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再福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22286246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一书系统介绍了相关地下水、土壤污染现状,污染场地的调查与监测方法、场地污染物迁移转化与模拟,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污染场地的生态风险评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与修复工程实践、污染修复效果检验与管理等。本书可供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生态工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教材使用。
《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修复》目录

1 概述 1

1.1 污染场地概述 1

1.2 土壤污染状况 2

1.3 地下水污染状况 3

1.4 污染场地发展历史与相关法律法规 5

1.4.1 污染场地相关概念 5

1.4.2 美国污染场地 6

1.4.3 英国污染场地 10

1.4.4 日本污染场地 11

1.4.5 加拿大污染场地 11

1.4.6 荷兰 14

1.4.7 德国 14

1.4.8 国外污染场地调查修复特点 14

1.5 我国污染场地发展历史与现状 16

1.5.1 我国污染场地发展历史 16

1.5.2 我国污染场地类型 17

1.5.3 我国污染场地的现状与特点 19

1.5.4 我国污染场地法律法规的发展过程 21

1.5.5 我国污染场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1.5.6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读 24

2 场地污染过程与模拟 27

2.1 场地基本特性简介 27

2.1.1 土壤基本特性 27

2.1.2 地下水基本特性 32

2.1.3 污染场地的相关参数 44

2.2 污染物在场地环境中的迁移 44

2.2.1 污染物迁移过程 44

2.2.2 地下水污染迁移过程 45

2.2.3 污染物迁移原理与模拟 48

2.3 污染物迁移数据处理与制图 52

2.3.1 离散数据网格化方法简介 52

2.3.2 污染物扩散迁移推荐模型 58

2.4 污染场地模拟软件模型 62

2.4.1 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 62

2.4.2 Visual MODFlow 63

2.4.3 Visual Groundwater 63

3 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 64

3.1 场地调查的基本程序 65

3.1.1 国外场地调查基本程序 65

3.1.2 我国《污染场地调查技术导则》的场地调查流程 65

3.2 场地第一阶段调查 66

3.2.1 第一阶段调查内容 67

3.2.2 第一阶段调查方法 68

3.2.3 第一阶段调查目标 70

3.3 场地第二阶段调查 70

3.3.1 场地第二阶段调查主要目标 70

3.3.2 确定第二阶段调查测试清单 72

3.3.3 第二阶段调查方法 74

3.3.4 场地概念模型建立方法 75

3.4 土壤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 75

3.4.1 土壤样方设置方法 75

3.4.2 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 83

3.5 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 87

3.5.1 地下水调查内容与原则 87

3.5.2 地下水监测布点方法 88

3.5.3 地下水调查方法 89

3.5.4 地下水取样与检测 94

3.5.5 地下水污染羽圈定 95

3.6 场地内其他污染调查方法 96

3.6.1 地表水污染调查 96

3.6.2 沉积物采样点的布设及样品采集技术 97

3.6.3 大气污染调查采样点的布设及样品采集技术 97

3.6.4 污染场地样品分析方法 98

3.6.5 场地第三阶段调查 101

3.7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102

3.7.1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02

3.7.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2

3.7.3 不确定性分析 104

3.8 污染场地调查报告及其编制 105

4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106

4.1 风险评价程序和基本方法 107

4.1.1 风险评价程序 107

4.1.2 危害识别 107

4.1.3 毒性评估 109

4.1.4 暴露评估 112

4.1.5 暴露量计算 114

4.1.6 风险表征 115

4.1.7 暴露风险贡献率分析 118

4.1.8 污染物修复目标的计算 118

4.2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简介 121

4.2.1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方法简介 121

4.2.2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存在的问题 123

4.3 不确定性分析 125

4.3.1 不确定性分析模式 127

4.3.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128

4.4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129

4.4.1 暴露模型 130

4.4.2 健康风险评价软件 131

4.5 污染场地修复基准与修复标准 132

4.5.1 污染场地修复标准建立方法 132

4.5.2 国外污染场地修复标准 135

4.5.3 中国污染土壤修复标准 138

4.5.4 污染场地污染物修复目标确定 138

4.5.5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指导值 139

5 场地生态风险评价 140

5.1 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与基本流程 140

5.1.1 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简史 141

5.1.2 生态风险评价基本流程 142

5.2 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143

5.2.1 污染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144

