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骅,莫建备,徐之顺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08082359
  • 页数:6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了38个课题研究报告,就“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机制与模式”、“产业结构优化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布局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竞争力测评”、“社会保障与新农村建设”、“区域法规冲突与协调”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编 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机制与模式 3

第一章 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 3

第一节 “失”在何处:行政区经济的若干弊端 3

第二节 “行”在何时:经济区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5

第三节 “路”在何方:21世纪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9

第二章 区域经济—体化的历史过程与动力 12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源:计划经济时代长三角内部的产业分工 12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阶段:上海经济区时期 15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阶段:浦东开发开放时期 18

第四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阶段 22

第五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结构 25

第三章 区域经济—体化的问题、过程与分析框架 30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31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过程、话题和方法 32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 34

第四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创新 40

第一节 法制协调是区域协调的基础 40

第二节 行政协调在区域协调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 44

第三节 市场协调是区域协调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49

第四节 平台协调是区域协调中良性互动的重要渠道 52

第五章 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模式 55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55

第二节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抉择 57

第三节 长三角“政府统筹、市场调节”区域社会经济协调模式的基本内涵 61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区域内流动与配置 66

第一节 转型期体制缺陷: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障碍 67

第二节 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制度环境的诉求 70

第三节 满足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诉求的制度环境构建 72

第七章 行业协会的区域合作发展 77

第一节 长三角行业协会合作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7

第二节 长三角行业协会合作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84

第三节 加强长三角行业协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88

第二编 产业结构优化与先进制业造发展 101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浙江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 101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101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产业布局现状 108

第三节 商务成本变化对区域产业布局及结构的影响 110

第四节 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位分析 116

第五节 浙江省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的思路 120

第九章 创新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苏南地区为例 125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阶段性特征 125

第二节工业化初期要素、投资驱动苏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6

第三节 工业化中后期苏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挑战 128

第四节 科技创新引领苏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探索 130

第五节 苏南探索对加快我国其他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意义 133

第十章 外资与产业集群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36

第一节 国外FDI产业集群成功案例及启示 137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FDI 139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FDI集群评价 144

第四节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创新机制与竞争机制 152

第五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区际协调 155

第十一章 长三角区域高科技企业国际化现状分析与对策 165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概况 166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高科技企业国际化基本特征分析 174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高科技企业国际化存在问题与障碍分析 177

第四节 长三角区域高科技企业国际化的对策与措施 183

第十二章 区域先进制造业的博弈分析与对策 191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界定 192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状况及问题 193

第三节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博弈分析 204

第四节 发展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215

第十三章 绿色再制造产业的结构传导效应与区域互动机制 223

第一节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 223

第二节 绿色再制造——长三角制造业摆脱资源制约的手段 224

第三节 构建长三角绿色再制造产业链的对策 226

第三编 现代服务业的布局与发展 231

第十四章 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与整合 231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231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239

第三节 构建与整合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社会服务体系 252

第十五章 软件产业的区域分工布局 259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软件产业布局 259

第二节 长三角软件产业现状 261

第三节 现有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 267

第四节 长三角软件产业分工布局的动态演进 271

第十六章 区域旅游精品建设与世博会的联动机制 274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精品建设基本思路 274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精品建设与世博会联动机制与途径分析 283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精品建设与世博会联动对策建议 288

第四节 发挥上海世博会后“黄金效应”的思考 294

第十七章 浙江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发展对策 299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会展产业与世博会的研究综述 299

第二节 会展产业暨世博会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305

第三节 浙江省在接轨上海世博会过程中可以开展的相关工作 311

第四节 浙江省接轨上海世博会需要开展的相关工作 313

第十八章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全景图 322

第一节 如何描绘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全景图 322

第二节 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文化发展实力的全景式描绘 326

第三节 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框架式勾画 329

第四节 案例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细部刻画 333

第五节 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考察启示以及若干策略思考 336

第十九章 城市带媒介集群的困境与对策 338

第一节 中国媒介产业的现状考察:加大发展力度正当其时 339

第二节 长三角媒介集群生成分析:有优势亦有困境 341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带媒介产业集群的路径探析 348

