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税制概览  2000年版
中国税制概览  2000年版

中国税制概览 2000年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佐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5821458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税制概览 2000年版》目录
标签:税制 概览

一、中国现行税制体系概况 1

(一)税种设置 1

(二)税收立法 3

(三)涉外税收 7

二、增值税 9

(一)纳税人 9

(二)税目和税率 10

(三)计税方法 12

(四)免税和减税 20

(五)出口退税 22

(六)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4

三、消费税 27

(一)纳税人 27

(二)税目和税率(税额标准) 27

(三)计税方法 30

(四)免税和退税 32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33

四、营业税 37

(一)纳税人 37

(二)税目和税率 38

(三)计税方法 40

(四)免税和减税 42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44

五、企业所得税 47

(一)纳税人 47

(二)计税方法 48

(三)免税和减税 63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66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71

(一)纳税人 71

(二)计税方法 73

(三)免税和减税 83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86

七、个人所得税 89

(一)纳税人 89

(二)征税项目、税率和计税方法 91

(三)免税和减税 110

(四)纳税方式、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12

八、资源税 115

(一)纳税人 115

(二)税目和税额标准 115

(三)计税方法 126

(四)免税和减税 126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27

九、城镇土地使用税 129

(一)纳税人 129

(二)税额标准 130

(三)计税方法 131

(四)免税和减税 131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32

十、城市维护建设税 133

(一)纳税人 133

(二)税率 133

(三)计税方法 133

(四)免税和减税 134

十一、耕地占用税 135

(一)纳税人 135

(二)税额标准 136

(三)计税方法 137

(四)免税和减税 137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39

十二、土地增值税 141

(一)纳税人 141

(二)计税方法 141

(三)免税和减税 144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45

十三、房产税 147

(一)纳税人 147

(二)计税方法 147

(三)免税和减税 148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49

十四、城市房地产税 151

(一)纳税人 151

(二)计税方法 151

(三)免税和减税 152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52

十五、车船使用税 153

(一)纳税人 153

(二)税额标准 153

(三)计税方法 154

(四)免税和减税 155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56

十六、车船使用牌照税 157

(一)纳税人 157

(二)税额标准 157

(三)计税方法 158

(四)免税 159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59

十七、印花税 161

(一)纳税人 161

(二)税目和税率(税额标准) 161

(三)计税方法 164

(四)免税 165

(五)纳税方式 165

十八、契税 167

(一)纳税人 167

(二)税率 168

(三)计税方法 168

(四)免税和减税 169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70

十九、屠宰税 173

(一)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173

(二)税率和计税方法 174

(三)免税 175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75

二十、筵席税 177

(一)纳税人 177

(二)计税依据 177

(三)税率和计税方法 178

二十一、农业税 179

(一)纳税人 179

(二)税率和计税方法 180

(三)免税和减税 181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82

(五)农业税地方附加 183

二十二、农业特产农业税 185

(一)纳税人 185

(二)税目和税率 186

(三)计税方法 188

(四)免税和减税 189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90

(六)农业特产税地方附加 190

二十三、牧业税 191

(一)纳税人和计税依据 191

(二)税率和计税方法 192

(三)免税和减税 192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93

(五)牧业税地方附加 193

二十四、关税 195

(一)纳税人 195

(二)税率 195

(三)计税方法 198

(四)免税和减税 201

(五)纳税期限 202

(六)保税制度 203

(七)特别关税 205

二十五、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207

(一)纳税人 207

(二)税目和税率 207

(三)计税方法 208

(四)免税 209

二十六、主要税收优惠 211

(一)农、林、牧、渔、水利 211

(二)能源、交通、邮电 214

(三)科技、教育、文化、宣传、卫生、体育 215

(四)民政、民族 220

(五)第三产业 222

(六)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 225

(七)区域税收优惠 225

(八)进出口税收 229

(九)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人员 231

(十)外交税收豁免 237

二十七、税务部门征收的非税财政收入项目 239

(一)教育费附加 239

(二)矿区使用费 240

(三)文化事业建设费 241

二十八、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243

(一)税收执法依据 243

(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244

(三)税务登记 244

(四)账簿和凭证管理 250

(五)发票管理 251

(六)纳税申报 256

(七)税款征收 257

(八)税务检查 264

(九)税务稽查 265

(十)法律责任 269

二十九、税务行政复议 283

(一)复议范围 284

(二)复议管辖 285

(三)复议申请 286

(四)复议受理 287

(五)复议决定 288

三十、税务行政诉讼 291

(一)诉讼范围 291

(二)诉讼管辖 292

(三)诉讼参加人 293

(四)原告和被告的权利与义务 295

(五)审理与判决 296

(六)侵权赔偿 299

三十一、财政、税务、海关组织机构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301

(一)财政部 301

(二)国家税务总局 302

(三)省以下税务机构 304

(四)海关总署 306

(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306

(六)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307

(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 308

附表1中国税制体系图 311

附表2部分年度中国税收收入统计表 313

附表3 1998年中国主要税收项目统计表 314

附表4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组织机构图 315

附表5中国税务系统组织机构图 316

附表6主要参考书和资料来源 3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