5.2.2 评估因子法 146

5.2.3 商值法 146

5.2.4 物种敏感性分布法 147

5.2.5 生物有效性评估 149

5.2.6 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149

5.2.7 专家判断法 151

5.3 场地生态风险评估模型与软件 151

5.4 不确定性分析 152

5.5 地下水风险评价方法 153

5.5.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153

5.5.2 外界污染源种类与危险度识别 155

5.5.3 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 155

5.5.4 污染物复杂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模拟法 156

5.5.5 地下水污染风险计算 156

5.5.6 生态风险管理 158

6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59

6.1 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 160

6.1.1 土壤混合/稀释技术 160

6.1.2 填埋法 160

6.1.3 固化/稳定化技术 161

6.1.4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 165

6.1.5 热解吸修复技术 170

6.1.6 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 171

6.1.7 植物修复技术 182

6.1.8 氧化还原技术 185

6.1.9 电动修复技术 188

6.1.10 土地处理技术 191

6.1.11 机械力化学修复 192

6.1.12 生物通风技术 192

6.1.13 农业土壤修复 193

6.1.14 其他修复技术 194

6.1.15 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汇总 195

6.2 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技术 195

6.2.1 土壤淋洗技术 195

6.2.2 泥浆相生物处理 197

6.2.3 化学萃取技术 197

6.2.4 焚烧 199

6.2.5 水泥窑共处置技术 200

6.3 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 201

6.4 土壤污染修复案例 202

6.5 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204

7 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 205

7.1 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 206

7.1.1 空气注入修复技术 207

7.1.2 地下水循环井技术 209

7.1.3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 211

7.1.4 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215

7.1.5 电动修复技术 217

7.1.6 生物修复技术 218

7.1.7 原位反应带技术 220

7.2 抽出处理技术 221

7.3 监控式自然衰减 223

7.4 地下水主要修复技术比较 223

7.5 地下水联合修复技术 225

7.5.1 土壤气相抽提-原位曝气/生物曝气联合修复(SVE-AS/BS) 225

7.5.2 生物通风-原位曝气/生物曝气联合修复(BV-AS/BS) 226

7.5.3 双相抽提 227

7.5.4 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技术 227

7.5.5 电动修复+渗透反应墙 228

7.6 地下水污染的预警 232

7.7 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管理与次生污染预防 233

8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与修复工程实践 234

8.1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 234

8.1.1 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的程序与原则 234

8.1.2 修复技术选择步骤与方法 235

8.1.3 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方法 236

8.1.4 场地修复的组合技术方案 238

8.2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设计与方案 246

8.2.1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程序 246

8.2.2 修复工程设计与方案 247

8.2.3 修复工程实践 248

8.3 绿色与可持续修复技术 248

8.3.1 绿色可持续修复目标与框架 249

8.3.2 绿色可持续修复原则 249

8.3.3 最佳管理方法 250

8.3.4 绿色可持续修复案例分析(Krishna R.Reddy,Jeffrey A.Adams,2015) 253

8.4 污染场地修复资金来源 267

8.5 污染场地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68

9 污染修复效果检验与管理 269

9.1 污染场地修复标准 269

9.1.1 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269

9.1.2 修复效果评价 270

9.1.3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生态学评价 270

9.2 污染场地修复验收 272

9.2.1 污染场地修复验收程序 272

9.2.2 验收监测布点要求 274

9.2.3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点位的布设 274

9.2.4 修复效果评价 279

9.2.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80

9.2.6 验收报告编制 280

9.3 污染场地修复的环境监理 281

9.4 目前无法修复的污染场地管理 287

9.5 修复终止和场地关闭 289

9.6 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策略 290

9.6.1 我国污染场地管理思路 290

9.6.2 美国污染场地管理体系 290

9.6.3 我国污染场地发展远景 292

参考文献 2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