第二十章 区域休闲体育市场的开发战略 356

第一节 开发长三角休闲体育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57

第二节 盘点长三角休闲体育的存量资源 359

第三节 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 362

第四节 构筑长三角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联盟 365

第四编 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71

第二十一章 区域港口规划与协调发展 371

第一节 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372

第二节 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的意义 376

第三节 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380

第四节长三角港口协调发展的重点 381

第二十二章 资源约束下的区域土地综合利用 390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 390

第二节 资源约束下的长三角区域土地利用主要问题研究 394

第三节 资源约束下的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政策建议 397

第二十三章 环境保护一体化视野下的地方立法问题 403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一体化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挑战 403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地方立法现状 405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地方法规的分歧与冲突 408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协调路径 409

第二十四章 流域跨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 414

第一节 健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 414

第二节 建立跨行政区河流断面交接制度 416

第三节 创建邻域水生态双向补偿制度 417

第四节 完善流域生态功能区补偿制度 419

第五节 推行有限水权交易制度 421

第五编 城市发展与竞争力测评 427

第二十五章 城镇密集地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化 427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427

第二节 长三角城镇密集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概况 429

第三节 长三角城镇密集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 434

第二十六章 典型城市的品牌定位问题及对策 444

第一节 城市品牌概述 445

第二节 长三角八个典型城市定位的现状及问题 447

第三节 长三角八个城市品牌定位的调查研究 452

第四节 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八个城市品牌定位的改进建议 466

第二十七章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 481

第一节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概况和内涵 481

第二节 国内外现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83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 484

第四节 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构成 489

第二十八章 区域城市群分布与测评 496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布局 496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层次与框架 503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问题与建议 506

第六编 社会保障与新农村建设 511

第二十九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与对策 511

第一节 经济高增长背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真实状况 511

第二节 高平均数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519

第三节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529

第四节 缩小高数字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533

第三十章 城镇老年消费问题与对策 541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城镇老年旅游消费市场研究 541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城镇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研究 543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城镇老年保健品消费市场研究 546

第四节 长三角区域城镇居家养老模式探讨 547

第三十一章 浙江住房保障均等化的财政保障体制与机制 553

第一节 住房保障均等化的内涵 553

第二节 住房保障均等化的目标 555

第三节 浙江住房保障均等化现状 557

第四节 住房保障非均等的原因分析 561

第五节 住房保障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564

第三十二章 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创新 567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民工权利保障的新发展 568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行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572

第三节 建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 574

第四节 完善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的初步构想 578

第三十三章 农民工消费方式的积极变化——对长三角江苏八城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研究 583

第一节 农民工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584

第二节 农民工消费方式积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586

第三节 推动农民工消费方式进一步转变 589

第三十四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行动计划 594

第一节 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595

第二节 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598

第三节 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态势评估 599

第四节 推进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601

第五节 转移长三角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行动思路设计 605

第六节 以长三角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思路设计 608

第七节 建设长三角现代农业的行动思路设计 611

第八节 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新农村建设联动的行动思路设计 613

第七编 区域法规冲突与协调 619

第三十五章 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冲突与协调——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 619

第一节 法经济学理论对长三角区域立法冲突与协调的启示 619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冲突现状 621

第三节 长三角法规政策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628

第四节 长三角法规冲突的协调对策 629

第三十六章 区域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冲突的现状及其协调 632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冲突的现状 632

第二节 长三角地方法规政策差异冲突的评价 654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劳动、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冲突的协调对策 659

第三十七章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实践的调查思考 662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特点 662

第二节 对长三角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规范分析 663

第三节 长三角政府信息公开调查——以上海、杭州、宁波、苏州为例 666

第三十八章 区域地方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 671

第一节 法律成本、立法成本与立法效益的内涵 671

第二节 影响长三角地方立法效益的因素分析 673

第三节 提高长三角地方立法效益的对策 67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