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适用物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适用物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适用物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吕伯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02176107
  • 页数:4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是广东高院组织编写的,该书就物权法公布和适用以来出现的有重大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全国各地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准确适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适用物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目录

序&吕伯涛 1

第一编 总则 1

第一章 基本原则 1

1.如何理解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1

2.如何理解物权客体 2

3.如何理解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 4

4.如何认定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法律行为的效力 5

5.如何理解物权公示原则 8

6.如何理解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11

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13

7.如何理解不动产物权变动效力模式及其例外 13

8.如何理解不动产物权变动原因与结果的区分原则 14

9.如何看待原来司法解释中变通登记要件主义的规定 16

10.不动产事实物权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17

11.如何对不动产事实物权进行保护 19

12.如何处理不动产事实物权与登记物权的关系 19

13.如何理解申请更正登记的事由 21

14.如何理解申请更正登记的主体范围 22

15.如何理解依申请进行更正登记的条件及程序 23

16.如何理解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 24

17.如何理解预告登记的效力 26

18.如何理解强制预告登记 27

19.如何处理预告登记义务人拒不履行申办义务的纠纷 28

20.如何处理预告登记的权利与其他权利的冲突 28

21.如何理解中间处分行为的效力 30

22.如何理解预告登记的失效或无效 32

23.如何理解登记错误赔偿的责任主体 32

24.如何理解登记机构赔偿责任的性质 33

25.如何理解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类型 35

26.如何登记机构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36

27.如何理解动产物权的变动模式 37

28.如何理解指示交付中的转让返还请求权 38

29.如何理解占有改定 40

30.占有改定有什么限制 41

31.如何理解能够直接引起物权变动的生效法律文书 43

32.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何时生效 43

33.如何认定受遗赠开始的时间 44

34.如何理解对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处分的限制 45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46

