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翻译探微  语言·文本·诗学
翻译探微  语言·文本·诗学

翻译探微 语言·文本·诗学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纯深著
  • 出 版 社:南京:译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44702014
  • 页数:367 页
图书介绍:《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集作者十多年来在国际国内发表的研究成果,求探“微”而后知“著”,不少篇章初次以中文在中国大陆发表。书中各章既独立又相关,以反思中文翻译研究始,探计文本意义结构,剖析文本意义结构,剖析诗意翻译效果。理论实践并举,语言文学兼顾。观点鲜明,论证严谨,分析独到,实为一部难得的译学力作,也是一部研习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可学可练的良师型教科书。
《翻译探微 语言·文本·诗学》目录

上编 翻译与世界观 3

第一章 走出误区 踏进世界——中国译学:反思与前瞻 3

1.0 引言 3

1.1 中国翻译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4

1.1.1 “成体系”与“自成体系”之别 4

1.1.2 “回顾”与“规定”之别 6

1.1.3 比较:“盲目的优越感”与“有根据的自尊心”之别 8

1.2 中国译学的理论个性是在国际互动中发展的 11

1.2.1 “中国特色”:出发点还是目的地? 11

1.2.2 历时比较:特色还是共性? 11

1.2.3 共时比较一:语言的“异”与“同” 13

1.2.4 共时比较二:思维方式上的综合与分析 14

1.2.5 共时比较三:“落后”与“进步” 16

1.2.6 共时比较四:文化心理的“内向”与“外向” 17

1.2.7 发展方向:“接轨”与“正轨”辨 20

1.3 结语:走出误区 踏进世界 23

第二章 旧题新解:从国际互动看中国翻译 25

2.0 引言 25

2.1 翻译要不要理论 26

2.2 重提“信达雅” 34

2.3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37

2.4 结语 42

中编 翻译与语言学 47

第三章 文本与翻译:三维意义结构及其跨语言重建 47

3.0 引言 47

3.1 功能语法与翻译 49

3.2 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53

3.3 意义结构:一个综合的三维模式 58

3.3.1 语言构成:意义结构的第一维 61

3.3.2 交际互动态:意义结构的第二维 62

3.3.3 美学效应:意义结构的第三维 63

3.3.4 意义结构三维间的关系 65

3.4 从文本类型/体裁看意义结构各维间的关系 65

3.4.1 意义结构:形式和内容的整合 68

3.5 翻译是一个三维的过程 72

3.5.1 地道的语言与创造性的语言运用 73

3.5.2 信息分布的重现 74

3.5.3 效果匹配 75

3.6 结语 76

第四章 翻译单位再探:论以句子为翻译的关键功能单位 78

4.0 引言 78

4.1 有关翻译单位范围的争论 79

4.2 翻译单位的重新定义 83

4.3 翻译单位与翻译对等 85

4.4 语言单位:在译语文本建构中的三重性质 88

4.5 文本单位的文本人格:三个功能 90

4.6 把文本看作是翻译的“目的”而非“单位” 93

4.7 句子为关键的功能翻译单位 95

4.8 从句子层面看子句和段落 98

4.9 以句子为关键功能翻译单位的翻译 102

4.10 结语 103

第五章 句子翻译内外观:论句子作为翻译的关键功能单位之文本责任 108

5.0 引言 108

5.1 个案一:次序、过程与效果 110

5.2 个案二:在句子与文本之间 113

5.2.1 从语义及主述位结构的角度分析原文的句内语序 113

5.2.2 对中译文的考察 120

5.3 个案三:从句子到文本 128

5.3.1 分析源语文本的主述位结构 128

5.3.2 比较源语文本与其译文的主述位结构 135

5.4 讨论 141

5.5 结语 147

第六章 修饰关系及其翻译:信息、意图与效果 152

6.0 引言 152

6.1 修饰关系与前景—背景式信息分布 155

6.2 功能词:既是句法负载者又是信息携带者 162

6.3 词:可供翻译的语义值 166

6.4 成分分析:词的内修饰关系 170

6.5 内修饰语和外修饰语 177

6.6 结语 181

第七章 施事的句法地位及其在英汉被动句互译中对信息呈现的意义 183

7.0 引言 184

7.1 施事位置和被动结构的形成 185

7.2 施事的地位与主动形式的被动句 191

7.2.1 倒装结构 191

7.2.2 非特定施事结构和无主语结构 193

7.2.3 PV结构 196

7.3 显性施事被动句中施事的地位 199

7.4 施事在“是……的”和“的(……)是”结构中的地位 201

7.5 结语 206

第八章 翻译交际中形式与内容的整合:以汉语代词的话语功能为例 211

8.0 形式、内容与交际:问题的提出 211

8.1 隐性呈现与显性呈现:形式内容整合以促成交际 217

8.2 零代词与全代词:个案例证 224

8.2.1 人称代词 224

8.2.2 表领属关系的“的代词” 229

8.3 结语 236

第九章 从句法像似性与“异常”句式的翻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文体意识 238

9.0 引言 238

9.1 像似性:句法与文体 239

9.2 像似性:句式与效果 245

9.3 从像似功能看“异常”句式:走出“欧化”的认识误区 247

9.4 “异常”句式:翻译的犹豫 254

9.5 结语:文体自觉的翻译是语言世界里的旅程 261

下编 翻译与文学 267

第十章 诗意的游戏:从《登高》英译看翻译的实用美学 267

10.0 引言 267

10.1 原作分析 268

10.2 译作分析比较与翻译试验 271

10.3 对仗与视点:两个技术问题 283

10.4 结语 287

第十一章 从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看《荷塘月色》的美学意义及翻译试验 289

11.0 引言 289

11.1 文与意:篇章分析 290

11.2 内与外:句子分析 294

11.3 音与形:结构重复 297

11.4 结语 301

[附录1]原文 302

[附录2]英语翻译试验 308

第十二章 感知、认知与中国山水诗翻译:从诗中有“画”看《江雪》诗的翻译 313

12.0 引言 313

12.1 供分析的原文 316

12.2 逐行分析 316

12.3 作为心画的全诗文本:一个有意的“误读” 322

12.4 结语 327

[附录1]《雪溪行旅图》 331

[附录2]《寒江独钓图》 332

[附录3]《寒江独钓图》 333

[附录4]译文 334

跋 翻译研究:不仅仅是一幅“地图” 337

参考书目 349

Ⅰ.英文部分 349

Ⅱ.中文部分 361

Ⅲ.部分例子出处 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