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国外地质资料选编  28  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  比例尺1:5万  第1卷
国外地质资料选编  28  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  比例尺1:5万  第1卷

国外地质资料选编 28 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 比例尺1:5万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地质科学院情报所译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
《国外地质资料选编 28 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 比例尺1:5万 第1卷》目录

第一篇 地质测量的基本内容及其组织 1

第一章 地质测量的目的、任务和进行原则 1

目录 1

第二章 1:5万比例尺地质测量地区的准备工作 4

一、航空摄影测量 4

二、航空物探工作 9

三、其它几种航测方法 12

四、双层和三层构造区准备工作的特点 14

第三章 设计和准备工作 15

一、工作设计书的编写 15

二、准备工作 17

(一)航空照片的初步判读 17

(二)航测方法的综合运用 23

三、在准备工作基础上编制的图件 25

一、对地形底图的要求 29

二、在单层、双层和三层地区进行地质测量的一般程序及主要方法 29

第四章 进行野外工作的一般程序 29

三、路线和地质、物探、化探等观测点以及山地工程和钻孔的布置 30

四、地质测量资料的图示法 35

五、对老测区的补充研究 43

六、深部填图和立体填图 44

第二篇 沉积岩发育区的地质测量 46

第五章 沉积岩系地质测量方法 46

一、沉积岩的野外观测 46

二、地质测量过程 95

(一)在沉积岩发育区应用航空方法的特点 96

(二)基本地层剖面的研究 97

(三)已划分的地层单位的追索 97

(四)沉积岩中各种构造运动表现形态——不整合、剥蚀、褶皱、断裂的研究 100

(五)构造判读 105

三、沉积岩地质测量资料的专门解释和据此作出的结论 110

第三篇 岩浆岩发育区的地质测量 113

第六章 岩浆岩分类 113

(一)喷发岩、火山管道岩和次火山岩物质成分的判读 120

一、出野外前对航空摄影资料的判读及地质草图的编制 120

第七章 火山岩发育区的地质测量 120

(二)火山岩区航空照片的仪器判读 122

二、层状火山岩地质测量方法 125

(一)层状火山岩的类型(按相成分)及其标志 125

(二)火山岩系成分中熔岩和凝灰岩的数量比例(喷发性质) 127

(三)区分水下和地面火山岩的标志 127

(四)岩石露头的野外鉴定和描述 128

(五)喷发岩和凝灰岩产状要素的测定,岩被底面、顶面和原始倾斜角的确定 129

(六)火山活动间断和岩系产状不整合的确定 132

(七)火山岩系的划分 133

(八)火山岩系对比原则 134

(九)火山成因构造形态的划分和研究 136

(十)褶皱构造和断裂的研究 139

三、火山管道岩和次火山岩的地质测量方法 142

(一)火山管道相和次火山相的标志 142

(二)火山管道岩体和次火山岩体的圈定 144

(三)火山管道岩体和次火山岩体物质成分的研究 144

(四)古火山机构的查明 145

(五)火山机构内部构造的研究 146

五、火山岩的显微构造分析 152

六、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岩石的研究 155

四、火山岩原始构造单元的研究 157

七、火山岩的取样方法(供查明矿物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用) 158

第八章 侵入岩发育区的地质测量 159

一、侵入岩地质测量的内容 159

二、侵入体接触面的研究 160

三、侵入期的划分 162

四、侵入岩相的划分 163

五、脉岩的研究 166

六、原始构造单元的研究 166

七、接触蚀变岩石和热液蚀变岩石的研究 169

八、侵入后构造变动的研究 171

九、侵入后岩墙的研究 172

十、侵入岩的取样 173

十一、在双层和三层构造区研究侵入体的特点 175

十二、侵入岩区填图时航空照片的应用 179

一、室内整理方法 184

(一)岩石学研究 184

第九章 岩浆岩地质测量资料整理及专门研究 184

(二)矿物学研究方法 187

(三)岩石化学特点的研究 190

(四)地球化学特点的研究 193

(五)物理性质的研究 194

(六)绝对年龄的测定 195

(一)划分和对比 197

二、室内工作结果的综合和解释 197

(二)建造属性的确定 205

(三)地质图、剖面图编制的特点 207

(四)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的确定 210

三、岩石成因设想 214

(一)古火山的恢复 214

(二)古火山恢复结果的图示法 222

(三)侵入体形成深度的确定 222

(四)侵入体侵蚀截面深度的确定 223

(五)岩体形成机制的确定 224

(六)侵入体形成过程的研究 226

(七)同岩浆源的确定 227

(八)侵入岩浆作用与地质发展史关系的确定 228

四、宇宙成因的圆形构造 229

第四篇 变质岩发育区的地质测量 232

第十章 变质岩系地质测量方法 232

一、变质岩系地层划分方法 232

二、变质岩系和变质带填图的航空方法 234

三、变质岩系相互关系的研究 237

(一)剖面的描述 237

(二)不整合的查明 238

(三)标志层的划分 240

四、划分变质岩系的古生物学方法 240

五、测定变质岩绝对年龄的放射性方法 243

六、变质岩系的构造研究 245

(一)变质岩系的构造特点 245

(二)露头中构造形态的研究 250

(三)在地质填图过程中大型构造形态的查明 252

七、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的方法 254

(一)区别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准则 254

(二)原生沉积变质岩形成条件的确定 258

八、变质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确定(通过研究化学元素的组合及活动性次序) 267

九、前寒武纪变质风化壳的研究 268

十、区域变质作用的研究方法 270

(一)变质相的划分 270

(二)变质带填图 273

(三)褶皱作用与变质作用相互关系的研究 274

十一、超变质杂岩的地质填图 279

十二、交代作用的研究 282

十三、对在地质图上表示变质现象的若干建议 284

十四、变质杂岩成矿专属性的特点 286

(一)变质杂岩的继承含矿性(受变质的矿体及矿床) 286

(二)变质杂岩的变质成因的含矿性(变质生成和超变质生成的矿体和矿床) 288

一、地质测量工作的一般任务 290

第十一章 第四纪沉积物的地质测量 290

第五篇 第四纪沉积物和风化壳的地质测量 290

二、地层划分 292

三、成因类型的确定 293

四、研究方法 293

五、地质图 303

六、第四纪沉积物研究资料的整理和解释 305

七、第四纪沉积物地质测量工作中采用航测方法的特点 310

一、风化壳的形成条件和类型 314

第十二章 风化壳发育区地质测量的特点 314

二、风化壳发育区地质测量的一般任务和特点 316

三、根据地貌条件对风化壳分布规律的研究 317

四、风化壳的地层研究原则 317

五、在研究风化壳时进行山地工作和钻探工作的特点 319

六、风化壳的野外描述和岩石成分的研究 319

七、残积岩石的室内研究 321

八、风化壳发育区大比例尺图件的编制方法和内容 324

九、风化壳发育区专门地质图上的岩石图例 3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