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晓东著
  • 出 版 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4733575
  • 页数:1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社会治理理论”,“参与式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彭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实践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彭州市构建“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民心通工程,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化解基层社会多元化矛盾的创新。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运行机制,从做法措施到具体案例,多视觉,系统性研究了彭州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目录

第1章 国内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理论价值 2

1.1.2 现实意义 2

1.2 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 3

1.2.1 社会治理理论 3

1.2.2 协同治理理论 6

1.2.3 参与式管理理论 10

1.3 国内基层社会治理主要模式 12

1.3.1 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整体性创新——肃宁模式 12

1.3.2 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沈阳模式 18

1.3.3 健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南通大调解机制 21

1.4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 26

第2章 彭州市构建“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28

2.1 彭州市构建“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背景及内涵 28

2.1.1 “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背景 28

2.1.2 “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内涵 29

2.2 彭州市“131N”新型村级治理制度设计 31

2.2.1 “131N”新型村级治理组织体系 31

2.2.2 “131N”新型村级治理村民议事会制度 34

2.2.3 “131N”新型村级治理的村民议事日制度 36

2.2.4 “131N”新型村级治理的民主选举制度 39

2.2.5 “131N”新型村级治理的民主决策制度 40

2.3 彭州市“131N”新型村级治理运行机制 41

2.3.1 推行“124”工作法,建立新型干群关系 41

2.3.2 实施“万千百十”工程,促使议事会高效运行 42

2.3.3 形成组织间相互约束,达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43

2.3.4 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4

2.4 彭州市“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实践——以天彭镇隆兴社区为例 45

2.4.1 隆兴社区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状态 45

2.4.2 隆兴社区“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组织架构及基本思路 45

2.4.3 隆兴社区“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实践 48

2.4.4 隆兴社区“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关键要素分析 53

2.5 彭州市“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成效与创新 54

2.5.1 “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基本经验 54

2.5.2 彭州市“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成效 56

2.5.3 彭州市“131N”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创新 58

第3章 彭州市构建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 62

3.1 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内涵和目标 62

3.1.1 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内涵 62

3.1.2 彭州市构建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目标 63

3.2 彭州市基层社会协商对话的制度建设 64

3.2.1 社会协商对话会工作职责制度 64

3.2.2 社会协商议事会成员职责制度 65

3.2.3 社会协商议事会成员管理制度 65

3.2.4 社会协商对话会双评工作制度 66

3.3 彭州市基层社会协商对话的运行机制 66

3.3.1 社会协商三级组织架构 66

3.3.2 社会协商会成员的产生 67

3.3.3 社会协商议题征集与审查阶段 68

3.3.4 社会协商定期协商和票决阶段 69

3.3.5 社会协商利益协调机制 70

3.3.6 社会协商信息交流机制 70

3.3.7 社会协商项目的成果运用机制 71

3.3.8 社会协商项目的考核评价机制 71

3.3.9 社会协商对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提升 72

3.4 彭州市构建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实践探索——以隆丰镇九龙村为例 73

3.4.1 隆丰镇九龙村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状态 73

3.4.2 隆丰镇九龙村社会协商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步骤 73

3.4.3 隆丰镇九龙村创建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实践分析 74

3.4.4 隆丰镇九龙村社会协商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 78

3.5 彭州市构建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创新与成效 79

3.5.1 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创新 79

3.5.2 基层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成效 80

第4章 彭州市构建民心通工程基层治理机制 83

4.1 民心通工程的内涵和目标 83

4.1.1 民心通的内涵 83

4.1.2 彭州市实施民心通工程治理机制的目标 84

4.2 彭州市民心通工程的制度建设 84

4.2.1 民心通领导成员联席会议制度 85

4.2.2 民心通运行流程规范及绩效考核制度 85

4.2.3 民心通银行对账单监管制度 86

4.2.4 民心通社会监督介入制度 86

4.3 彭州市民心通工程的五大工作平台 87

4.3.1 民心通工作平台 87

4.3.2 民心通监控平台 88

4.3.3 民心通公开平台 89

4.3.4 民心通廉教平台 89

4.3.5 民心通服务平台 90

4.3.6 民心通工程对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提升 90

4.4 彭州市民心通工程治理机制的实践探索——以隆丰镇双埝社区为例 91

4.4.1 隆丰镇双埝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状态 91

4.4.2 隆丰镇双埝社区民心通治理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步骤 91

4.4.3 隆丰镇双埝社区民心通工程治理机制的实践分析 93

4.4.4 隆丰镇双埝社区民心通工程治理机制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 95

4.5 彭州市民心通工程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与成效 96

4.5.1 民心通工程的创新 96

4.5.2 民心通工程的成效 98

第5章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区治理实践 100

5.1 社区治理的含义与功能 101

5.1.1 社区治理的含义 101

5.1.2 基层社区治理的功能 102

5.2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制度设计 103

5.2.1 建设基层社区民主选举制度 104

5.2.2 完善基层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104

5.2.3 创新基层社区民主监督制度 106

5.2.4 建立基层社区三大调解联动机制 109

5.3 彭州市基层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 110

5.3.1 基层社区治理的组织架构 111

5.3.2 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 112

5.3.3 政府主导地位的实现 113

5.3.4 公检法司协同职能的体现 114

5.3.5 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 114

5.3.6 社会组织作用的补充 115

5.3.7 公民参与基层社区治理 116

5.4 彭州市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以银定新区为例 116

5.4.1 银定新区的基本概况 117

5.4.2 银定新区对基层社区治理制度的实践 118

5.4.3 银定新区基层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果 119

5.5 彭州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与成效 130

5.5.1 彭州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成效 130

5.5.2 彭州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 134

第6章 彭州市化解基层社会多元矛盾的实践 139

6.1 基层社会、基层社会矛盾的内涵 139

6.1.1 基层社会的内涵 139

6.1.2 基层社会矛盾的内涵 140

6.2 彭州市基层社会矛盾的主要类型 140

6.2.1 石化基地周边社会稳定矛盾 140

6.2.2 灾后重建遗留矛盾 140

6.2.3 农村土地征用矛盾 141

6.2.4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遗留矛盾 141

6.2.5 环境保护问题 141

6.2.6 房产、物管纠纷矛盾 141

6.3 彭州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原则 142

6.3.1 注重研判,工作预案抓“细” 142

6.3.2 明确责任,矛盾化解抓“快” 142

6.3.3 整合力量,人员稳控抓“牢” 143

6.4 彭州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制度建设 144

6.4.1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应急预案 145

6.4.2 健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制度 146

6.4.3 建立化解基层矛盾的机制 152

6.4.4 贯彻落实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法制 155

6.5 彭州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实践——以汉彭入城段道路改造工程为例 157

6.5.1 汉彭入城段道路改造工程的概况 157

6.5.2 “汉彭路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157

6.5.3 “汉彭路改造工程”拆迁安置工作的具体措施 158

6.6 彭州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成效与创新 164

6.6.1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群众诉求收集、矛盾化解的平台 164

6.6.2 多渠道、多形式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165

6.6.3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新理念 167

6.6.4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新方式 168

参考文献 171

后记 1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