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戏曲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扬主编;董清江副主编;焦作市文化局编
- 出 版 社:焦作市文化局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293 页
综述 1
综述 1
图表 9
大事年表 9
历代大事(隋末——清末) 9
中华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 11
新中国建国后时期(1949年——1988年) 13
剧种表 21
焦作市戏曲剧种分布图 22
志略 23
第一章 剧种 23
第一节 怀梆(怀剧) 23
第二节 土二黄(京剧) 26
第三节 花鼓戏 27
第四节 豫剧 28
第五节 曲剧 29
第六节 怀越调 30
第七节 二夹弦 31
第二章 剧目 32
第一节 剧目选例 33
秦二赶秦三 33
桃花庵 33
反西唐 33
困河东 33
困铜台 34
盗金砖 34
张春醉酒 34
地塘板 34
对绣鞋 35
贾秀英闹书馆 35
捣灶 35
二度梅 35
王春娥做梦 36
双孝廉 36
张良卖布 36
豁子休妻 36
五鼠闹东京 36
访良乡 36
王文玉投亲 37
朱砂痣 37
老少换 37
百花台 37
鳞骨床 38
麒麟烛 38
狸猫换太子 38
反西京 39
汉宫血泪 39
洛阳令 39
女儿国 40
雷公子投亲 40
古槐奇案 40
把一切献给党 41
焦裕禄 41
百将渡 41
黄河儿女 41
钟声 42
母女行 42
依依桃叶情 43
第二节 传统剧目及新编古代剧目 43
第三节 现代剧目 48
第四节 创作剧目 50
第三章 音乐 59
第一节 怀梆(怀剧) 60
一、声腔 板式 60
二、曲牌 锣鼓经 79
三、乐队 乐器 80
第二节 花鼓戏 82
第三节 豫剧 94
第四节 曲剧 106
第五节 “安庆戏”与黄戏(京剧) 112
第四章 表演 118
第一节 角色行当 118
一、怀梆 118
二、豫剧 119
三、曲剧 119
第二节 基本功 120
一、唱功 120
二、手法 120
三、眼法 120
四、步法 120
五、水袖功 120
六、扇子功 121
七、毯子功 121
八、把子功 121
九、档子 122
十、起霸 122
十一、走边 122
十二、趟马 122
第三节 特技表演 123
一、宝剑自动出鞘入鞘 123
二、口吐烟雾 123
三、飞叉 123
四、吊小辫 123
五、睡好汉床 123
六、刀立棒头 123
七、变脸色 123
八、顶灯 123
九、走钢丝 124
十、盘椅 124
十一、喷火、要獠牙 124
十二、要小辫 124
十三、倒踢靴 124
十四、要蛤蟆 124
第四节 表演选例 125
第五节 导演制的建立 127
第五章 舞台美术 129
第一节 概况 129
第二节 服装 130
一、服装佩带 131
二、盔冠巾帽 131
三、靴鞋跷袜 132
四、特型服装 132
第三节 化妆 132
一、面部化妆用品 133
二、面部化妆造型 133
第四节 发式 头饰 髯口 135
一、发式 135
二、头饰 135
三、髯口 135
第四节 道具 136
一、桌椅幔帐 136
二、战争格斗武器 136
三、仙佛鬼怪械具 136
四、帝后官员出行用具 137
五、宫殿公堂用具 137
六、生活及家庭用具 137
七、各类旗帜 137
八、彩头道具 137
九、现代戏道具 137
第五节 装置 布景 138
一、草台装置 138
二、戏楼与剧场装置 138
三、布景 138
第六节 灯光 效果 扩音 139
第六章 机构 140
第一节 班社的形式与分工 140
第二节 班社 剧团 141
一、新中国建国前班社 141
武陟县同乐班 141
沁阳县普庆会 142
