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霍福广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2353614
  • 页数:197 页
图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哲学思想的科学总结和创新,是整个人类哲学思想的积淀和升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学习一种具有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书正是居于此,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导意义,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包括的内容具体为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给我们的启迪,从世界的物质性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智慧、幸福的方法论、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人类社会运动的自然过程、透视社会结构等等。本书可作本科、专科大学生公共基础课教材以及面向社会的学习、培训参考用书。
上一篇:成功之路下一篇:美德的起源与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智慧——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1

第一节 哲学的性质 1

一、哲学的非实用性和非功利性 1

二、哲学的智慧性 4

第二节 哲学的功能 8

一、反思功能 8

二、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指导人类实践 10

三、为人们提供思维方法并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 15

第二章 人类智慧巡礼——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发展 19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19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20

二、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23

第二节 哲学的历史发展 23

一、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24

二、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25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27

第三章 “千年思想家”留给我们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价值 36

第一节 当代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肯定 36

一、德里达的“忠告” 36

二、詹姆逊的“辩护” 37

三、哈贝马斯的“辩证分析” 37

四、吉登斯的“看重” 3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 3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作用决定其影响力 38

二、从“千年思想家”评选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力 40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41

第四章 用智慧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给我们的启迪 4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45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举要 45

二、邓小平哲学思想概述 4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其他哲学思想 5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 55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 55

二、“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 56

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结果 57

第五章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世界的物质性理解最伟大的智慧 63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6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63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64

第二节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8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68

二、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68

三、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表述 69

四、实事求是与创新 70

第六章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论 80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80

一、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81

二、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83

三、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86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结构与体系 104

一、质变和量变的对立统一 105

二、肯定和否定的矛盾运动 107

三、五对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08

四、辩证的思维方法 114

第七章 真正的“智慧”来自实践——如何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 133

第一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33

一、关于实践定义的重新思考 133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36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38

一、从实践到认识 138

二、从认识到实践 139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141

一、真理与客观真理 141

二、真理与价值 143

第八章 马克思最富有智慧的伟大发现——人类社会运动是一个自然过程 150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150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历程 150

二、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151

第二节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153

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53

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54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54

第九章 “神秘”的社会并不神秘——用智慧金眼透视社会结构 160

第一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160

一、经济基础中的经济范畴 161

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162

第二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163

一、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163

二、政治结构的具体内容 164

第三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165

一、文化的实质是精神 166

二、文化与文明 166

第十章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群众的智慧 171

第一节 社会基本规律 171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71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72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74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75

一、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构成要素 175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作用机制 176

第三节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77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 177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178

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决定力量 178

四、对英雄史观的批判 178

五、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79

第十一章 智能化生产力的“魔力”——人类智慧的结晶 183

第一节 智能化生产力 183

一、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183

二、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 184

三、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 184

第二节 智能化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184

一、理论创新:智能化生产力产生的是以劳动者为首的社会 185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化 185

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 185

四、产品分配关系的合理化 186

五、其他社会关系的变化 186

第三节 智能化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 186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187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187

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188

四、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证 190

参考文献 196

后记 19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