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文化史  上  第2版
中华文化史  上  第2版

中华文化史 上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史 上 第2版》目录
标签:文化史 文化

题记 1

导论 1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1

目录 1

上编 中华文化生态 3

第一章 “文化生态”界说 3

一、地球——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 3

二、文化:一个向广延度和深刻度拓展的概念 3

二、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与环境对人的制约 4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 7

四、自然场与社会场·文化生态三层次 8

五、中华民族族在古代和近代面对的两组文化生态类型 10

三、文化的实质性内蕴 13

六、中华文化生态概述 14

四、文化结构 15

第二章 中华文化的地理背景 17

第一节 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17

一、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两种极端之论 18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 21

五、文化史在历史学科中地位的确立和发展 22

三、历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地理环境的考察 23

四、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 24

五、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力 26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 28

一、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 28

二、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 32

三、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 33

四、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 36

第三节 中化文化圈的周边环境 42

一、东亚陆海关系的特点 42

二、东西方海洋观比较 46

三、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局限 50

四、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 54

五、东亚内陆方向的地理障壁 55

第四节 东亚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59

一、文化传播的功能 59

二、东亚大陆的地理独立性与中华文化发生期的独自完成及其双重意义 64

三、中国人突破隔绝状态的努力 74

第三章 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78

第一节 农耕与游牧:东亚大陆的两种经济类型 78

一、东亚农耕区 80

二、东亚游牧区 86

三、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 88

四、长城:东亚农耕经济区的人工屏障 92

五、农耕人的“世界主义” 98

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补与融汇 99

第二节 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形态 101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 102

的自然经济阶段 102

二、东周、秦汉至明清——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105

三、城乡经济的同一性,城市对乡村的经济依赖 113

四、生活资料生产与人口再生产比例的周期性失调 116

五、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120

第三节 中华农业文明的若干特征 134

一、务实精神 135

二、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 136

三、中庸之道与注重自然节奏 140

四、尚农·重农 141

五、专制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 144

六、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149

第四章 中华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152

第一节 宗法社会 153

一、宗法制度的由来: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 153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156

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定势 159

第二节 专制政体 167

一、欧亚专制政体的差异 167

二、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 169

三、中国“封建制度”辨析 179

第三节 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 183

一、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宗法伦理型范式 184

二、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193

三、内圣与外王: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架构 201

余论 208

一、文化圈的网络关系 208

二、文化生态诸层面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 210

三、中华文化内外结构的和谐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212

四、中华文化史分期刍议 215

一、盘古和女娲的传说 225

第一节 “人猿相揖别” 225

第一章 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225

下编 中华文化历程 225

二、中国人起源 226

第二节 草莽开辟 228

一、“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229

二、生命之火 229

三、艰难创物 230

第三节 质朴的精神之花 233

一、原始艺术 233

二、原始宗教 234

第四节 “群之可聚,相与利之 237

一、群:人的社会化特征 237

二、从母系氏族到父系家庭 238

三、私有制与国家起源 240

第五节 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242

一、满天星斗:考古学依据 242

二、混血的龙 244

第二章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248

第一节 巫史勃兴 249

一、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 249

二、巫史文化的影响 252

第二节 文字创制 254

一、陶符:文字起源 254

二、甲骨文与“六书” 256

三、钟鼎文 259

第三节 青铜时代 260

一、技艺与器用 261

二、从制式纹样看时代精神 263

第四节 宗天、尚鬼、嗜酒 264

一、神鬼震慑下的殷人 264

二、嗜酒风习 267

第五节 “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268

一、殷鉴之下 268

二、“宜民宜人”之为“德” 269

三、宗法建构 271

一、占筮与八卦 272

第六节 神奇的八卦与《周易》 272

二、《周易》——“神秘的殿堂” 275

第三章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277

第一节 士的崛起 278

一、时代的孕育 278

二、众星璀璨 280

三、群体品格 282

第二节 学的转移 286

一、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 286

二、私学繁荣的象征——稷下学宫 288

第三节 民本思潮 289

一、“天道远,人道迩” 290

二、“民为贵,君为轻” 295

第四节 百家争鸣 298

一、儒的醇厚 299

二、墨的谨严 303

三、道的超逸 306

四、法的冷峻 311

五、阴阳的流转 315

六、“和而不同” 318

第五节 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 324

一、齐鲁文化 324

二、楚文化 326

三、吴越文化 329

四、巴蜀文化 331

五、秦文化 333

六、三晋文化 336

第四章 秦汉:统一的帝国与一统的文化 340

第一节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 340

一、“达其志,通其欲”的漫长历程 340

二、统治思想与思想统治 342

三、一统的文化 345

第二节 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348

一、新的抉择 348

二、黄老学说的盛衰 349

三、尊儒兴学,制度教化 352

四、独尊与独创 354

第三节 礼文化的完善 358

一、“礼”文化理论 359

二、“礼”文化制度 361

第四节 经学与谶纬 366

一、儒学的经学化 366

二、经学的谶纬化 370

三、“疾虚妄”的清新之风 371

四、“无可奈何花落去” 373

第五节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 375

一、佛陀东来 376

二、道教创立 379

第六节 闳阔的文化精神 381

一、气势恢宏的建筑与雕塑 382

二、壁画与帛画 383

三、“铺采摛文”、“夸丽风骇”的汉赋 384

四、“史家之绝唱” 386

五、文化典籍的整理 387

六、农、医、天、算传统科技的成熟 388

七、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 39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394

第一节 动乱时世 394

一、儒的裂变 396

第二节 分化中的生长 396

二、仙道丕显 412

三、佛光流照 417

四、多元激荡 426

第三节 胡汉文化的碰撞 429

一、文化类型冲突 429

二、无法抗拒的化合 431

第四节 文化的自觉 437

一、文学的自我发现 437

二、史与经的分途 440

三、科技的非实用趋向 4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