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大林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06030424
  • 页数:503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易经指南下一篇:显微镜下的男人
《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篇 儒家——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石 12

第一章 孔丘——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奠基人 16

第一节 仁的提出——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 20

第二节 礼的变通——进行社会改革的政治学说 32

第三节 学的倡导——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创立 52

第二章 孟轲——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富有人民性的思想家 59

第一节 “民为贵”——关于仁的思想的崭新的内容 62

第二节 “仁者无敌”——以仁政统一天下的政治纲领 72

第三节 “性善”论——实行仁政的理论根据 86

第四节 “万物皆备于我”——由“性善”论发展来的天道论 94

第五节 “求其放心”——儒家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极端化 102

第三章 荀况——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08

第一节 “性恶”论——荀子思想的理论基础 110

第二节 “明分”“正名”论——封建宗法思想的完成 119

第三节 王霸论——儒法的接近 131

第四节 天论——儒家宗法政治(礼治)的本体论 134

第五节 “知道”“解蔽”论——宗法政治思想专制主义的认识论 144

第六节 “劝学”“修身”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完成 151

第二篇 墨家——儒家思想的畸形变种 156

第四章 墨翟——一位未成功的通天教主 160

第一节 兼爱非攻论——用爱维护统治阶级既有秩序的政治乌托邦 162

第二节 尚同尚贤论——为维护既有秩序服务的理想化的绝对专制主义 167

第三节 尊天事鬼非命论——建立专制主义的普遍宗教的失败尝试 176

第四节 节用非乐论——同绝对专制主义相为表里的社会观(历史观)上的片面功利主义 194

第五章 后期墨家和墨家的没落 203

第一节 墨辩——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独特成就 205

第二节 墨经中一些思想上的电光石火 215

第三节 墨家的消亡 243

第三篇 法家——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 249

第六章 商鞅——法家理论和实践的伟大完成者 252

第一节 “不法其故”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254

第二节 “壹务”论——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 259

第三节 “刑多赏少”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 265

第四节 慎到和申不害——商鞅法治理论的“补充” 275

第七章 韩非——先秦法家思想的“顶峰” 287

第一节 “知臣主之异利者王”——绝对君权论 288

第二节 “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绝对专制论 308

第三节 “听不参则无以责下”——君权认识论 313

第四节 “法术之士焉得不危”——法家的历史悲哀 319

第四篇 道家——中国传统思想的否定因素 326

第八章 “老子”——中国哲学思想的正式起点 329

第一节 从人伦本位走向天道本位——中国哲学思想的发端 333

第二节 从天命走向自然——中国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滥觞 338

第三节 从善走向真——中国人对于认识问题的初探 350

第四节 从中庸之道走向相反相成——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集大成者 356

第五节 从积极政治走向无为而治——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的最早的政治幻想 361

第九章 稷下道家——道家思想在认识论方面的初步展开 371

第一节 精气说——对道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372

第二节 虚心应因说——对知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277

第三节 治心说——与儒家德治、仁政学说的接近 387

第十章 庄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否定哲学家 393

第一节 反绝对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思维向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最深刻的挑战 400

第二节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道家学说的完成 426

第三节 反压迫的政治学说——对阶级社会的批判 440

第四节 安贫乐道的处世哲学——对统治者采取超然的不合作态度 454

第五篇 (附篇) 463

第十一章 《周易》——中国先秦思想的没落 463

第一节 由人学到神学——儒家学说的堕落 467

第二节 由道学到形而上学——道家学说的扭曲 484

后记 5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