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诊断必背速记
中医诊断必背速记

中医诊断必背速记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悦编著;袁卫玲,张明泉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9185407
  • 页数:1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中医接诊过程为序,归纳“望、闻、问、切”基本内容及临证要点,旨在帮助中医初学者、爱好者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并记忆,较迅速奠定中医基本功底。编写过程力求注意标题醒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中医诊断必背速记》目录

上篇 四诊 1

第一章 问诊 3

一、问寒热 3

二、问汗 4

三、问疼痛 5

四、问头身胸腹 8

五、问耳目 10

六、问睡眠 11

七、问饮食口味 11

八、问二便 13

九、问经带 16

第二章 望诊 21

第一节 全身望诊 21

一、望神 21

二、望色 23

三、望形 24

四、望态 24

第二节 局部望诊 25

一、望头面 25

二、望五官 28

三、望躯体 35

四、望四肢 37

五、望皮肤 39

第三节 望排出物 41

一、望痰 42

二、望涕 42

三、望涎 42

四、望唾 42

五、望呕吐物 43

六、望二便 43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 44

一、三关测轻重 44

二、浮沉分表里 45

三、红紫辨寒热 45

四、淡滞定虚实 45

第三章 舌诊 51

第一节 舌诊概说 51

一、舌诊原理 51

二、舌诊的方法 51

三、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52

第二节 望舌质 52

一、舌色 53

二、舌形 54

三、舌态 55

四、舌下络脉 56

第三节 望舌苔 56

一、苔质 57

二、苔色 59

第四章 闻诊 65

第一节 听声音 65

一、发声异常 65

二、语言异常 66

三、呼吸异常 67

四、胃肠异常声音 67

第二节 嗅气味 68

一、病体气味 68

二、病室气味 70

第五章 脉诊 73

一、诊脉部位 73

二、诊脉方法 73

三、正常脉象 75

四、病理脉象 75

下篇 辨证 93

第六章 八纲辨证 95

一、表里辨证 95

二、寒热辨证 96

三、虚实辨证 97

四、阴阳辨证 98

第七章 病性辨证 101

第一节 辨六淫证候 101

一、风淫证 101

二、寒淫证 102

三、暑淫证 102

四、湿淫证 103

五、燥淫证 103

六、火淫证 104

第二节 辨阴阳虚损证候 104

一、阳虚证 104

二、阴虚证 105

三、亡阳证 105

四、亡阴证 105

第三节 辨气血证候 106

一、气虚类证 106

二、血虚类证 107

三、气滞类证 107

四、血瘀证 108

五、血热证 108

六、血寒证 108

七、气血同病证类 109

第四节 辨津液证候 109

一、痰证 109

二、饮证 109

三、水停证 110

四、津液亏虚证 110

第八章 脏腑辨证 111

第一节 辨心病证候 111

一、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 111

二、心气虚证、心阳虚证与心阳虚脱证 112

三、心火亢盛证 112

四、心脉痹阻证 113

五、痰蒙心神证和痰火扰神证 113

六、瘀阻脑络证 114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114

一、肺气虚证 114

二、肺阴虚证 114

三、风寒犯肺证和风热犯肺证 115

四、燥邪犯肺证 115

五、肺热炽盛证和痰热壅肺证 116

六、寒痰阻肺证和饮停胸胁证 116

七、风水相搏证 116

第三节 辨脾病证候 117

一、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虚气陷证、脾不统血证 117

二、寒湿困脾证 118

三、湿热蕴脾证 118

第四节 辨肝病证候 118

一、肝血虚证和肝阴虚证 118

二、肝郁气滞证 119

三、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 119

四、肝风内动证 120

五、寒滞肝脉证 121

第五节 辨肾病证候 121

一、肾阳虚证和肾虚水泛证 121

二、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 121

三、肾气不固证 122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122

一、胃气虚与胃阳虚 122

二、胃阴虚证与胃热炽盛证的比较 123

三、寒饮停胃证 123

四、胃肠气滞证、寒滞胃肠证与食滞胃肠证 123

五、虫积肠道证 124

六、肠热腑实证 124

七、肠燥津亏证 124

八、肠道湿热证 124

九、膀胱湿热证 125

十、胆郁痰扰证 125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126

一、心肾不交证、肺肾阴虚证与肝肾阴虚证 126

二、心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 126

三、心脾气血两虚证与心肝血虚证 127

四、心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与肺肾气虚证 128

五、肝火犯肺证 128

六、肝胆湿热证 128

七、肝胃不和证与肝郁脾虚证 1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