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地震工作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地震工作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地震工作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中国地震管理科学研究委员会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349 页
图书介绍:
《地震工作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目录

目录 1

1、运用软科学促进地震事业的发展(代序) 方樟顺 1

2、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成立地震管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的讲话 3

3、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震管理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文学同志在地震管理科学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上的书面讲话 4

4、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管理科学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上的书面发言 顾功叙 5

5、关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管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筹备工作的报告 蒋克训 10

6、共商地震事业发展大计,研讨规划设想——研讨会综述 12

一、战略思考 15

1、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战略思想 顾功叙 15

2、2020年前我国地震大形势的初步研究 分析预报中心等 18

3、2000年前的地震形势和四化建设 马宗晋 25

4、对2000年我国地震工作的初步设想 蒋克训、葛治洲等 28

5、从现代物理、系统科学看中国大地震预报研究的战略思想 徐道一等 33

6、论地震工作的分区发展战略 杜振民、蒋克训 39

7、2000年前地震工作总体战略、总体目标设想 阎维彰 43

8、2000年地震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摘要) 秦保燕 46

9、地震预报战略之浅见(摘要) 陆国华 47

10、2000年地震预报战略决策的设想(摘要) 王继存 49

11、关于地震预报发展方向的思考 燕程 51

12、地震预报的效益评价与战略决策 程方正 53

13、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地震监测预报系统的战略构想 马桂芳 59

14、少震区的地震工作战略问题(摘要) 莫敬业 63

15、对2000年黑龙江省地震科技工作发展战略的初探(摘要) 朱景春 65

16、2000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震工作发展战略构想(摘要) 杜振民 68

17、关于研究制定四川地震科技工作的发展战略问题 刘成仁 71

18、关于山东省地震工作发展方向和决策的几点思考(摘要) 侯立臣 74

19、多学科交叉与渗透是2000年地震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摘要) 雷中生 76

