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学林,吴德超,夏竹等著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61631901
- 页数:220 页
第一章 引论 1
一、推覆构造的研究进展 1
二、武当山推覆构造的厘定 1
三、科学研究思路 1
四、研究工作概况 2
五、王要新认识和新进展 2
六、分工与致谢 5
第二章 造山带变形与推覆构造结构体系 7
第一节 造山带与推覆构造 7
第二节 造山带的变形类型 8
一、纯剪挤压型造山带 9
二、单剪造山带 13
第三节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耦合关系的变形动力学模式 15
一、楔入造山推覆成盆变形动力学模式 15
二、剪切造山反转成盆变形动力学模式 15
三、伸展造山断拗成盆变形动力学模式 16
第四节 推覆构造结构体系 16
第三章 东秦岭地区地球物理特征 22
第一节 东秦岭地区重力、磁场分布特征 22
一、布拉格重力异常特征 22
二、航磁异常特征 24
第二节 东秦岭地区大地电磁测深 24
第三节 东秦岭地区地震测深所反映的地壳速度结构 26
第四节 东秦岭地区深部综合地球物理场和岩石圈结构 28
一、东秦岭深部综合地球物理场 28
二、东秦岭地区岩石圈结构及其楔状构造 29
第五节 武当山推覆体的地球物理证据 31
第四章 推覆构造地层系统及古地理特征 33
第一节 武当山推覆体地层系统 33
第二节 下伏地层系统 39
第三节 红山地区晚震旦世地层特征 42
第四节 武当山地区晚震旦世至早古生代古地理轮廓 46
第五章 武当山推覆体构造岩石学特征 49
第一节 武当山群的主要岩石类型 49
一、砂泥质变质岩类 49
二、长英质变质岩类 50
三、基性变质岩类 51
四、武当山群的变质岩基本特征 51
第二节 武当山群变质作用特征 52
一、原岩类型、变质岩类、变质矿物及其组合 52
二、高压绿片岩相的特征及其地质背景 53
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分类和岩石类型 56
一、动力变质岩分类 56
二、动力变质岩类型 56
第四节 青峰断裂带倒转逆增变质 58
一、倒转逆增变质特征 58
二、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测算 58
第五节 特征矿物研究 60
一、特征矿物的主要光学性质 60
二、标志矿物的晶体化学式 63
第六章 推覆构造结构样式 64
第一节 推覆剪切带基本特征 65
一、城口韧性剪切带 65
二、八仙街剪切带 67
三、红椿坝脆韧性剪切带 67
四、汉王城脆韧性剪切带 67
五、青峰韧性剪切带 72
六、安康韧性剪切带 72
七、十堰脆韧性剪切带 75
八、两郧脆韧性剪切带 76
九、剪切带基本特征 76
第二节 前缘叠瓦褶断带 77
一、物质组成 77
二、构造样式 77
第三节 中央推覆体带 80
一、大巴山推覆体 80
二、镇坪推覆体 81
三、平利推覆体 81
四、凤凰山推覆体 82
五、武当山推覆体 82
(一)、竹山-紫金断片 83
(二)姚坪-青峰断片 89
(三)中堰断片 94
(四)官山断片 97
六、圣母山推覆体 101
七、两郧推覆体 107
第四节 后缘挤压-伸展变形带 108
一、物质组成 108
二、构造样式 108
第五节 推覆构造几何模式 110
一、推覆体变形构造序列 110
二、推覆体三维鳞片状叠覆模式 111
三、武当山双冲推覆体变形模式 114
四、断片变形模式 114
第七章 推覆构造变形机制及运动学分析 118
第一节 变形机制分析 118
一、显微构造分析 118
二、有限应变测量分析 121
三、青峰韧性剪切带磁组构测量分析 129
四、推覆构造变形环境分析 132
第二节 古应力值及应变速率测算 134
一、古应力值计算 135
二、应变速率测定 139
第三节 推覆方向与扩展模式 140
一、推覆方向的确定 140
二、扩展模式 142
第四节 推覆距离测算 144
一、地质地球物理分析 145
二、平衡剖面及推覆距离估算 145
三、变形反演与推覆距离测算 147
四、流体在推覆体运移中的作用*15 1
第八章 东秦岭推覆成因花岗岩 152
第一节 花岗岩体与推覆构造的空间关系 152
第二节 花岗岩体与推覆构造的时代耦合关系 154
第三节 花岗岩浆物质来源分析 156
第四节 推覆构造摩擦剪切热源分析 158
第五节 推覆成因花岗岩浆运移与侵位动力学 161
第九章 武当山推覆体伸展变形分析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一、伸展变形概念 166
二、推覆体内伸展变形基本特征 166
第二节 反转盆地特征 167
一、反转盆地概念 167
二、房县负反转沉积盆地 167
三、宝丰负反转沉积盆地 169
四、石花负反转沉积盆地 169
五、郧县负反转沉积盆地 169
六、东秦岭负反转沉积盆地基本特征 170
第三节 张性纤维状岩脉的地质特征 171
一、武当山推覆体内纤维状岩脉基本特征 171
二、纤维状岩脉的几何结构 173
三、张性纤维状岩脉类型 174
四、纤维状矿物与应变轨迹关系 176
第四节 拉伸量测算原理和方法 177
一、武当山地区拉伸方向的测定和分析 178
二、拉伸量测算原理 181
三、测点布置和测量方法 181
四、武当山推覆体拉伸量计算与分析 182
第十章 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动力学 188
第一节 太古-早元古代秦岭古克拉通基底形成 188
第二节 中晚元古代秦岭古裂谷系及武当山群的发育 189
第三节 震旦纪-古生代秦岭有限洋盆的演化及俯冲-碰撞关闭 191
第四节 中生代陆内造山过程及武当山推覆构造的形成 192
一、印支期秦岭海槽闭合 192
二、A型俯冲与楔入造山作用 192
三、东秦岭楔入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193
四、武当山推覆构造动力学机制 197
第五节 燕山晚期-喜山期东秦岭造山带伸展变形及负反转沉积盆地的形成 199
第六节 推覆构造演化模式 200
主要参考文献 202
图版说明 208
图版 211
英文摘要 217
-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与多元化发展研究》胡珺著 2019
- 《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研究》方永恒著 2018
- 《基于异质性框架的居民通货膨胀形成及缓解政策的统计研究》李伟著 2019
- 《中国国有企业40年 制度变迁与行为演化》黄速建,贺俊主编 2019
- 《全球构造图集》李江海主编 2014
- 《编译原理及编译程序构造 第3版》云挺 2019
- 《大曲的演化》(中国)柏互玖 2019
- 《中国经济服务化发展悖论的动态测度和演化机理研究 基于中间需求视角》樊文静著 2019
- 《中国性别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田玉军 2019
- 《丛枝菌根共生体形成机制研究》宋福强著 2020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