孟县大马沟同乐会 142
武陟县乔庙怀梆班 142
武陟县马罗二黄班 143
博爱县同乐班 143
博爱县马玉芝怀梆班 143
武陟县头班戏 143
武陟县庆余社 143
沁阳县李长顺戏班 144
温县同乐会 144
沁阳县义乐社 144
武陟县任世俭戏班 144
武陟县李松山戏班 145
温县稳当戏班 145
温县易俗社 145
武陟县陈占魁二黄班 145
济源县新华剧社 145
沁阳县关庄大众剧团 146
沁阳县李端章戏班 146
修武县同乐会 146
温县北冷怀梆班 146
温县农民剧团 146
济源县大众剧团 146
二、解放战争时期文工团 147
太行四分区修武县文工团 147
驻焦作文工团与宣传队 147
沁河文工团 148
三、新中国建园后专业剧团 149
新华京剧团 149
济源县中州豫剧学社 149
武陟县人民京剧团 149
修武县新声京剧团 150
孟县曲剧团 150
博爱县豫剧团 150
焦作市豫剧团 151
武陟县豫剧团 154
孟县豫剧团 154
沁阳县豫剧团 155
博爱县京剧团 155
修武县豫剧团 156
沁阳县怀剧团 156
沁阳县民艺京剧团 157
温县学生文艺宣传队 158
济源县豫剧团 158
修武县怀剧团 159
沁阳县戏剧人民公社 159
温县豫剧团 160
焦作市京剧团 160
焦作煤矿文工团 161
温县文艺轻骑队 162
四、半职业剧团 162
修武县大东村剧团 162
修武县朱营村剧团 162
武陟县宁郭怀梆剧团 162
修武县待王京剧团 163
武陟县黄庄越调剧团 163
温县黎明京剧社 163
博爱县和平京剧团 163
武陟县大封村良种场豫剧团 163
孟县缑村剧团 164
修武县李万二夹弦剧团 164
沁阳县柏香豫剧团 164
博爱县清化曲剧团 164
博爱县阳庙豫剧团 165
武陟县宋庄怀梆剧团 165
焦作市郊区豫剧团 165
济源县南水屯曲剧团 165
济源县下冶青年曲剧团 165
五、业余剧团 165
博爱县寨卜昌京剧团 165
沁阳县魏村士二黄剧团 166
武陟县磨庄剧团 166
博爱县八街怀梆剧团 166
博爱县七方二夹弦剧团 167
武陟县岳马蓬剧团 167
武陟县韩原村剧团 167
博爱县下期城越调剧团 168
济源县留庄抗日文工团 168
博爱县二街曲剧团 168
济源县大里河集贤剧团 169
济源县刘沟俱乐部 169
沁阳县邗邰村二夹弦剧团 169
沁阳县尚香怀梆剧团 169
孟县苏庄曲剧团 169
武陟县方陵村剧团 170
武陟县贾作怀梆剧团 170
温县赵堡剧团 170
博爱县唐庄豫剧团 171
焦作各煤矿业余剧团 171
沁阳县东王召越调剧团 172
温县东口曲剧团 172
沁阳县针织厂剧团 172
济源煤矿业余文工团 172
修武县粮机厂宣传队 172
第三节 科(窝)班戏校 173
西阳村怀梆班 173
济源县山口村花鼓戏班 173
博爱县机房二黄班 173
沁阳县小红戏班 173
济源县连地村越调戏班 173
济源县勋掌村怀梆班 174
博爱县坞庄花鼓戏班 174
济源县三教村怀梆班 174
博爱县南关怀梆班 174
博爱县许良二黄班 174
济源县东马头曲剧班 174
沁阳县苗头、怀印戏班 174
济源县武山村曲剧班 175
济源县豫剧学生队 175
孟县戏曲学校 175
焦作市艺术学校 175
温县戏曲学校 176
修武县常村戏曲学校 177
温县戏曲短训班 177
沁阳县京剧学习班 177
济源县戏曲学校 177
焦作市戏曲学校 178
博爱县戏曲学校 179
修武县陈村戏曲学校 179
武陟县戏曲学校 179
沁阳县怀梆戏曲学校 180
沁阳县紫陵青年豫剧学校 180
焦作市小百花戏曲学校 180
武陟县詹西戏曲学校 181
温县武德镇戏曲学校 181
沁阳县城关镇戏曲学校 181
武陟县苗小段戏曲学校 181
第四节 票社 协会 182
博爱县逍遥会 182
焦作中原公司醒民社 182
济源县宾雅社 183
