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四重证据法研究
四重证据法研究

四重证据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骊,叶舒宪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309138986
  • 页数:3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突出论述文学人类学一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作为文学人类学者自我超越的新方法论尝试,四重证据法在多年研究实践中取得进展。四重证据法的界定是:“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包括王国维当年研究的甲骨文、金文和后来出土的大批竹简帛书。三重证据指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等。四重证据则专指考古发掘的或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综合利用多学科资料的优势是,用文化文本的概念来统合四重证据。第一、二重证据为文字文本,第三重证据主要是口传文本和活态文化传承,第四重证据则是非文字非语言材料构成的文化文本。四重证据的结合,构成“物象-语言-文字”这样整体性的人类生活世界,搭建起从语言学到现象学的认知桥梁。书中的五个案例,从鸮神到熊图腾(黄帝有熊氏),以及汉代器物上表现的天熊神话观。用新出土的石家河文化双人首蛇身珥蛇形玉玦的图像,解读《山海经》的珥蛇神话之谜。这表明四重证据法能够有效面对新材料,逐步展开立体释古的文化文本重建工作,给人文研究传统带来推陈出新的实际效用。
《四重证据法研究》目录

上编 理论篇 5

第一章 四重证据法的学术沿革 5

第一节 证据溯源 5

第二节 从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 11

第三节 四重证据法的早期探索 19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的当代演变 24

第二章 第四重证据的学理研究 37

第一节 考古学证据:物质文化的实证与直观 37

第二节 图像证史的视觉说服力 46

第三章 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 59

第一节 “从史料出发”到“问答逻辑” 59

第二节 证据间性与立体释古 65

第三节 在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之间 72

第四节 重建大传统 重讲中国故事 84

下编 实践篇 92

第四章 从比较图像学看猫头鹰的文化象征 92

第一节 “图像人类学”或“比较图像学”的方法 92

第二节 视觉符号对猫头鹰的文化建构 94

第三节 语言符号对猫头鹰的文化建构 98

第四节 《鵩鸟赋》的文化误读 99

第五节 猫头鹰的比较神话学解读 101

第六节 从三重证据到四重证据:文化解读的方法论意义 108

第五章 一论证据间性:西汉窦氏墓玉组佩 112

第一节 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 112

第二节 以证据间性考证西汉窦氏墓玉组佩 116

第三节 证据间性的推理范式 127

第六章 再论证据间性:巢湖汉墓玉环与楚族熊图腾 129

第一节 天熊再现的罕见玉器 129

第二节 天熊:汉代神话图像中保留的楚族图腾 137

第三节 从证据间性看天熊:从玉环玉璧到铜牌铜仪仗顶 145

第七章 三论证据间性:汉代的天熊神话再钩沉 152

第一节 镇原县出土的汉代鸮与熊 152

第二节 清水县出土的天熊博山炉 161

第八章 证据链与大传统:《山海经》珥蛇之谜解读 175

第一节 新发现的史前玉蛇耳坠与蛇形玉玦 175

第二节 关于石家河出土玉器的命名 179

第三节 双人首连体蛇身并珥蛇形玉玦 181

第四节 龙蛇神话的史前原型与功能 196

第五节 《山海经》“珥蛇”神话解 198

第六节 青与黄:《山海经》珥蛇与出土玉玦之色 202

第七节 四重证据的证据链与大传统新知识观 203

第九章 “虹”文化意象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208

第一节 突破“蝃蝀在东,莫之敢指”的文字遮蔽 208

第二节 甲骨文“?”符号的神话意象再释读 212

第三节 重拾多民族失落的“虹”记忆 216

第四节 “虹”的原型再现—玉璜叙事 219

第十章 四重证据法论中国医学文化与“熊崇拜” 225

第一节 经典文献中的“有熊氏” 225

第二节 楚地材料中的熊与帝王 228

第三节 “熊经鸟伸”与拟熊仪式 230

第四节 出土文物中的“圣熊” 232

第十一章 四重证据法解析东汉政治与星占 237

第一节 从传世文献看“汉重日食” 237

第二节 出土文献中的汉代日占 242

第三节 日食与东汉禳灾之礼 247

第四节 星占与灾祥观念 250

第十二章 四重证据法探源玉文化 257

第一节 三星堆、金沙玉源初探 257

第二节 四重证据法考证雁门玉路 270

第十三章 总结与展望 293

参考文献 293

编写说明 30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