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微生物及其应用
微生物及其应用

微生物及其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春娥,别运清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5239174
  • 页数:2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各种微生物的习性特征,生活特点以及它们在各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及其应用》目录

绪言 1

一、人类早期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 1

二、人类对微生物的进一步认识和利用 2

三、微生物科学与应用前景 3

第一单元 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 8

第一章 显微镜与显微技术 8

第一节 显微镜的主要种类与使用 8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8

二、相差显微镜 11

三、荧光显微镜 13

第二节 光学显微观察样品制备技术 13

一、活体观察样品制备技术 14

二、染色观察样品制备技术 14

第二章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16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 16

一、酵母菌 16

二、霉菌 19

第二节 原核微生物 24

一、细菌 24

二、放线菌 36

三、其他原核微生物 39

第二单元 微生物分布与生长控制技术 44

第三章 微生物分布与无菌操作技术 44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44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 44

二、土壤中的微生物 45

三、水中微生物 46

四、正常人体中的微生物 46

五、微生物分布测定技术 47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49

一、物理因素的影响 49

二、化学因素的影响 52

三、生物因素的影响 54

第三节 微生物应用中的无菌操作技术 55

一、技术安全常识 55

二、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技术 56

三、消毒灭菌基本技术 58

第四章 微生物人工培养技术 64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64

一、营养物质 64

二、营养类型与方式 67

三、培养基的配制 69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与代谢调节 72

一、微生物酶 72

二、微生物代谢 73

三、微生物代谢调节 76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80

一、生长繁殖条件 80

二、生长繁殖规律 82

三、微生物生长特征 87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与生长测定技术 89

一、培养方法 89

二、培养基制备技术 90

三、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 91

四、微生物生长测定技术 94

第三单元 微生物应用与检测技术 104

第五章 微生物遗传育种技术 104

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104

一、遗传物质 104

二、基因突变 106

第二节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107

一、自然选育 107

二、诱变育种 108

三、代谢调控育种 109

四、杂交育种 109

五、基因工程育种 111

第三节 菌种保藏技术 112

一、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112

二、菌种复壮操作技术 113

三、菌种的保藏 114

四、菌种保藏操作技术 116

第六章 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119

第一节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 119

一、初级代谢 119

二、次级代谢 119

三、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的关系 120

第二节 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120

一、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120

二、在药品与保健品中的应用 127

第三节 微生物产品测定技术 130

一、酒精发酵技术 130

二、糖化酶测定技术 131

三、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操作技术 134

四、抗生素效价测定技术 139

第七章 免疫及其技术应用 145

第一节 传染 145

一、微生物的入侵 145

二、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 146

第二节 免疫 147

一、非特异性免疫 148

二、特异性免疫 149

第三节 变态反应 155

一、Ⅰ型变态反应 155

二、Ⅱ型变态反应 156

三、Ⅲ型变态反应 156

四、Ⅳ型变态反应 156

第四节 免疫技术应用 157

一、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157

二、免疫检测技术 159

第八章 微生物在农业与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166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66

一、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 166

二、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167

三、在硫素循环中的作用 169

四、在磷素循环中的作用 170

五、微生物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170

第二节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71

一、微生物肥料 172

二、微生物农药 175

第三节 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180

一、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181

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182

第九章 微生物污染与检测技术 185

第一节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 185

一、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185

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87

三、食源性感染 189

四、食品保藏技术 189

第二节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190

一、药物中微生物的来源 190

二、药物被微生物损害的判定 190

第三节 微生物污染检测技术 191

一、细菌总数的测定 191

二、大肠菌群的检测 192

三、常见致病菌的检验 195

附录一 常用培养基配方 200

一、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常用培养基 200

二、水(或食品)的细菌学检查培养基 202

三、微生物生化鉴定常用培养基 202

四、Ames实验用培养基 203

五、筛选营养缺陷型实验用培养基 204

六、抗生素效价测定用培养基 204

附录二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205

一、吕氏(Loeffler)碱性美蓝染液 205

二、齐氏(Ziehl)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205

三、革兰氏(Gram)染色液 205

四、芽孢染色液 205

五、荚膜染色液 206

六、鞭毛染色液 206

七、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207

附录三 常用试剂、指示剂和缓冲液等的配制 208

一、指示剂 208

二、实验用试剂 209

三、实验用溶液与缓冲液 210

参考文献 212

微生物彩色图谱 215

一、真菌 215

二、原核微生物 216

三、病毒 223

四、遗传育种 2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