焦作市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 183
博爱县京剧爱好者协会 183
修武县京剧爱好者协会 184
沁阳县京剧爱好者协会 184
焦作市京剧爱好者协会 184
第五节 剧目创作组 184
博爱县剧目创作组 184
孟县剧目组 185
沁阳县剧目工作组 185
武陟县剧目创作组 186
焦作市剧目创作机构 186
修武县剧目创作组 187
济源县剧目组 187
第六节 作坊 工厂 书局 187
武陟县郭运兴绣花庄 187
博爱县作坊及石印馆 187
孟县聚文书局 188
沁阳县戏衣作坊 188
焦作市电影电视机械化灯具厂 188
第七章 演出场所 189
第一节 戏楼 舞楼 190
孟县堤北头村显圣庙戏楼 190
博爱县苏寨玉皇庙舞楼 190
济源县下冶村普救寺戏楼 190
济源县南姚汤帝庙戏楼 190
济源县勋掌村泰山庙戏楼 190
济源县王屋乡上庙戏楼 191
武陟县寨上龙王庙戏楼 191
济源县长泉村关帝庙戏楼 191
济源县逢石村汤帝庙戏楼 191
焦作市寺河老君庙戏楼 191
温县慈胜寺戏楼 191
武陟县马村玉皇庙戏楼 191
济源县尚庄广生殿戏楼 192
修武县茶棚村同济庵戏楼 192
温县赵堡关帝庙戏楼 192
济源县南姚关帝庙戏楼 192
孟县马脊岭青牛观戏楼 192
济源县西湖村广生殿戏楼 192
济源县玉阳山灵都观戏楼 192
武陟县南贾村玉皇庙戏楼 193
焦作市土门掌山神庙戏楼 193
沁阳县沙滩园龙王庙戏楼 193
武陟县万花庄龙王庙戏楼 193
修武县斗水村关圣庙戏楼 193
博爱县许良镇朱氏祠堂戏楼 194
博爱县白马沟火神庙戏楼 194
沁阳县石柱村三官庙戏楼 194
修武县大东村天爷庙戏楼 194
修武县崔庄观音堂戏楼 194
沁阳县邗邰村王氏祠堂戏楼 194
孟县袁圪套上清宫戏楼 194
博爱县上庄刘氏祠堂戏楼 194
孟县堤北头村大庙戏楼 195
博爱县乔沟村天爷庙戏楼 195
博爱县南道村玉皇庙戏楼 195
济源县泽峪村风水戏楼 195
济源县东逯寨关帝庙戏楼 195
济源县山口村香岩寺戏楼 195
修武县黑岩村戏楼 195
沁阳县万善村汤帝庙戏楼 196
沁阳县张老湾菩萨庙戏楼 196
温县夏庄岳氏祠堂戏楼 196
焦作市桶张河老君庙戏楼 196
武陟县驾部九龙庙戏楼 196
焦作市河口村舞楼 196
武陟县西草亭二仙庙双戏楼 197
济源县南官庄双戏楼 197
济源县北寨戏楼 197
济源县毛田村戏楼 197
沁阳县煤窑庄戏楼 197
修武县小横河戏楼 197
修武县岭后村戏楼 197
附:焦作地区戏楼一览表 198
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前戏园、舞台 216
焦作振阳舞台 216
修武县衙门里戏棚 216
焦作范家戏园(大舞台) 216
修武县白衣寺戏棚 217
焦作中山公园舞台 217
博爱县中山俱乐部 217
焦作吕家戏园(新华影剧院) 218
焦作中原大戏院 218
博爱县中华戏园 218
第三节 新中国建国后剧场 219
温县人民剧场 219
焦作市大礼堂 219
孟县人民剧院 219
武陟县人民剧院 220
修武县大礼堂 220
焦作市人民影剧院 220
修武县人民戏院 221
焦作市中站影剧院 221
焦作剧院 221
焦作市东方红影剧院 222
焦作市马村影剧院 222
博爱县影剧院 223
修武县影剧院 223
济源县人民影剧院 223
沁阳县影剧院 223
焦作市艺新剧场 224
焦作市焦铝影剧院 224
第四节 乡镇影剧院 225
焦作市东王封影剧院 225
孟县冶墙影剧院 225
济源县邵原镇影剧院 225
焦作市光华影剧院 225
济源县下冶影剧院 225
济源县济北影剧院 225
焦作市李贵作剧院 226
沁阳县崇义乡露天影剧院 226
孟县孙村露天影剧场 226
第五节 焦作市剧院管理机构 227
第八章 演出习俗 228
第一节 习俗 228
一、演出类型 228
