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  上  第2版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  上  第2版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 上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宣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300187792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 上 第2版》目录
标签:宣扬 思想

导论:关于人的命运与西方文化奥秘的思想论战 1

第一节 当代法国思想的独创性 1

第二节 在世界大战中浴火重生 5

第三节 当代法国现象学运动 7

(一)3H的思想威力 7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余音 11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及其现象学基础 14

(四)不断超越“他者”的列维纳斯伦理现象学 20

(五)梅洛-庞蒂的身体生存现象学 24

(六)当代法国现象学运动的伟大意义 30

第四节 “三位怀疑大师”的思想启发 31

(一)马克思批判精神的阐扬 36

(二)从弗洛伊德到拉康和福柯的精神分析运动 51

(三)新尼采主义的诞生及其演变 53

第五节 人的自我否定:向人文主义挑战 57

(一)对于“人”的批判交响乐序曲 57

(二)对自然权利论和启蒙时代人性论的反叛 59

(三)对人的自由的重新探索 62

(四)人的主体性的虚设及其在理论视域中的消逝 64

(五)后现代关于“非人”的论述的新挑战 69

第六节 返回自然和日常生活本身 72

(一)日常生活的超越性 72

(二)批判传统本质论以提升日常生活的理论意义 75

(三)研究日常生活基本结构作为理论思想的基础 76

(四)日常生活的反思性 80

第七节 揭开语言及其论述的奥秘 82

(一)法国当代语言学转折的特点 83

(二)拔除西方语音中心主义的根源 93

(三)在生活世界中破解语音中心主义的迷思 100

(四)探索语言奥秘的典范转换 108

第八节 对于历史的解构 110

第九节 对“现代性”的批判 120

(一)现代性及其自我批判力量的形成 120

(二)作为现代性的内在批判力量的当代法国思想 125

(三)对现代社会三大主轴的解构 126

(四)对现代文化及技术的集中批判 132

第一章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140

前言 140

(一)结构主义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141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生平著作 144

第一节 以“性”和“食”两大主轴而建构的人类文化 148

(一)神话是从自然向文化过渡时期的人类故事 148

(二)文化基本结构来源于自然 151

(三)性交换基本结构最初体现在原始亲属关系的模式上 154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155