20、地震社会学工作的区划研究和方案设想(摘要) 叶保钧 77

21、论研究所发展战略的基础 姜光 79

22、大地形变测量的发展战略 李延兴 83

23、加速地震工程与工程地震学发展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徐祥文 85

24、地震形势、经济发展、潜在危机与深化改革(摘要) 石特临 92

25、2000年地震工作体制和人才布局方案的设想 汤泉 94

26、2000年地震工作体制与机构展望(摘要) 石特临 95

二、长远规划 99

1、“八·五”期间重点做好几件事的设想 陈颙 99

2、关于“八·五”编制规划的设想 汤泉 102

3、(减轻)地震(灾害)科技中长期发展纲要初步设想 蒋克训、刘昌祥等 107

4、地震事业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建议 王连芳 111

5、为实现2000年地震学发展设想的重要研究课题设置 李学良 115

6、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实验场潜在震源区研究规划 地质研究所 121

7、2000年前我国的地震研究工作(摘要) 金仲明 126

8、从唐山地震预测失败的教训论今后地震工作的几个重点 林德辉 127

9、推进地震预报的一些思考 李博 129

10、2000年地震科技发展展望(摘要) 刘鼎文 132

11、未来20年地震科学研究立项建议 杨主恩 133

12、工程地震发展规划参考意见 白来旺 134

13、工程地震重点项目建议 蒋溥、叶洪 137

15、震害地质研究的战略规划与重点课题设想 高振寰 138

14、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震及其预防 胡毓良 138

16、关于今后地震地质研究的几点想法 徐杰 139

17、活动构造研究课题建议 虢顺民 140

18、“八·五”期间青藏高原地震科技工作的建议 曾秋生 141

19、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探测展望和“八·五”规划设想 刘启元 144

20、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八·五”规划设想 徐常芳 145

21、2000年之前构造物理发展战略与重点课题设想 王绳祖 148

22、震源物理的某些进展和研究方向(摘要) 牛志仁 151

23、地震学中实验研究的意义现状及展望 耿乃光 152

24、2000年地震科学中地壳动力学的实验观测研究课题设想 安欧 153

25、从岩石的力学性质认识史展望2000年的地震研究(摘要) 王绳祖 156

26、地震灾害的预防研究 陈英芳等 158

27、大地形变测量工作初探 金文福 163

28、我国第二代定点形变(应变)连续观测技术的成果和展望 蔡惟鑫 166

29、2000年地震监测系统和报警系统 李恩云 171

30、2000年以前我国地震科学史的研究中亟待进行的几项工作 吴忠良 173

31、对“2000年地震基础理论、基础工作、实验研究的重大项目课题”的某些设想和初步建议(提纲) 冯德益 174

32、开拓地震研究领域(摘要) 朱传镇、时振梁 175

三、管理科学 177

1、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宋炳忠 177

2、浅议科技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 杨玉荣等 181

3、目标管理与行为科学 汤泉 182

4、论我所的目标管理 缪维祥 188

5、试析地震事业单位的目标预算管理 程万正 190

6、谈研究所的科研管理 杜春涛 193

7、攻关与管理(摘要) 于桂苓 197

8、地震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系统化建设 王秀文 197

9、也谈成果奖励 刘艺林 202

10、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摘要) 张征雄 205

11、摘好综合计划的宏观调控 尹汉南 207

12、对计划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王振山 210

13、计划评审技术应用于地震科技项目管理的初步尝试(摘要) 周湘泉 李慧雯 212

14、论“有效的管理者 王振山 212

15、浅析地震科技队伍的发展与现状 刘祖荫 215

16、浅谈新形势下的地震物资管理 朱筑民 216

17、谈物资管理现代化(摘要) 宋国宾 217

18、价值工程原理、方法及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宋国宾 218

19、加强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目标管理水平(摘要) 王保斋 220

20、地震立法之浅见 高元勤 220

21、法律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王德华 223

22、模糊数学在科研单位发展方向决策中的应用(摘要) 王铁军 227

四、深化改革 229

1、深化地震科技体制改革雏议 李继泰、杜宝毓 229

2、地震科技体制发展趋势简论(摘要) 王平安 235

3、在深化改革中摸索前进 福建省地震局 236

4、增强基层活力,促进事业发展 广东省地震局 240

5、深化改革,推进地震科技事业的发展(摘要) 高云志 246

6、从地震科研试论公益型研究所改革途径 王树华 247

7、关于公益型研究所深化改革的讨论 卞兆银 253

8、台站人员合理定编方案的探讨 孙国学、刘天宏 257

9、发挥地震科技在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中的功能作用(摘要) 虞廷林 266

1、关于观测技术工作的几点意见 秦馨菱 267

五、工作研究 267

2、逐步发展和完善地震科学研究体系 卢振恒 269

3、陕西省地震局业务方向任务雏议 王平安 273

4、减轻地震灾害的一种经济手段 陈英方等 277

5、增强地震预报科学性的可能途径之一(摘要) 苏刚 284

6、多井水压致裂的场地地震前兆实验研究(摘要) 杨军 285

7、中国地震目录的地震学研究(摘要) 谢家树 287

8、区域地震群体动态变化内在联系研究和今后工作设想(摘要) 吴应吉 288

9、我国西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与发展问题初探 石鉴邦 289

10、试论新疆地震观测技术改造的任务和技术途径(摘要) 朱令人 293

11、渤海海域海上地震监测工作的展望(摘要) 张钟瑶等 294

12、对人工地震测深工作的设想(摘要) 丁韫玉 295

13、地形变研究中大地测量方面的若干问题与未来展望(摘要) 文机星、苏新洲 297

14、谈谈形变测量工作 顾国华 298

15、对我国西部地区地壳形变台网布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陶丙乙、林继华 299

16、地震科技情报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王洪珍 304

17、从日本的地震机构和体制看我国地震体制改革工作 徐光宇、谭承业 309

18、地方地震工作探讨(摘要) 刘奇武 313

六、学术研究 315

1、地震心理学研究之我见(摘要) 朱济 315

2、2000年东亚大陆地震活动形势预测 安欧 316

3、地震动力学预报原理(摘要) 郑文卿等 318

4、加强对凹凸型发震构造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摘要) 郭文 320

5、对天文地震学科的探讨(摘要) 金飞声 321

6、“轧展效应”与全球构造(摘要) 宋贯一 323

7、岩石圈中的混沌及地震预报问题 牛志仁 324

8、获取警惕发生“区域强震”信息的解析对策(摘要) 吴应吉 326

9、水是发生地震的导火线 陆以锋 327

10、研究深井水位动态信息(摘要) 庄光国 328

11、灰色决策方法在地震对策中的应用(摘要) 彭美煊 329

12、中国地震死亡数等级与频次 龚鸿庆 330

13、双增双节与深化改革 甘荣坤 340

14、从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的科研资助活动看行业性科学基金制的作用 吴宁远 3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