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金生,赵明伟,李琦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21071492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述了数字城市的理论,并列举了大量利用Titan软件进行数字城市建设的案例,力求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理论更好地应用在城市建设中。第1章讲述了数字城市的基本理论、功能及发展;第2~8章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第9~13介绍了数字城市的典型应用案例。
《数字城市》目录

第1章 数字城市概论 2

1.1数字城市的背景 2

1.1.1数字城市产生的背景 2

1.1.2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 4

1.2数字城市及其框架结构 5

1.2.1数字城市的定义与内涵 5

1.2.2数字城市的结构框架 7

1.2.3数字城市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 12

1.3数字城市的特征与建设原则 13

1.3.1数字城市的特征 13

1.3.2数字城市的建设原则 14

1.4数字城市的功能 15

1.4.1数字城市的数字化功能 15

1.4.2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功能 16

1.5数字城市实现阶段的划分 17

1.5.1数字城市基础建设阶段 18

1.5.2数字城市管理和应用系统建设阶段 19

1.5.3数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20

1.6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 21

1.6.1发展现状 21

1.6.2制约因素 25

1.6.3主要对策 27

1.7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目标及展望 33

1.7.1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 33

1.7.2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 36

1.7.3数字城市建设展望 37

第2章 数字城市技术支撑体系 46

2.1数字城市支撑技术分类 46

2.2 GIS技术 46

2.2.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47

2.2.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50

2.2.3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 53

2.2.4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类 54

2.2.5 Web GIS技术 55

第3章 数据获取技术 58

3.1卫星遥感技术 58

3.1.1卫星遥感技术概述 58

3.1.2卫星遥感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61

3.1.3卫星遥感技术的智能化获取技术 67

3.2 GPS技术 67

3.2.1 GPS简介 67

3.2.2 GPS的特点 68

3.2.3 GPS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69

3.2.4 GPS的应用与发展 70

3.2.5 GPS在数字城市建设数据获取中的应用 72

3.3城市活动空间智能化获取技术 73

3.3.1 LBS技术的概念 74

3.3.2 LBS的系统构成和工作流程 74

3.3.3 LBS系统环境 75

3.3.4 LBS运营中心构建 76

3.3.5用户接口 76

3.3.6 GIS数据库和其他ICP接口 77

3.3.7 LBS对数字城市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77

3.4技术应用实例——Titan-GPS车辆系统 78

第4章 数据传输技术 80

4.1互联网技术 80

4.1.1有线互联网 80

4.1.2无线互联网 83

4.2栅格网络技术 88

4.2.1网格的概念 89

4.2.2网格的资源组成 89

4.2.3网格的技术特点 90

4.2.4网格的体系结构 90

4.2.5网格计算的概念 91

4.2.6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 92

4.2.7网格计算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93

4.3空间信息格网技术 94

4.3.1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 94

4.3.2空间信息网格的研究现状 95

4.3.3空间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 96

4.3.4从SIG到Grid GIS 98

4.4面向网格计算的智能化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100

4.4.1国家发展与安全战略的需求 100

4.4.2行业重大应用的需求 100

4.4.3国民经济与遥感信息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101

4.4.4我国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需求 101

第5章 数据存储技术 104

5.1海量数据存储与压缩 104

5.1.1数据压缩的原理 104

5.1.2压缩方法的分类 105

5.2数据仓库 106

5.2.1数据仓库概述 106

5.2.2空间数据仓库 110

5.2.3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实例——Titan-SDM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114

