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客家古邑古道
客家古邑古道

客家古邑古道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元林著
  • 出 版 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2349785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河源市“一区五县”(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紫金县)的古道(包括陆地的道路、桥梁和水路的航道)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自唐宋以来移民与河源客家先民迁移的关系,阐述了河源客家先民是从古代哪些道路至河源落地生根,分析了河源古道与河源客家移民的关系,为探究客家民系与河源客家文化渊源、形成、发展历史进程,追根溯源,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客家古邑古道》目录
标签:客家 古道

总论 1

第一篇 县域篇 7

第一章 源城区、东源县 7

第一节 历史沿革 7

第二节 地理形势与交通特点 9

第三节 水陆交通发展历程 12

第二章 龙川县 17

第一节 历史沿革 17

第二节 地理优势与交通特点 19

第三节 水陆交通发展历程 21

第三章 和平县 34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4

第二节 交通发展的地理基础 38

第三节 交通发展历程 40

第四章 连平县 61

第一节 历史沿革 61

第二节 交通发展的地理基础 64

第三节 交通发展历程 66

第五章 紫金县 83

第一节 历史沿革 83

第二节 交通发展的地理基础 84

第三节 古今交通发展历程 86

第二篇 考察篇 94

第一章 源城区、东源县 94

第一节 双江之汇——河源古县城 94

第二节 东源县西北古道 107

第三节 东江水道与河川路 114

第四节 东源县的东南古道 121

第五节 新丰江电站与东江水道 124

第二章 龙川县 126

第一节 古邑佗城内部街道与附近通道 126

第二节 水陆码头老隆的繁荣 134

第三节 香火不绝的龙潭古道 136

第四节 水路与陆路交相辉映的黄石、五合古道 138

第五节 粤东要道上的蓝关与通衢司遗址 143

第六节 通往定南的细坳——贝岭古道 147

第七节 通往寻乌县水陆要道的麻布岗、大坪古道 152

第八节 五华河源话古道 158

第三章 和平县 164

第一节 林寨—彭寨古道 164

第二节 和平县城及大坝石谷古道 181

第三节 下车、优胜路线 189

第四章 连平县 194

第一节 茶步桥古道 194

第二节 通往江西的上坪古道 195

第三节 陂头、贵东古道 198

第四节 元善附近的古道与塔庙 201

第五节 忠信河沿岸庙宇与古道 202

第六节 绣缎境内关爷梗古道 207

第五章 紫金县 209

第一节 秋香江流域古道 209

第二节 紫金东南部琴江及通往陆河、惠东古道 217

第三节 紫城镇附近的黄花古道 229

第四节 柏埔河古道换新颜 230

第五节 义容河畔话沧桑 231

第三篇 研究篇 237

第一章 交通与客家移民 237

第一节 源城区、东源县 237

第二节 龙川古道与客家移民 239

第三节 和平古道与客家移民 242

第四节 连平古道与客家移民 245

第五节 紫金古道与客家先民的迁徙 248

第二章 交通与城市聚落 250

第一节 交通与城市建筑——河源客家围屋 250

第二节 龙川古道与城市聚落 254

第三节 和平县古道与城市聚落、建筑 258

第四节 连平交通与城镇、古村落 261

第五节 紫金古道与城市聚落 265

第三章 交通与商贸发展 268

第一节 源城区、东源县 268

第二节 龙川古道与商贸发展 273

第三节 和平古道与商贸发展 277

第四节 连平古道与商贸发展 281

第五节 紫金古道与商贸发展 286

第四章 交通与军事 292

第一节 源城区、东源县 292

第二节 三省咽喉、四州门户的龙川交通战略价值 293

第三节 和平古道与军事 298

第四节 连平古道与军事 300

第五节 紫金古道与军事 303

第五章 交通与社会文化 306

第一节 源城区、东源县 306

第二节 龙川古道与文化、社会生活 309

第三节 和平古道与社会文化 315

第四节 连平古道与社会文化 318

第五节 紫金古道与文化发展 322

后记 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