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季松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2420243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生态修复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对申报人主持与台盟中央合作的水生态修复研究报告中的182字批示,也明确指出水资源利用与水资源治理“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开发利用方式又不甚合理”。本成果正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此外申报人主持制定并指导实施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第一批国家级生态修复规划。目前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成果正是以实例说明我们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目录

第一篇 生态与生态系统 1

一、生态系统概念的由来 1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3

(一)20世纪60年代《国际生物学计划》的工作 3

(二)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3

(三)20世纪90年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相结合 4

三、系统论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 5

(一)系统的定义 5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 6

(三)系统的类型 6

四、协同论是探索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规律的理论指导 7

五、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9

(一)什么是食物链 10

(二)什么是食物网 10

(三)食物网是如何构成的 11

(四)什么是食物链金字塔 12

六、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13

(一)自然生态系统动平衡的基本规律 14

(二)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 14

七、未知的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的客观规律 15

(一)9000年来地球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没有巨变 16

(二)人为改变自然生态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16

(三)未知自然生态系统也符合统计规律 16

(四)以作者考察澳大利亚的实例来说明生态系统的变化 17

八、水与大气是两个退化严重的核心子系统 18

(一)以水生物生态系统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构成 19

(二)控制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20

(三)作者对地球控温的简单估算和对北京雾霾的预警 25

九、“生态环境”一词的研究 28

(一)对“生态环境”一词定义的探讨 28

(二)与创意人黄秉维先生关于含义的讨论 29

第二篇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发展 31

一、人类是如何起源的 31

(一)为什么人类来自同一个发源地 32

(二)现代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33

(三)人类是如何走遍世界的 35

(四)现代人类为什么要走遍世界——去找太阳 37

二、为什么若干古文明灭亡,而中华文明延续 41

(一)埃及法老王国及其民族的消失 41

(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留存最久的、未曾中断的文明吗 44

三、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知识”和“信息” 45

(一)什么是科学 45

(二)什么是知识——关于知识的6个“W”和1个“Q” 47

(三)信息、知识和理论之间的关系 50

四、人类文明的发展 52

(一)农业文明 52

(二)工业文明 53

(三)从“工业非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55

(四)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比较 56

五、东西方文明的比较 60

(一)农业文明阶段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60

(二)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具体表现 61

(三)当前中西方文明的差异 63

(四)东西方文化的互补 64

六、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65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65

(二)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67

七、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68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内涵 68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经济理论创新 7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生态文明的新路 71

(四)生态文明的制度 73

第三篇 生态文明基本理念“可持续发展”源自生态知识的创新 76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引入 76