35.如何理解物权的保护 46

36.如何理解权利人的返还原物请求权 47

37.如何理解物权人替代合法占有人的返还请求权 48

38.如何理解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的区别 49

39.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50

第二编 所有权 52

第四章 一般规定 52

40.如何理解所有权的四项权能 52

41.如何理解所有权与他物权之间的关系 54

42.如何理解征收中的法律关系 56

43.如何理解征收中的“公共利益的需要”的条件 59

44.如何理解征用的构成条件 60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62

45.如何理解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62

46.如何理解国家所有权与国家公权力的界限 63

47.如何理解国家机关财产权 65

48.如何理解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及其成员 66

49.如何理解集体所有权的行使内容 67

50.如何理解集体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69

51.如何理解集体财产状况的公布 70

52.如何理解集体成员的成员撤销权 71

53.如何理解企业法人财产权 73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75

54.如何理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75

55.如何认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专有部分 75

56.如何认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部分 76

57.如何理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共有权的性质 78

58.如何理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共有权的权能 79

59.如何确定车库、车位所有权的归属 81

60.如何理解“应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83

61.如何认定停车场所有权的约定 84

62.如何认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管理权 85

63.如何理解管理规约的性质及其法律效力 87

64.如何理解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关系 88

65.如何理解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的法律关系 89

66.如何理解管理规约、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决定的约束力 90

67.如何认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 91

68.如何认定建筑物区分所有中的住宅功能改变 92

69.如何理解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93

第七章 相邻关系 94

70.如何看待相邻关系的法律性质 94

71.如何理解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 95

72.如何理解相邻关系的规范渊源 97

73.如何理解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区别 99

74.如何理解相邻用水关系中的“必要的便利” 101

75.如何理解相邻排水关系中的“必要的便利” 102

76.如何认识相邻通行关系的构成要件 104

77.如何理解相邻通行关系中的“必要的便利” 105

78.如何认识相邻营缮借用关系的构成要件 107

79.如何理解相邻营缮借用关系中的“必要的便利” 107

80.如何认识相邻管线铺设关系的构成要件 108

81.如何理解相邻通风、采光和日照关系 109

82.如何理解相邻污染物侵害禁止关系 110

83.如何理解相邻危险防止关系 112

84.如何理解相邻损害赔偿请求权 113

第八章 共有 115

85.如何认识共有关系中的“约定优先原则” 115

86.如何认识《物权法》在区分共有类型上的新规定 116

87.如何确定不同共有类型中共有人的权利义务 118

88.共有人管理共有物具体包括哪些行为 121

89.各共有人能否自行对共有物进行管理、处分和重大修缮 122

90.各共有人应如何负担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 123

91.共有人对外承担债务后如何向其他共有人行使追偿权 124

92.如何认识共有人优先购买权 125

93.共同共有人是否具有优先购买权 126

94.对于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应如何认定 127

95.出让共有份额的共有人对其他共有人是否有通知义务 128

96.如何处理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与其他优先购买权的竞合情形 129

97.如何认定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物的效力 130

98.如何认定共有人分割共有物条件中的“重大事由” 131

99.如何认定共有人分割共有物条件中的“共有基础丧失” 132

100.如何认定共有人对共有物分割后的财产份额的分享 133

101.分割共有物协议如何适用诉讼时效 135

102.如何确定共有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 135

103.如何确定共有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136

104.何为准共有 137

105.准共有有哪些类型 138

106.准共有如何进行法律适用 140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142

107.如何理解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 142

108.如何理解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中的“无处分权” 143

109.如何理解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中的“善意” 144

110.如何理解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中的“合理的价格” 146

111.如何理解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147

112.如何理解观念交付下的善意取得制度 148

113.如何理解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的特别规定 151

114.如何理解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 152

115.如何理解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 153

116.如何理解孳息的法律适用 154

第三编 用益物权 156

第十章 一般规定 156

117.如何处理用益物权与抵押权的冲突 156

118.如何处理采矿权与其他用益物权的冲突 157

119.如何认定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159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164

120.如何处理土地承包优先权纠纷 164

121.如何处理土地承包中“一地数包”纠纷 166

122.如何处理土地承包中违反民主议定原则的纠纷 169

123.如何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合同的关系 171

124.如何处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违约责任 174

125.如何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与转包 176

126.如何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法律效果 179

127.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及其价值确定 181

128.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如何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184

129.如何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物权法定与合同约定的关系 187

130.如何认识农村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的性质 189

131.如何处理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 191

132.如何处理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纠纷 194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198

133.如何理解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利用范围 198

134.如何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203

135.土地管理部门要求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支付土地闲置费或者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案件应否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203

136.如何认定没有采取公开竞价方式签订的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效力 206

137.如何认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的效力 207

138.如何区分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效力与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登记的效力 208

139.如何认定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210

140.如何认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212

141.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如何处理 213

142.如何认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215

143.人民法院应否直接受理涉及行政违法行为的房地产纠纷 221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224