(一)亲属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社会关系 155

(二)亲属关系原子结构 156

(三)亲属血缘关系的社会和自然双重性 157

(四)衬托亲属关系的语词系统 158

(五)巩固亲属关系的态度系统 159

(六)乱伦禁忌的决定性意义 160

第三节 神话的结构是人类心灵运作模式的表现形式 161

(一)神话研究在结构主义人类学中的关键地位 161

(二)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的基本结构 162

(三)神话结构的变换性和同一性 165

(四)神话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166

第四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符号论与象征论 168

(一)语言结构分析的重要意义 168

(二)语言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关系 171

(三)语言结构的二元对立象征性模式 171

(四)四大类型的文化基本结构 173

(五)隐喻和换喻的二元对立象征性结构 174

(六)神话思维的象征性结构 176

(七)人类象征性思维模式的同一性和灵活性 178

第二章 拉康后弗洛伊德主义 180

前言:拉康在法国当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地位 180

第一节 对弗洛伊德的超越 189

第二节 通过“他者”对潜意识进行语言解构 191

第三节 在虚无中无限追求和超越自己的欲望 196

第四节 在语言的潜意识意向中探讨主体 204

第五节 在“俄狄浦斯情结”之外探讨主体 208

第六节 现实、象征与想象之间的三重结构 215

第七节 简单的结论 219

第三章 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论 221

第一节 罗兰·巴特符号论的后结构主义性质 221

第二节 以“零度书写”彰显作家的社会职责 225

第三节 在文学评论中探讨语言符号的奥秘 233

第四节 对于流行文化的符号论研究 236

第五节 巴特符号论的后现代意义 242

第四章 福柯的新尼采主义 248

第一节 叛逆细胞充满全身的“异数” 248

第二节 研究主题及作品概述 253

第三节 作为事件的“论述” 258

第四节 知识考古学的基本意义 262

第五节 权力系谱学 267

第六节 权力的普遍性与策略性 272

(一)在力的紧张关系中运作的权力 272

(二)权力运作的不同模式 275

(三)权力系谱学的基本策略 281

第七节 监狱是当代社会的典型缩影 282

第八节 自身的技术与规训策略 287

(一)自身的技术与主体的建构 287

(二)自身的技术的不同模式 290

(三)对于身体和性的规训 291

第九节 自身的历史本体论与生存美学 295

第五章 德里达反语音中心的解构论 305

第一节 海神普罗德斯式的人物 305

第二节 改造并超越海德格尔的“解构” 316

第三节 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324

第四节 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判 329

第五节 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批判 340

第六节 在书写“延异”中“解构” 346

第七节 差异化运动的可能性倾向 351

第八节 超语言的符号游戏 355

第九节 在差异化中实现模糊化 359

第十节 解构主义文学评论的兴起 360

第十一节 德里达与克里斯蒂娃的对话 370

第十二节 从反语言到反艺术 376

第六章 利奥塔的后现代论述 381

第一节 利奥塔的思想历程 381

第二节 颠覆传统时空观 385

第三节 关于后现代状况的分析 391

第四节 对于传统知识“大叙述”的批判 399

第五节 后现代资讯及文化的媒体化 403

第六节 私人生活领域的资讯化和透明化 409

第七节 摄影取代绘画如同新闻取代文学 411

第七章 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批判理论 417

第一节 紧跟时代步伐的社会思想家 417

第二节 作为理论视野的日常生活 423

第三节 西方消费社会结构的转化 432

第四节 消费的语言论述化 441

第五节 从模拟文化向拟像文化的转化 450

(一)拟像游戏的普遍化 456

(二)在极端化中冒险的消费文化 458

第六节 身体与性在当代拟像文化中的地位 460

(一)身体取代心灵的崇高地位 461

(二)身体的意识形态功能 463

(三)阳具中心主义的消费文化 465

第七节 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批判 466

第八章 布尔迪厄的结构动力学 471

第一节 历练社会文化剧变的思想家 474

第二节 将社会学当成“战场”的社会学家 481

第三节 当代社会的文化特权再生产 489

第四节 生存心态 501

(一)生存心态的基本含义 501

(二)生存心态的时空结构 504

(三)作为分类和区分化原则的生存心态 506

(四)生存心态与文化的相互转换 508

(五)作为生活风格和美学品味的生存心态 510

第五节 场域的紧张性及其结构动力学 513

(一)社会场域是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性及其象征性的产物 513

(二)社会场域同资本之间的复杂函数关系 516

(三)场域的运作走向与资本斗争中的策略 519

(四)国家政权场域的特殊运作逻辑 524

(五)场域的相对性、相关性及其阅读的反思性 529

第六节 语言交换市场及象征性暴力的运作逻辑 534

(一)社会就是语言交换市场 534

(二)语言交换市场的基本策略及其象征性暴力效果 536

第九章 利科的反思诠释学 540

第一节 意志的现象学 544

第二节 反思的行动诠释学 554

(一)诠释学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及现象学的关系 555

(二)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改造 557

(三)精神分析学与诠释学的结合 559

(四)在论述及隐喻的多重关系中诠释意义 561

(五)从文本到行动 569

第三节 时间、记述与自身的同一性 571

第四节 政治是特殊的合理性与特殊的恶的结合 591

(一)对于政治的一贯关怀 591

(二)从政治与经济和伦理的关系探讨政治的性质 593

(三)对于阿伦特政治哲学的肯定 596

(四)对于埃里克·维尔政治哲学的继承 600

(五)对政治的恶的揭露和分析 604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606

第十章 德勒兹的混沌哲学 616

第一节 在混沌世界中战斗一生 616

第二节 混沌世界的皱褶结构 623

第三节 哲学的天真无邪性 629

第四节 关于存在和自然的哲学问题 633

第五节 “反俄狄浦斯”与“欲望机器” 637

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的新篇章 642

第一节 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的历史传承和新出发点 642

(一)符号论的女性主义思想 646

(二)解构主义对逻辑中心主义和阳具中心主义的批判 650

(三)解构主义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体系的批判 653

第二节 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及其影响 664

第三节 伊里加雷 666

第四节 克里斯蒂娃 674

第十二章 阿兰·图雷纳的社会运动理论 678

第一节 当代社会运动的探索者 678

第二节 当代社会运动与现代性 681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信息程序化社会与社会运动 684

(一)“行动者”的复返及其积极社会意义 685

(二)“历史性”的基本含义 688

(三)社会运动的性质及其矛盾性 689

第四节 各种力量在社会运动中的不同角色 691

(一)知识分子在社会运动中的角色 691

(二)国家权力与社会运动的关系 692

(三)媒体的角色与功能 694

参考文献 696

人名和重要概念索引 7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