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宗教学](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43/s6daf029.jpg)
第一章 引论 1
第二章 从比较宗教学看宗教的本质属性 11
第三章 从比较宗教学看宗教的共同属性——宗教的六大要素和四个基本观念 19
第四章 宗教的分类——自发宗教与人为宗教之比较 31
第五章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教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之比较 41
第六章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发展和移植之比较 50
第七章 佛、基、伊、儒、道教基本教义之比较 65
第八章 佛、基、伊、儒四教道德伦理之比较 76
第九章 汉民族与西方民族宗教信仰之比较 88
第十章 儒教与基督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之比较 100
参考书目 120
第一部分: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 127
一、宗教的本质 127
二、宗教的分期: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 132
三、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 134
四、宗教伦理道德 142
五、宗教与社会发展 145
一、什么是比较宗教学 155
第一章 比较宗教学 155
第二部分 其他参考资料 155
二、比较宗教学的产生、历史和现状 158
三、如何研究比较宗教学 181
四、比较宗教学研究的任务 189
第二、三章 从比较宗教学看宗教的本质属性和共同属性 191
一、宗教的本质属性 191
二、宗教是社会生活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195
三、宗教信仰的特征 212
四、宗教的基本命题 216
第四章 宗教的分类——自发宗教与人为宗教之比较 225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宗教学家对宗教的分类 225
二、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分类 229
三、成熟的人为宗教产生于中世纪的根源 239
四、自发宗教与人为宗教之比较 245
五、人为宗教的特点 249
六、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征 250
第五章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教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之比较 262
一、世界三大宗教产生之历史背景 262
二、佛教与印度思想的关系 266
三、奴隶社会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268
四、伊斯兰教的起源 275
五、儒教的形成 277
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形成之历史文化背景比较 286
第六章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展和移植之比较 293
一、佛教的发展和传播 293
二、基督教的发展和传播 321
三、伊斯兰教的发展和传播 326
一、宗教教义不是神的启示 342
第七章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教基本教义之比较 342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349
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367
四、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384
五、儒教的基本教义及其特点 396
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教义的比较 405
七、佛教与基督教之相似和一致之处 409
八、儒教与基督教教义之比较 413
一、中西方道德伦理之比较 419
第八章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教道德伦理之比较 419
二、佛教伦理道德 424
三、基督教伦理道德 428
四、伊斯兰教伦理道德 435
五、儒教伦理道德 446
六、叔本华、拉蒙特对宗教伦理的见解 446
第九章 汉民族与西方民族宗教信仰之比较 457
一、儒教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457
二、汉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是儒教占统治地位下的多神崇拜 465
三、我国除存在许多宗教外,还存在种类繁多的封建迷信 473
四、韦伯认为中国没有进行过宗教的合理化 479
五、汉民族宗教信仰的特殊性 481
第十章 基督教与儒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之比较 496
一、对宗教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要具体分析 496
二、早期基督教运动是一个新生的社会运动和思想运 498
动,包含着许多革命思想 498
三、基督教继承了希腊文化重视自然、重视理性和秩序的传统,内含着否认宗教神学发展自然科学的因素 507
四、儒教限制了新思想的萌芽,限制了中国的生产技术、科学发明 512
五、儒教与基督教对民族性格之影响 537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李玉红,陈晓玲,王芬著 2018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贺卫东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