144.如何认识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 224

145.如何取得和行使宅基地使用权 225

146.宅基地使用权是否能够流转 228

第十四章 地役权 233

147.什么是地役权 233

148.地役权有什么功能 234

149.地役权有哪些基本特征 235

150.如何理解地役权的内容 236

151.如何理解地役权的主体 237

152.如何取得地役权 238

153.如何理解空间地役权 239

第四编 担保物权 240

第十五章 一般规定 240

154.《物权法》对《担保法》有哪些发展和完善 240

155.如何认识《物权法》与《担保法》的关系 241

156.如何理解担保物权的适用范围 242

157.担保物权的法定担保范围有哪些 244

158.如何认识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效力 246

159.物上担保人对债务人的追偿权如何适用诉讼时效 248

160.物上担保人对其他担保人有无追偿权 250

第十六章 抵押权 251

161.如何认识抵押权的基本特征 251

162.抵押财产应具备哪些条件 252

163.抵押财产有哪些具体种类 253

164.哪些财产不得抵押 256

165.什么是集合财产抵押 258

166.房地产抵押应注意哪些问题 260

167.如何理解抵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261

168.如何理解流抵押禁止 263

169.如何理解抵押权登记 264

170.如何认定抵押登记的登记机构和义务主体 266

171.什么是浮动动产抵押 267

172.如何理解浮动动产抵押权的公示及其效力 269

173.如何实现浮动动产抵押权 269

174.如何认识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关系 271

175.如何认定抵押财产的转让的效力 272

176.如何认识重复抵押 275

177.如何确定抵押权的顺位 276

178.如何认识抵押权人单方处分抵押权 277

179.如何认识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议变更抵押权 280

180.如何认识抵押权的实现方式 281

181.如何认识抵押权实现中的协议变价 282

182.如何认识抵押权实现中的强制变价 285

183.对限制流转物如何实现抵押权 288

184.抵押财产的孳息何时起属于抵押财产 290

185.如何认识抵押权的存续时间 291

186.如何理解抵押权的保护制度 293

187.如何认识最高额抵押 295

188.如何认识最高额抵押权的转让 299

189.最高额抵押合同可以协议变更的范围有哪些 302

190.最高额抵押合同的协议变更是否须经其他抵押权人同意 304

191.如何理解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确定的约定事由 306

192.如何理解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确定事由中的“二年后请求” 308

193.如何理解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确定事由中的“新的债权不可能发生” 310

194.如何理解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确定事由中的“抵押财产被查封、扣押” 312

195.如何理解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确定事由中的“债务人、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 314

196.如何理解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确定事由中的“其他情形” 315

197.最高额抵押权特殊规定与一般抵押权规定如何选择适用 318

198.人民法院应否主动审查最高额抵押合同项下全部债权 319

199.最高额抵押权人如何行使抵押权 323

200.最高额抵押权是否受抵押期限的影响 325

201.如何处理同一财产上浮动抵押与最高额抵押并存的情形 326

第十七章 质权 329

202.如何认定动产质权标的的范围 329

203.如何认定转质的效力 330

204.质权有否行使期间 333

205.如何认识权利质权 334

206.如何认识权利质权标的的范围 335

207.如何认定未背书票据出质的效力 336

208.如何认定记载“不得转让”的票据出质的效力 337

209.如何实现有价证券权利质权 338

210.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出质人和质权人的权利受到哪些限制 339

211.以应收账款书质应注意哪些问题 341

第十八章 留置权 344

212.如何理解留置权构成要件中的“债务人的动产” 344

213.如何理解留置权构成要件中的“已经合法占有” 345

214.如何理解留置权构成要件中的“同一法律关系” 346

215.如何理解留置财产中的可分物和不可分物及其适用规则 347

216.如何理解留置权人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347

217.如何理解留置权人的孳息收取权 348

218.如何理解留置权的实现条件 349

219.如何理解留置权的实现程序 350

220.如何行使留置权 351

221.如何确定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受偿顺序 352

第十九章 涉外物权担保的法律问题 354

222.如何认识涉外物权担保与对外物权担保的区别 354

223.涉外物权担保纠纷如何进行法律适用 355

224.涉外物权担保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中的特殊环节和基本过程 356

225.涉外物权担保纠纷案件法律适用中的物权问题与合同问题的二分适用法 358

226.如何确定对外物权担保合同关系的准据法 358

227.如何认识我国对外担保管制制度的性质及其法律意义 363

228.对外担保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对对外物权担保合同准据法适用会产生什么影响 366

229.如何认定对外物权担保合同的无效及担保人责任 367

230.涉外担保物权法律适用有哪些基本规则 371

231.涉外抵押权如何进行法律适用 373

232.涉外权利质权如何进行法律适用 378

233.如何认识提单质押的表现形式 378

234.如何认识提单质押标的的权利属性 380

235.如何认定提单质押合同的效力 381

236.影响提单质押合同和提单质权有哪些特殊情形 382

237.如何认识海事留置权的特殊性 384

238.海运承运人能否留置第三人货物 385

第五编 占有 387

第二十章 占有 387

239.如何认识占有的性质及其立法目的 387

240.如何认识占有权利推定 389

241.如何认识占有制度的适用范围 390

242.如何认识占有人对物的使用收益 393

243.如何认识占有物返还请求权的行使 395

244.如何认识占有抗辩 397

245.如何认识占有人的费用求偿权 399

246.如何保护因占有而产生的债权 401

247.如何认识占有之诉与本权之诉的关系 402

附录 4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4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4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4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468

后记 4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