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动力与桎梏  澜沧江峡谷的盐与税
动力与桎梏  澜沧江峡谷的盐与税

动力与桎梏 澜沧江峡谷的盐与税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何春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6058911
  • 页数:3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图书《艽野东南的民族丛书》(系列二)中的一种。作者坚持将人类学理论与社会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青藏高原东部澜沧江峡谷内一个传统制盐村落的盐业生产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盐业生产同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全书共分11章,第2、3、4章铺垫田野材料,以盐业生产为纬,对制盐工艺和盐税分享进行深度探究,烘托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第5、6、7、8、9章择以方志文献,以历史线索为经,大跨度地勾勒出几个时段中对盐资源进行开发的情景和利益集团对其利益的争夺,烘托出该盐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政治关系;第1、10、11章铺垫综合性材料,做研究引导、模型巩固和归因分析。全书穿插着行动者的故事,以此为建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动力学中介。
《动力与桎梏 澜沧江峡谷的盐与税》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盐与早期部落社会 1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4

一、盐业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4

二、国内制盐技术史研究 8

三、西藏盐井盐业研究概述 10

四、简要述评 13

第三节 理论借鉴的来源 15

一、有关物的研究 15

二、区域视野下有关西南地区物的流动研究 16

三、考古学视野下的盐业研究 17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倾向 19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19

二、研究的立足点 21

第一章 澜沧江峡谷的营盐村落 22

第一节 晒盐的自然条件 22

一、地理、地质与气候 22

二、蒸发结晶的原理 27

第二节 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忂关 31

一、曾经的民族走廊 31

二、村落布局与村民生计 34

第三节 盐场的基础设施 38

一、基础设施的要项 39

二、基础设施的维护 49

第二章 制盐工具与制盐工艺 55

第一节 制盐工具 55

一、与卤水相关的工具 55

二、与晒盐相关的工具 58

第二节 工艺流程 61

一、从汲卤到晒卤 61

二、从晒卤到收盐 65

第三节 劳动组织 67

一、性别分工 67

二、家户间的合作 70

第三章 盐的交易状况 71

第一节 交易规则 71

一、衡制与衡器 71

二、新旧时期的盐价 74

三、交换中介 76

第二节 交易方式 76

一、直接交换 76

二、间接交换 79

第三节 人、盐、马帮 82

一、盐粮交换 83

二、马帮 89

三、驮夫 94

第四章 吐蕃时期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的盐业 96

第一节 澜沧江流域的盐泉与人类的活动 96

一、地质运动与盐泉的形成 97

二、古羌南下与盐泉的利用 99

第二节 吐蕃境内“炭取法”制盐技术分析 104

一、吐蕃东扩与盐池之战 105

二、吐蕃制盐技术浅析 109

三、明代以前盐井制盐技术探析 114

第五章 土司制度下的盐业及税收 120

第一节 木氏土司北扩及盐井的管理 120

一、木氏土司北扩之过程 120

二、木氏土司与盐井晒盐技术略述 127

三、木氏土司盐井的管理与税收 132

第二节 巴塘土司与盐井税收 134

一、巴塘土司源流 135

二、盐井僧权对盐税的控制 142

三、政教联合及分税 146

第六章 赵尔丰改土归流对盐业的影响 149

第一节 盐井改土归流经过 149

一、清末川边改土归流的背景 149

二、僧俗之争:“腊翁寺事件”及其影响 153

第二节 赵尔丰时期的盐业改革及其成效 160

一、官盐局时期的盐业管理制度 160

二、商盐局时期的盐业管理制度 164

三、赵尔丰盐业管理时期盐税征收情况 167

四、改土归流时期盐税之积极作用 170

第三节 赵尔丰时期盐井地方事务的管理 174

一、人口统计及村寨管理 174

二、加强农牧酥油等基本税收 178

第七章 民国对盐业资源的调查 182

第一节 崔克信的盐井之行 182

一、基于实证的科学描述 182

二、《盐井县之地质及盐产调查》要义 184

第二节 盐业资源的觊觎者 188

一、僧界代表人物 189

二、俗界诸势力 193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盐井盐业概况 202

第一节 盐田所有制形式的变迁 202

一、盐井解放及地方僧俗势力的削弱 202

二、国营盐场的成立和集体晒盐制的形成 204

三、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盐业生计 207

第二节 加碘盐与非碘盐之争 210

一、政府导向与加碘盐的发放 210

二、盐民的生存策略 212

第三节 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盐田保护 217

一、古水水电站的建设与盐田的淹没 217

二、呼吁与保护:文化资本的显现 219

第四节 旅游开发与盐民的境遇 222

一、景区开发:文化资本的实现 222

二、传统晒盐业的未来 225

第九章 三圈说:人、盐、古道 228

第一节 澜沧江畔的晒盐者 229

一、女人晒盐,男人卖盐 229

二、生存、互动和繁衍 236

第二节 盐井:滇藏贸易线上的重镇 243

一、滇藏之间的古老民族通道 243

二、茶马古道上的盐井 246

三、盐井同周边的交换关系 249

第三节 明清以来盐井盐的销售圈 257

一、明清时期的盐井盐销路 257

二、解放后盐井盐的销路 262

第十章 比较和讨论 265

一、模型的建构:动力和桎梏因素 265

二、模型在盐井盐业发展过程中的适用性 267

三、结论 277

参考文献 282

附录 297

一、一则盐井卤水来源的传说 297

二、议定盐井商盐局章程(三十条) 298

后记 3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