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3185634
- 页数:455 页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 1
第一节 远古的传说 1
一、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 1
二、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 4
第二节 从卜辞到国史 5
一、卜辞和金文的记载 5
二、《尚书》和《诗经》 7
三、周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10
四、宗周晚年和春秋时期的国史 12
第三节 孔子和《春秋》 15
一、孔子修《春秋》 15
二、《春秋》的属辞比事 18
三、《春秋》尊王道重人事 19
第四节 战国时期私人撰述的发展 22
一、《左传》和《国语》 22
二、《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 26
第二章 秦汉时期:中国史学的成长 31
第一节 秦汉史学和秦汉政治 31
一、秦焚书和秦刻石 31
二、汉初君臣论历代兴废 33
三、尊儒和阴阳五行说、谶纬说的流行 34
第二节 司马迁和《史记》 42
一、司马迁的家学 42
二、司马迁著《史记》 43
三、司马迁成一家之言 46
四、《史记》的续补 60
第三节 刘向、刘歆和典籍校雠 61
一、刘氏父子生平 61
二、刘氏父子的史学思想 63
三、刘氏父子在典籍校雠上的贡献 64
第四节 班固和《汉书》 68
一、班固的家学 68
二、班固断代为史 70
三、《汉书》的博洽 77
四、《汉纪》的继出和《汉书》的专门之学 8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 89
第一节 时代的特点及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89
一、时代特点与史学发展趋势 89
二、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92
三、地方史、民族史和关于域外情况的记述 94
四、家史、谱牒和别传 100
五、通史撰述和历史笔记 103
第二节 皇朝史撰述的兴盛(上) 107
一、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107
二、陈寿和《三国志》 110
三、司马彪《续汉书》八志、袁宏《后汉纪》和范晔《后汉书》 115
四、沈约、萧子显和魏收的皇朝史撰述 123
第三节 皇朝史撰述的兴盛(下) 129
一、历史意识的强化和史馆的设立 129
二、五代史纪传和《五代史志》 131
三、新修《晋书》和《南史》《北史》 135
四、附论 吴兢和《贞观政要》 139
第四节 史学理论的发展——刘知幾和《史通》 143
一、刘知幾著《史通》 143
二、《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 145
三、刘知幾论“史才三长” 150
第五节 典制史的崛起——杜佑和《通典》 152
一、杜佑著《通典》 152
二、《通典》关于国家职能认识的新发展 154
三、杜佑的史学思想和朴素的历史进化观 156
第六节 历史思想领域的成就 161
一、神灭论与兴亡论 161
二、封建论与民族论 164
三、《人物志》与帝王论 167
第七节 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175
一、史书部类趋于定型 175
二、史注的突出成就 177
三、文献整理、总集和类书 183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继续发展 185
第一节 宋元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185
一、宋元时期史学的特点 185
二、民族史、地方史和域外史 189
三、宋元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92
第二节 宋元时期史学思想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194
一、理学对宋元史学思想的影响 194
二、宋元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 197
三、宋元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200
第三节 欧阳修多方面的史学成就 204
一、《新五代史》和《新唐书》 204
二、开风气的历史文献学工作 208
三、历史文学上的主张和成就 212
第四节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14
一、《资治通鉴》的编修 214
二、“资治”的指导思想 217
三、历史文学的成就 220
第五节 郑樵和《通志》 222
一、《通志》的编修 222
二、郑樵的史学批评和史学思想 225
三、历史文献学的主张 228
第六节 朱熹的历史哲学和史学 231
一、朱熹的历史哲学 231
二、《资治通鉴纲目》和《伊洛渊源录》 236
三、历史文献学上的贡献 238
第七节 马端临和《文献通考》 241
一、《文献通考》的编修 241
二、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243
三、马端临的文献学 248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史学 251
第一节 明清时期史学领域的变化 251
一、明清时期的史学特点 251
二、明代的史学 252
三、明末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253
四、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255
第二节 明代的史学成就 257
一、明代官修史籍 257
二、郑晓、王世贞、李贽、焦竑等人的史学 261
三、明末史学 268
第三节 黄宗羲、王夫之的史学 271
一、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 271
二、《明夷待访录》的思想倾向 273
三、有关明代文献和《明儒学案》 277
四、王夫之著《读通鉴论》 279
五、王夫之的史论方法 280
六、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284
第四节 顾炎武、顾祖禹和马骕的史学 291
一、顾炎武著《日知录》 291
二、顾炎武治史特点 293
三、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295
四、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 298
五、顾祖禹提倡经世之学 300
六、《读史方舆纪要》著述特点 302
七、马骕的史学成就 306
第五节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和乾嘉考据史学 309
一、明清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309
二、以钱大昕、崔述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史学 313
三、简说清代修史 320
第六节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321
一、史学经世思想的发展 321
二、重视“别识心裁” 325
三、“史义”与“史德” 327
四、地方志的理论与实践 330
第七节 龚自珍的史学 334
一、提出“尊史”说 334
二、纵论历史变迁 337
三、建议西北建设 341
四、复兴经世之学 343
第六章 近代史学(上) 346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紧迫感 346
一、魏源的爱国史学著述 346
二、《瀛环志略》《夷氛闻记》和《中西纪事》 353
三、边疆历史地理学的兴起 359
第二节 近代维新派的史学成就 361
一、早期维新派王韬的史学思想 361
二、黄遵宪《日本国志》的成就 364
三、康有为历史必变的思想和维新变法 368
第三节 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和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374
一、“新史学”思潮及其代表梁启超 374
二、夏曾佑在通史撰著上的成就 378
三、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382
第七章 近代史学(下) 389
第一节 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389
一、史学近代化的特点 389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史学近代化过程的影响 391
第二节 “五四”后的梁启超史学 392
一、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变化 392
二、对清代学术的总结 395
三、历史研究法 397
第三节 胡适的学术研究方法论和顾颉刚的“古史辨” 401
一、胡适的实用主义 401
二、实用主义的学术研究方法论 402
三、顾颉刚的“古史辨” 404
四、《禹贡》杂志与边疆地理研究 406
第四节 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的史学 408
一、王国维的古史新证 408
二、诗文笺证和“民族文化之史” 411
三、宗教史,文献学,“表微书” 415
第五节 中国近代考古学对史学的影响 419
一、中国近代考古学 419
二、中国猿人的发现 420
三、甲骨学对近代史学的影响 423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42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 426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逐步传播 426
二、李大钊的贡献 427
三、郭沫若的贡献 429
四、通史、社会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成就 431
五、在斗争中建立起来 43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39
一、新中国成立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潮 439
二、新中国成立后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成就 440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考验 442
四、马克思主义史学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444
第三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446
一、毛泽东关于史学工作的理论 446
二、毛泽东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论 451
重版后记 455
- 《史学与红学》唐德刚著 2019
- 《刘知几和他的历史学》翦伯赞著 2019
- 《教育史学论稿》张斌贤著 2019
- 《新编历史小丛书 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学》翦伯赞 2019
- 《新史学》章清主编 2019
- 《新史学 第10卷 激辩儒教近世中国的宗教认同》曹新宇编 2019
- 《中国史学史研究入门》张越著 2019
-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赵庆云著 2019
- 《廊师研究文库 历史卷 第1辑 增编清朝官方史学之研究》乔治忠,李士杰 2018
- 《雅理译丛 时而艺术 史学九章》(美)伯纳德·贝林著;孙宏哲译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