二、信仰与禁忌 232
三、演戏规俗 234
四、江湖义气 235
第二节 班规制度 236
一、行规十禁 236
二、十不准 236
三、分配制度 236
四、拜师 237
五、坐规 237
六、住规 237
七、餐规 237
八、打罚规 237
九、其它规章 237
第九章 戏曲文物 238
温县杂剧雕砖 238
焦作金代《散乐图》画像石 238
修武县金代《散乐图》石棺 239
沁阳县金墓杂剧雕砖 240
焦作元墓雕砖舞俑 240
济源县宋代木偶戏图瓷枕 241
博爱县宋代肉傀儡图铜镜 241
博爱县南道玉皇庙戏楼题壁 241
清乾隆年间刻本《缀白裘》 242
手抄本《蛟龙驹》 242
手抄京剧剧本 242
石印本《京戏大观》 243
石印本《双孝廉全本》 243
焦作矿区大舞台海报 243
武陟县南贾镇重修玉皇庙捐地碑 244
孟县长店村重修关帝庙戏楼碑 244
济源县南姚村重修庙宇山门戏楼碑 244
武陟县马营断青戏碑 245
修武县一斗水村关帝庙碑 245
博爱县玉皇庙重修舞楼碑记 246
第十章 轶闻传说 247
一、巧挽失误 247
二、“老丫环”点气灯 247
三、扳不烂毡帽 247
四、八斗豆买个引魂幡 247
五、“王莽”吃饭难 248
六、掌班吊孝 248
七、情急唱新词 248
八、戏迷父子 248
九、张振海重返艺坛 248
十、赛戏的悲剧 249
十一、老弦迷 249
十二、不辨真假 249
十三、随机应变 249
十四、一夜长了十五岁 250
十五、急中生智戏收场 250
十六、“避灾”出逃 250
十七、哑吧演员功夫真 250
十八、观众忘情 250
十九、孙悟空台上台下都是戏 251
二十、谢顺玉、范秀荣一心为剧团 251
二一、“杂面肉包”的来由 251
二二、对戏奇招 251
二三、不起坏作用 252
二四、极左路线造成的冤案 252
二五、《智取威虎山》夭折 252
二六、鸡蛋换戏票 252
二七、来源于盘上的怀梆与怀调 252
第十一章 谚语 口诀 行话 254
第一节 谚语 口诀 254
第二节 行话 256
第十二章 戏曲楹联 259
传记 263
李永泰 263
李紫恒 264
张挺献 264
马玉芝 264
荆道来 264
张巨安 265
张保顺 265
杨宝 265
赵成金 265
吉庆喜 266
苗发信 266
杜庆宝 266
乔庆云 266
刘春祥 267
王丙有 267
张树柱 267
赵增福 268
刘德文 268
吕水山 268
王玉川 269
辛兴泰 269
崔春华 269
王小楼 269
贾刚春 270
王文 270
谢顺玉 270
许慧珍 271
于有才 271
傅连成 272
张怀保 272
杨青春 272
刘玉珍 272
马普生 273
韩兰云 273
陈兰荣 274
李守令 274
田吉贵 274
李香英 274
附录 277
戏曲界省、市人民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录 277
全国及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名录 278
省级会演、参展获奖名录 281
戏曲史料文摘 285
武陟县人民文化馆关于农村业余剧团开展春节文艺活动上演节目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286
中共武陟县委宣传部关于严禁放送旧唱片的通知 287
沁阳在中国戏曲历史上的地位&马紫晨 287
焦作剧坛旧事&张本清 290
后记 292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方克立著 20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张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