第6章 数据处理技术 122

6.1分布式计算技术 122

6.1.1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123

6.1.2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 125

6.1.3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基础 126

6.2数据的融合与集成 128

6.2.1数字城市中的数据融合与集成 128

6.2.2融合技术 129

6.3数据挖掘 135

6.3.1数据挖掘的功能和方法 135

6.3.2空间数据挖掘 137

6.4数据共享 138

6.4.1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实现模式 139

6.4.2数字城市中数据共享管理的实现 141

6.5元数据的管理 144

6.5.1数字城市中的元数据 144

6.5.2元数据的管理 145

6.5.3元数据的作用 148

6.5.4我国元数据标准 149

第7章 数据应用技术 152

7.1空间智能体技术 152

7.2虚拟现实技术 154

7.2.1虚拟技术概述 154

7.2.2虚拟地理信息系统 157

7.2.3虚拟城市理论 160

7.3数字城市的管理信息技术 161

7.3.1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161

7.3.2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163

7.3.3企业资源计划 164

7.3.4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166

7.4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例——Titan三维景观虚拟现实 167

7.4.1系统设计目标 167

7.4.2系统设计实现功能 168

7.4.3系统主要研究开发的内容 169

7.4.4 Titan虚拟现实系统的创新点 172

第8章 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173

8.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概述 173

8.1.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 173

8.1.2城市地理基础设施的必要性 173

8.2城市地理基础数据库建设 174

8.3城市地理数库管理系统建设 175

8.3.1城市地理数据管理系统的特点 175

8.3.2城市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的原则 176

8.3.3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76

8.4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177

8.4.1城市交通设施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177

8.4.2城市能源设施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178

8.4.3城市建筑设施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179

8.4.4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179

8.4.5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180

第9章 数字城市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182

9.1智能交通概述 182

9.1.1智能交通的定义 182

9.1.2智能交通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182

9.1.3智能交通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185

9.1.4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 187

9.2智能交通系统模型 188

9.3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190

9.3.1欧洲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190

9.3.2美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191

9.3.3日本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191

9.4实例——某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192

9.4.1系统需求分析 192

9.4.2系统可行性分析 194

9.4.3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 196

9.4.4系统总体结构 197

9.4.5各子系统设计 201

9.4.6关键技术的实现 208

9.4.7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12

第10章 数字园林 215

10.1数字园林概述 215

10.1.1数字园林定义 215

10.1.2数字园林体系结构 215

10.1.3数字园林逻辑结构 216

10.1.4数字园林关键技术 217

10.2北京市数字绿化管理系统综述 219

10.2.1园林绿化管理的意义 219

10.2.2园林绿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221

10.2.3系统开发的目的 224

10.2.4系统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25

10.2.5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6

10.2.6系统开发环境 227

10.2.7园林系统开发的几个核心问题 227

10.3北京市数字绿化管理系统构建 232

10.3.1系统体系结构构建 232

10.3.2数据库构建 234

10.3.3数据采集终端的研发 236

10.3.4基础技术支撑系统的功能设计 241

10.3.5专业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 243

10.3.6安全体系构建 246

10.3.7接口设计 248

10.4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示例 248

10.4.1系统总体框架 248

10.4.2应用系统框架 249

10.4.3系统功能结构 250

第11章 数字城市之可视化工程 255

11.1理论基础 256

11.1.1概述 256

11.1.2三维GIS理论体系 257

11.1.3面向数字地球的虚拟现实系统关键技术 261

11.2 Titan Earth简介 264

11.2.1概述 264

11.2.2 Titan Earth的社会价值 265

11.2.3 Titan Earth的功能 266

11.2.4 Titan Earth的独特优点 266

11.3 Titan Earth可视化实现 269

11.3.1可行性分析 269

11.3.2技术方案 271

11.3.3系统体系结构 272

11.3.4系统功能设计 273

第12章 数字城市之公共应急信息化建设 276

12.1公共应急信息化概述 276

12.2黄山市公共应急信息化建设分析 277

12.2.1加快黄山市公共应急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77

12.2.2黄山市公共应急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278

12.2.3总体需求分析 279

12.2.4现有的相关工作基础 279

12.2.5设计原则 280

12.2.6总体目标 281

12.3黄山信息化建设整体框架体系 282

12.3.1基本框架 282

12.3.2技术路线 283

12.3.3执行的标准 284

12.3.4性能规定 286

12.4应急系统体系设计 287

12.4.1应急预警受理分系统 287

12.4.2应急业务协同办公分系统 288

12.4.3辅助决策分系统 288

12.4.4灾害预测及灾情评估分系统 290

12.4.5应急预案管理分系统 296

12.4.6应急信息发布分系统 297

12.4.7 GIS地图服务中间件 299

12.4.8构建与维护分系统 301

12.4.9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分系统 302

12.5基础设施建设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303

12.5.1基础设施建设 303

12.5.2系统集成方案 304

第13章 数字黄山·景区 308

13.1概述 308

13.1.1“数字黄山·景区”的提出 308

13.1.2“数字黄山·景区”建设的意义 309

13.1.3“数字黄山·景区”建设的作用 311

13.2总体框架 312

13.2.1体系结构 312

13.2.2“一个中心”和“三大系统” 313

13.2.3信息基础设施构建 322

参考文献 3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