(一)人类发展理念的变化 76

(二)“增长的极限”阶段 77

(三)“可持续发展”阶段 78

(四)知识经济阶段 79

(五)循环经济阶段 80

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系统的命脉 82

(一)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方程 82

(二)从方程看“不可持续发展” 83

(三)从方程看“可持续发展” 83

三、自然生态系统是如何退化的 85

(一)什么是目前生态系统蜕变的主要原因 85

(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86

四、当代最大的危机是生态危机 87

(一)生态危机是当代的最大危机 88

(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91

五、百廿年以来我国生态系统受到的重大破坏及其修复 92

(一)东北地区 93

(二)华北地区、内蒙古、甘肃西部和陕北地区 93

(三)华中、华南、四川、重庆和云南、贵州地区 95

(四)西北和青藏地区 96

(五)滇池之殇 97

六、目前人类能建成自持的人工生态系统吗 101

(一)美国建造人工生态系统失败 102

(二)日本东京的准人工生态系统 103

七、现有“人工生态系统”的运行 104

(一)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的条件 105

(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波斯湾沿岸的“人工生态系统” 105

八、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的新循环经济学分析 106

第四篇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112

一、生态修复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中的地位 113

二、系统思维、科学修复生态的基本原理 116

(一)“纯人工生态系统不存在”原理 116

(二)生态退化不可逆原理 117

(三)生态系统再生原理 117

(四)生态承载力原理 117

(五)维系系统动平衡原理 117

(六)生态位原理 117

(七)食物链原理 118

(八)物种多样性原理 118

(九)耗散结构原理 118

(十)最小风险原理 119

三、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19

(一)什么是生态经济学 119

(二)生态经济学的由来 120

四、循环经济是使传统工业与自然和谐的最重要手段 121

五、新循环经济学创立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经济 124

六、资源系统工程管理新学科是循环经济的基础 127

(一)什么是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 128

(二)十大自然资源 129

(三)资源的若干特性 130

七、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33

(一)瓶装水、桶装水和净水器是最好的饮用水吗 133

(二)如何让我们吃上真正的绿色食品 135

八、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137

(一)创 新 138

(二)协 调 138

(三)绿 色 139

(四)开 放 140

(五)共 享 141

第五篇 科学修复生态的基本方法与价值取向 142

一、新型城镇化如何“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143

二、以历史上较好的次原生生态系统为修复标准 145

(一)生态系统属于钱学森先生提出的非平衡态复杂巨系统 146

(二)生态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方法与北京奥运会的实证 146

(三)生态史调研为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 148

三、举办我国第一个生态史展览,观众达15万人 149

四、以国际上自然条件近似的较好的同类生态系统为借鉴 153

五、如何划“生态红线” 156

六、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第二财富 159

七、如何做到开发资源与节约资源的平衡——生态承载力 162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原则 162

(二)资源开发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162

(三)地域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165

八、如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167

(一)建设“生态水库” 167

(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辅相成、同步提升 170

九、要研究、提倡、试行绿色GDP,落实绿色发展 171

(一)什么是绿色GDP 172

(二)目前国际绿色GDP概况及新循环经济学 172

(三)在我国建立绿色GDP统计的基本原则 173

(四)绿色GDP(GGDP)统计指标体系,落实绿色发展 175

十、如何建立生态修复建设的“终身追责制” 177

(一)造成不少生态修复规划问题严重的原因 177

(二)对所有责任人建立终身追责的体制 178

第六篇 我国生态修复与文明保护的20省实践 180

一、如何再造秀美山川 180

二、水资源与陆地植被的关系 182

三、《首都水资源规划》保证了北京的水平衡 184

(一)北京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形势 185

(二)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 187

(三)规划的制定工作 189

(四)《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内容 190

(五)规划实施取决于能力建设、责任制和管理体制创新 195

四、生态修复使黑河从沙尘暴源变成了旅游热点 196

(一)大漠往返八千里对规划的制定、修订和检查 197

(二)把12年前的沙尘暴源变成今天的旅游地 199

五、生态修复使塔里木河下游迁出的维吾尔族老人又搬回来了 199

(一)追溯沙漠绿洲的生态史 200

(二)输水前后生态基本情况的比较 200

(三)修复生态系统的效果 201

六、母亲河——黄河不断流关键在于留下了“生态水” 202

(一)黄河断流国际影响重大 202

(二)黄河断流的危害 203

(三)黄河断流的原因 203

(四)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204

七、闻名全国的生态修复——挽救扎龙湿地 205

(一)湿地的概念与我国东北的湿地 206

(二)以扎龙湿地为例说明湿地的作用 209

(三)扎龙湿地的问题如何解决 210

八、青草沙水库——让上海人民喝上好水 214

(一)上海供水水源态势 214

(二)关于建设青草沙水库的讨论 215

(三)青草沙水库方案实施的决定和意义 216

第七篇 世界生态系统与文明的百国实地考察 218

一、阿根廷的潘帕斯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草原生态系统 218

(一)潘帕斯草原概况 219

(二)潘帕斯草原的依托——拉普拉塔河网 221

(三)洛佩斯牧场庄园 222

二、乌克兰草原生态系统的变迁 223

(一)乌克兰草原生态简介 224

(二)乌克兰草原生态考察 224

三、沙漠也是生态系统吗 227

(一)走向鲁卜哈利大沙漠 227

(二)河谷王都变荒漠 229

(三)侯赖米拉绿洲实验站 231

四、极地的冰岛冻土生态系统 232

(一)全国都是自然保护区 232

(二)雷克雅未克的清洁能源 233

(三)有水就有生命——大间歇泉和朗格瀑布 234

(四)冰岛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天灾 236

五、古巴的海岛生态系统特殊在哪里——森林变蔗田 237

(一)古巴生态系统简介 237

(二)古巴生态系统的变迁——森林变蔗田 238

六、新西兰北岛的森林变成了牧场 239

(一)新西兰北岛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人工改造 240

(二)中国华北牧区北移的生态系统改造及其后果 242

(三)对大规模改造原生生态系统的认识 242

七、尽力保持了原生态的文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43

(一)文莱的红树林 243

(二)尤鲁·坦布荣国家森林公园 245

八、尼日利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变迁 248

(一)尼日尔河流域莽莽森林变漠野 249

(二)尼日利亚的原野 250

(三)西非热带雨林印象 252

九、实地考察美国西部开发“宜荒则荒”政策 252

(一)西部亚利桑那州荒漠生态系统考察 254

(二)新墨西哥州生态考察 257

后记——如何做一个生态文明时代的人 2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