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从龙牙门到新加坡  东西海洋文化交汇点
从龙牙门到新加坡  东西海洋文化交汇点

从龙牙门到新加坡 东西海洋文化交汇点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新加坡)柯木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20100694
  • 页数:516 页
图书介绍:龙牙门是古代新加坡的地名。我们从南海典籍中可以搜索到的新加坡古地名,约有32个。从龙牙门到新加坡名称的改变,说明了新加坡历史发展的轨迹,也说明了岛国从一个荒凉的渔村,发展成国际大港的历程。 本书反映了一个海外华人历史学者,根据当下所发生的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对新加坡地点、人物、事件及其发展历程的剖析。本书大致分为四大部份:(一)石叻纪事;(二)数风流人物;(三) 源长流远;(四)盛世修典。通过本书的论述,能让读者更加了解新加坡,让读者能从阅读中获得某种启示,增进中新两国民间的友谊,因此本书出版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龙牙门到新加坡 东西海洋文化交汇点》目录

第一篇 石叻纪事 1

古代新加坡的地名 3

晚清海外笔记中的新加坡 12

《勤勉堂诗钞》中的新加坡诗篇 22

“与君话冷炎州月”:新华古典文坛纪实 27

十九世纪中叶沙俄战舰在新加坡 48

天福宫发现“光绪御笔之宝” 53

光绪真迹之重大历史意义 57

维多利亚女皇雕像记 61

英女皇登基60周年庆典绪言 65

国家博物馆华人铜像之谜 68

从碑文资料看恒山亭 72

新加坡的“清明上河图” 85

新加坡的“紫禁城” 90

新加坡文化与文化新加坡 94

又一辛卯年 98

从“丽的呼声”想到《叻报》 103

重建“南生园”刍议 106

历史地标的瑕疵 112

金钟大厦不只是一栋大厦而已 117

“善与人同 和衷共济”:关于新加坡同济医院的几个问题 121

从陈金声纪念喷泉谈起 141

崇文阁与萃英书院 145

古色古香的天福宫 149

豆腐街昔日繁华今何在 153

古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庆典活动 156

风雨牛车水 159

虎豹别墅应有的定位 166

武吉布朗还有哪些秘密? 171

从“咖啡山”风云谈到古迹保存问题 175

谈新加坡福建会馆的“迁都” 179

转型中的晚晴园 182

宗乡总会与新加坡华人历史研究 186

宗风远鬯 与时俱进:新加坡宗乡总会对华族文化的贡献 196

可作为华社软实力机构 212

关于新加坡日治时期的断限 215

SG50:2015年的回望 220

第二篇 风流人物 223

新加坡历史悬案中的曹亚志 225

大伯公是谁? 229

传统与前卫:难得一见的先贤文献 231

真正的“双文化”人才 237

“笑余九载新洲住”:炎州冷宦左秉隆 241

养正学校切莫忘了叶季允 249

想起林文庆医生 252

梅花五月又逢卿 257

新加坡闽籍人士的社会正能量 260

“敢将先贤较前贤”:从薛佛记到陈嘉庚 292

铁血情长:薛有福的“情书”与林谋盛的“家书” 314

点评《星洲头家》 330

从祭奠佘有进想到林义顺墓园之谜 334

三庆大典缅怀新加坡蔡氏先贤 339

数风流人物:谈陈金声·陈武烈·陈育崧 345

第三篇 源长流远 353

新中两国交往大事记:(三世纪至1950年) 355

“清宫秘档”中的中国驻新加坡领事馆 363

“我视新洲成旧洲”:左秉隆与新中关系 369

大时代的“风向标”:新华甲午人物五个人 382

北洋水师三访新加坡的若干秘辛 388

林义顺八十年前的中国大西北计划 396

南侨机工纪念雕塑为何选址晚晴园 401

侨汇·侨批·民信业:新加坡侨汇与民信业 405

百年跨国两地书 423

闽南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新加坡华人史研究为案例 426

“似此星辰非昨夜”:同德书报社105周年庆 436

“何日请缨提锐旅”:孙中山与新加坡辛亥人物 444

重启“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 477

第四篇 盛世修典 481

盛世修典 483

新华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965~1986年) 485

编纂《新加坡华族史论集》的动机与意义 495

“但开风气不为师”:出版《世界福建名人录·新加坡篇》的意义 498

“一万年来谁著史”:重返宗乡总会绪言 502

辛亥革命百年祭 506

“国大新加坡历史奖”的遗憾 510

民间修史:《新加坡华人通史》出版了 5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