318

(三)部分群体对国际政局及国家治理存在忧虑 320

(四)国企职工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有待强化 320

(五)市民对反腐的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 321

四、增强社会信心的政策建议 322

(一)创造有利于年轻人创业、创新的城市就业发展环境 322

(二)加快收入流动性增长 323

(三)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 323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24

(五)全面推动国家反腐工作的法治化、常态化 325

附件:上海民生民意调查问卷 326

后记 3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