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社会公平与制度选择
社会公平与制度选择

社会公平与制度选择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有亮,贾军,刘尚洪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089667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上篇《社会公平制度背景》,中篇《社会公平的现代诠释》,下篇《法治与德治——实现社会公平供经的治国方略选择》三个方面对社会公平法律制度选择进行探讨。
《社会公平与制度选择》目录

导论:社会公平与制度供给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一)憧憬与理性 2

(二)研究方法与理路 7

1.系统和要素辩证关系的原则 9

2.马克思的社会公平原理 9

3.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则 10

4.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 10

二、理论框架——社会公平是制度善 11

(一)社会公平是制度本身的公平 11

(二)社会公平是公平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社会化 15

(三)实现法律现代化是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 19

三、探讨社会公平与制度供给的意义 23

(一)理论意义 23

(二)现实意义 26

1.为人们认识社会、评价社会提供参考依据 26

2.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发展方针政策提供建设性建议 28

上篇:社会公平的制度背景 32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溯源 32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33

(二)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36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发展 38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现代实践与社会公平 47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制度化实践 48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教训 52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中国化实践 54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现代实践与社会公平 56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当代发展与社会公平 58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 59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63

(三)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72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要求 72

2.要实现社会主义公平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73

3.差别合理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重要特征 75

四、与时俱进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公平 7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 76

(二)“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进步”的思想赋予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新的内涵 80

(三)与时俱进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 86

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确立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着眼点”,贯穿了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动态平衡的要求 86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性的美好蓝图,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平要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落实 88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推动社会公平要求向制度层面转化 90

中篇:社会公平的现代诠释 94

一、社会公平的本质 94

(一)社会公平的起源 94

(二)社会公平的本质 98

1.社会公平是指评价主体把握评价客体对人(评价主体或价值主体)的价值、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活动 102

2.社会公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 108

二、社会公平的层次和特征 111

(一)社会公平的层次 112

1.权利公平 112

2.效率公平 113

3.机会公平 114

4.分配公平 114

5.人道主义公平 115

(二)社会公平的特征 116

1.它赋予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等活动同样的权利和机会 116

2.它肯定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利益上应存在差异 117

3.它只允许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利益方面的差异存在于一定范围内 119

(三)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平等 122

1.关于公平与公正 122

2.关于公平与平等 124

三、社会经济公平与制度选择 128

(一)经济公平的内涵和评价向度 128

1.经济公平的内涵 128

2.经济公平的评价向度 130

(二)我国现阶段经济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1.在分配领域中贫富差距趋大,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突出 133

2.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问题和再就业问题突出 137

3.经济领域中行政性垄断广泛存在 139

(三)现代社会经济公平的制度选择 140

1.以财产法律制度的持续创新,确保经济有效增长 140

2.以分配法律制度的合理抑制,逐步实现经济公平 144

四、社会政治公平与制度选择 148

(一)政治公平的内涵和评价向度 148

1.政治公平的内涵 148

2.政治公平的评价向度 151

(二)我国现阶段政治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5

1.经济发展和公民素质的不均衡导致政治参与差距大 155

2.政治参与渠道残缺,制度化水平不高 157

3.社会生活中权力运行异化现象突出 159

(三)现代社会政治公平的制度选择 161

1.规范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的民主政治制度 162

2.要建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权力运作法律制度 164

3.要完善我国的政治参与法律制度 167

五、社会精神文化公平与制度选择 169

(一)精神文化公平的内涵和评价向度 169

1.精神文化公平的内涵 170

2.精神文化公平的评价向度 172

(二)现阶段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74

1.教育不公平现状突出 174

2.精神文化自由没有完全落实 178

3.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差距过大 179

(三)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公平的制度选择 180

1.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律制度 181

2.建立和完善文化法律体系 182

3.建立精神文化生活媒介和设施的财政保障法律制度和多元投资法律制度 183

下篇:社会公平的制度创新——实现社会公平供给的治国方略选择一、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历史考察 186

(一)治国与治国方略 186

1.治国方略的理解 186

2.治国方略的渊源 188

3.寻求善治是全球化的治理趋势 189

(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理论渊源 191

1.革命导师关于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一般提示 191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一般提示 193

(三)社会主义苏联的治国实践 194

1.列宁关于人民直接管理制理论 194

2.斯大林的高度集权制治国策略 196

3.苏东演变的治国和社会公平实践的教训 197

二、建国以来我国治国方略的历史经验 199

(一)建国初期党的治国方略 199

1.毛泽东的民主法制思想 199

2.毛泽东“依靠群众治理国家”的治国方略选择和社会公平探索 201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治国方略探索 204

1.邓小平的制度治国方略 204

2.邓小平的“两手抓”战略 207

(三)完善的法制是社会公平的基本保障 209

1.以法确立社会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 209

2.以法确定社会成员有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210

3.以法确定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财富与承担社会义务的对等与均衡 210

三、依法治国方略是社会公平实践模式的重大突破 211

(一)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 211

1.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过程 212

2.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 213

(二)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15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的提出 216

2.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涵 217

3.依法治国的历史意义 219

(三)依法治国与现代法治 220

1.现代法治的基本涵义与一般要求 221

2.依法治国与现代法治 222

(四)依法治国的社会公平价值追求 224

1.依法治国的终极理想是对正义的实现 225

2.自由与人权的真正实现是依法治国理想的核心所在 226

3.对效益的要求是依法治国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 226

4.平等是依法治国战略实现的重要价值 227

四、以德治国是对社会公平实践模式的丰富和发展 228

(一)新时期以德治国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228

1.以德治国的提出 228

2.以德治国的内涵 229

3.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231

(二)以德治国对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和发展 233

1.以德治国提升了法治的道德力量 233

2.以德治国对依法治国的创新和发展 234

3.以德治国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5

(三)德治与法治关系的理性辨析和实践把握 235

1.法治与德治能够兼容而且必须兼容 236

2.市场经济为法治与德治统一提供了客观基础 236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多维思考 238

(四)德治的目的是实现广泛的社会公正和公平 239

五、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当代中国治国方略和社会公平实践的理性选择 242

(一)“双治”是执政党执政思维的创新 242

1.“双治”是执政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 242

2.“双治”是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深刻更新 244

(二)“双治”是三个代表思想在治国方略和社会公平理念上的内在升华 246

1.“双治”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之举 246

2.“双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248

3.“双治”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治国方略 250

(三)“双治”是对社会主义治国规律和社会公平认识的新飞跃 252

1.“双治”是对中西传统治国方略的超越 252

2.“双治”是顺应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治理选择 254

3.“双治”是符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制度安排 256

六、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双治”供给社会公平,以人权彰显社会公平 258

(一)“双治”是现代社会公平秩序的支柱 259

1.维护公平竞争和合理分配原则 259

2.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260

3.公平调整政府行政部门与公民间的利益关系 261

4.尊重社会中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 262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权彰显公平 262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62

2.尊重和保障人权,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石 263

3.以宪政保障人权,以人权彰显社会公平 265

主要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