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晓平,万建中主编;余悦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80525
  • 页数:420 页
图书介绍: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目录

绪论 从二重证据到多重文化的民俗学研究 1

第一篇 民俗学理论的新视野 9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形态 9

第一节 民俗研究的理论形态是民俗学进程的逻辑发展 9

第二节 民俗学研究对自身学科的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 14

第三节 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学术思想的拓展 19

第二章 西方民俗学视野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26

第一节 西方民俗学的引进把民间文学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26

第二节 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研究结合促进了学术思维的活跃 29

第三节 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创新 32

第四节 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研究能够“联姻”的原因分析 35

第五节 民俗学方法在21世纪能适应中国文学批评和研究 37

第三章 政治变革与20世纪中国史诗学术 40

第一节 在“中华归主”的使命下,在华传教士对史诗的介绍和传播 40

第二节 基于“启蒙”和“救亡”的立场,中国学人对史诗的介绍与讨论 42

第三节 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掘和整理 45

第四节 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下,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搜集承继和研究开展 47

第五节 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政策下,中国史诗研究范式的转向 49

第六节 政治变革对中国史诗学术影响的反思 53

第四章 中国民族文化与上海世界博览会 57

第一节 中国民族文化在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展示 58

第二节 中国民族文化在上海世博会风靡的原因 64

第三节 中国民族文化成为“城市再生时代”的前景 69

第二篇 民俗节庆的新走向 81

第五章 民俗文化与当代都市生活解构 81

第一节 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的状况 82

第二节 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的特征 85

第三节 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的前景 89

第六章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文化解读 94

第一节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历史演变 94

第二节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 99

第三节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未来走向 105

第七章 新休假制度下的旅游产业发展 113

第一节 传统休假的演变与新休假制度的进步 113

第二节 新休假制度给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 118

第三节 以新休假制度为契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122

第八章 城市化浪潮中的春节传统节日文化——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个案 127

第一节 南昌市春节文化的历史传统与时代特点 127

第二节 南昌春节传统节日文化嬗变与稳定的特征 133

第三节 面对城市化春节传统节日文化的多种选择 139

第三篇 民俗文化事项的新观察 147

第九章 中国饮食民俗的传统与特色 147

第一节 中国饮食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147

第二节 饮食民俗的地方特色与菜肴风格 151

第三节 饮食民俗的突出优势与三大特点 154

第四节 饮食民俗的进食方式与就餐时制 158

第五节 饮食民俗的文化意味与艺术魅力 161

第十章 庐山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考察——庐山文化景观与自然风物的完美结合 166

第一节 庐山历史民俗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优势 166

第二节 庐山历史民俗文化遗产的多重文化体现 172

第三节 庐山历史民俗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的协调 179

第十一章 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透视 185

第一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整体视角 186

第二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人居文化 192

第三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历史与现状 200

第四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定位 204

第五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比较研究 210

第十二章 鄱阳湖区域民俗与当代江西发展 225

第一节 鄱阳湖区域是江西民俗的发祥地 225

第二节 鄱阳湖区域民俗的丰富与和美 227

第三节 鄱阳湖区域民俗在当代江西的作用 231

第四篇 民俗学与茶文化的新融合 237

第十三章 中国茶俗学的理论构架 237

第一节 茶俗的定义及其内涵 237

第二节 茶俗的划分原则及类型 240

第三节 茶俗学的概念和学科特征 242

第四节 茶俗学的研究范畴及方法 245

第十四章 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 249

第一节 饮茶方式: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 249

第二节 调饮与清饮:中国饮茶起始的两极 251

第三节 唐宋:调饮法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255

第四节 明清:清饮法成为主流的时代 259

第五节 当代:清饮的风行与调饮的不衰 262

第十五章 中国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以江西事项为例 271

第一节 江西茶事与饮茶习俗的兴起 271

第二节 江西茶俗勃兴的多样文化选择 280

第三节 江西民间茶道的特殊韵致 292

第四节 江西茶俗与文艺的不解之缘 302

第十六章 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反映 310

第一节 元代茶曲的创作特点与作者倾向 310

第二节 元代茶曲中的茶商形象塑造 317

第三节 元代茶曲反映的茶事物质形态 326

第四节 元代茶曲反映的精神文化生活 339

第五节 元代茶曲创作中的“茶酒之争” 348

第五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考 355

第十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 355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表现与特征 355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成就与经验 364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走向与前景 370

第十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创新思维 378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的传承人制度 378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问题的提出与依据 381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机制的建立与环节 384

第十九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茶文化 388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与国家“非遗”名录 388

第二节 茶文化事项在国家“非遗”名录状况分析 395

第三节 茶文化事项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399

第二十章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保护谫论 407

第一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状况 407

第二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特色 412

第三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 415

后记 初心不改 4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