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唐宋禅录句式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唐宋禅录句式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唐宋禅录句式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祁从舵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83687
  • 页数:2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列入浙江省2014年度后期资助。本书立足于被公认为中国典籍里最难识读的原典禅籍,选取国内外研究比较薄弱的禅录句式,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用学理论对唐宋禅录(灯录)里的句式进行全景式的分辨考量,归纳其内部类别,提出识别标准,界定禅录句式,初次建构代表近代汉语开端的唐宋禅录里的句式体系,重点探讨其中若干禅录句式的结构特点、行业意义和语用功能,并通过与不同时代的佛禅文献以及与世俗文献之间的内部与外部比较,上溯下推,探讨其历史发展条件与演变机制,寻找禅录语言与佛经文献语言以及后世文学之间的联系,突破禅宗语言研究单向度考察的局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唐宋禅录句式研究》目录

绪论 1

一 研究对象 1

二 研究现状及趋势 4

三 研究意义与思路 6

四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9

五 主要内容与安排 15

上编 单句篇 22

第一章 系词后置判断句 22

第一节 引言 22

第二节 句式特征 24

一 句法特征 24

二 语义特征 25

第三节 语用功能 28

一 解释功能 28

二 指别功能 29

三 认同功能 30

第四节 历时演变 30

一 演变阶段 30

二 演变动因 35

三 演变机制 36

第五节 结语 37

第二章 “莫非/不X”测问句 38

第一节 引言 38

第二节 句式特征 40

一 句法特征 40

二 语义特征 40

三 语体特征 41

第三节 语用功能 42

一 猜测推测功能 43

二 询求证实功能 43

第四节 构式化过程 44

一 “莫非”词汇化 45

二 “莫不”词汇化 46

三 “莫非/不X”构式化 47

第五节 构式化机制与动因 49

一 类推机制 49

二 重新分析 51

三 主观化 52

第六节 结语 54

第三章 “VP著”指令句 56

第一节 引言 56

第二节 句法结构 58

一 (状)动+著 58

二 动+补+著 59

三 复杂动词短语+著 60

第三节 语义特征 61

一 可控性 61

二 使令性 61

三 非自觉性 62

第四节 语用功能 62

一 指令功能 63

二 明示功能 63

第五节 演变过程 64

一 动词+著+方所 64

二 方所+动词+著(已然) 65

三 方所+动词+著(未然) 66

四 “VP+著”式 66

五 著(着、者、咱、则个) 67

第六节 演变条件 68

一 语义基础与句法环境 68

二 转喻途径与重新分析 70

第七节 结语 71

第四章 “好”字规劝句 72

第一节 引言 72

第二节 句式结构 74

一 好V 74

二 V好 78

第三节 语用特点 80

一 劝行与劝止 80

二 内聚焦与外聚焦 81

三 行业色彩 82

第四节 演变进程 83

一 “好V”式 83

二 “V好”式 88

第五节 演变机制 91

一 转喻 91

二 重新分析 92

第六节 结语 94

中编 复句篇 98

第五章 “X即(则)不问”转折句 98

第一节 引言 98

第二节 句式特征 99

一 句法特征 99

二 语义关系 102

第三节 语用功能 104

一 勘验探测功能 104

二 话题转换功能 105

第四节 演变历史 106

一 构式化过程 106

二 同源句式 110

三 构式化动因与机制 111

第五节 结语 115

第六章 “如Y相似”比拟句 117

第一节 引言 117

第二节 句式特征 118

一 句法特征 118

二 语义特征 120

第三节 演变历史 121

一 南北朝以前 121

二 南北朝时期 123

三 唐宋时期 124

四 元代以后 125

第四节 演变条件 125

一 重新分析 125

二 句法环境 126

三 语义基础 126

第五节 结论 128

第七章 “(须)VP始得”条件句 129

第一节 引言 129

第二节 句式特征 130

一 结构特征 130

二 VP 131

三 主语 132

四 始得 133

第三节 语用功能 134

一 提示功能 134

二 劝诫功能 134

第四节 演变历史 135

一 词语连用 135

二 跨层组合 136

三 跨层结构 136

第五节 形成机制 138

一 句法紧缩 138

二 结构类推 139

第六节 结语 141

第八章 “只X别/更有”选择句 142

第一节 引言 142

第二节 句式特征 143

一 双项双框式 143

二 单项双框式 145

第三节 语用功能 146

一 勘辨功能 146

二 探究功能 147

第四节 演变阶段 148

一 “唯有/更有”是非问句 148

二 “只X别/更有”选择问句 149

三 (只)是X还是Y 150

第五节 形成条件 151

一 形成机制 151

二 形成动因 154

第六节 结语 155

下编 句际篇 160

第九章 “有·人名+VP”,话题引入句 160

第一节 引言 160

第二节 句式特征 161

一 人名 161

二 VP 162

三 有 163

第三节 语篇特征 164

一 首现重要人物 165

二 凸显事态新阶段 166

三 确认事件可信性 167

第四节 语用功能 169

一 话题引入功能 169

二 传信功能 170

第五节 句法化 173

一 句法化历程 173

二 句法化条件 176

第六节 结语 177

第十章 “是即(则)是P”,话题承接句 178

第一节 引言 178

第二节 句式特征 179

一 A式 179

二 B式 181

第三节 语用功能 183

一 评判认定功能 183

二 修正补充功能 184

三 语篇衔接功能 185

第四节 演变历史 186

一 类似结构 186

二 A式 187

三 B式 187

第五节 演变机制 188

一 语境吸收 188

二 重新分析 190

第六节 结语 190

第十一章 “T且置”话题转移句 192

第一节 引言 192

第二节 句式特征 193

一 T且置 193

二 后小句 194

三 句式语义关系 195

第三节 语用功能 196

一 话题转换功能 196

二 正向启发功能 197

第四节 历史演变 198

一 演变途径 198

二 形成动因 200

第五节 结语 201

第十二章 “与么则Q”语篇推论句 203

第一节 引言 203

第二节 句式特征 204

一 句法特征 204

二 语义特征 206

第三节 语篇特征 207

一 语篇模式 207

二 句际关系 209

第四节 语用功能 210

一 语篇延展功能 210

二 认知推导功能 211

第五节 演变过程 212

一 A式 212

二 B式 213

三 C式 214

第六节 演变动因 216

一 语境影响 216

二 结构紧缩 217

三 重新分析 218

第七节 结语 220

结论 221

一 唐宋禅录句式体系 221

二 本书的主要观点 222

三 创新之处 223

四 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224

五 尚存在的问题 225

参考文献 2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