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化学导论
环境化学导论

环境化学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瑾,戴猷元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22019640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阐述了污染物来源、形态、迁移转化、典型污染防治措施等。
《环境化学导论》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1

1.1.1 环境 1

1.1.2 生态系统及生态失调 3

1.1.3 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 6

1.2 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 7

1.2.1 环境污染 7

1.2.2 环境污染物 10

1.2.3 环境优先污染物 11

1.3 环境科学和环境化学 12

1.3.1 环境科学 12

1.3.2 环境化学 13

1.3.3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习题 15

第2章 大气环境化学 16

2.1 大气组成及大气层的结构 16

2.1.1 大气的组成 16

2.1.2 大气层的结构 17

2.1.3 大气稳定度 19

2.2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20

2.2.1 大气污染 20

2.2.2 大气污染物组成分类 21

2.2.3 大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22

2.3 大气中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22

2.3.1 光化学基本定律 22

2.3.2 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 23

2.3.3 大气中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24

2.4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及转化 26

2.4.1 自由基的特点 27

2.4.2 大气中HO·自由基 27

2.4.3 大气中HO2·自由基 28

2.4.4 大气中R·、RO·、RO2·等自由基 28

2.5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 29

2.5.1 大气中硫氧化合物的转化 29

2.5.2 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的转化 32

2.5.3 大气中烃类化合物的转化 34

2.6 光化学烟雾及其环境影响 36

2.6.1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37

2.6.2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38

2.6.3 光化学烟雾的防治对策 39

2.7 酸沉降及其环境影响 40

2.7.1 湿沉降和干沉降 40

2.7.2 降水的化学组成 41

2.7.3 降水的pH值 42

2.7.4 降水的酸化过程 43

2.7.5 酸雨的危害及控制对策 45

2.8 大气颗粒物及其环境影响 46

2.8.1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 46

2.8.2 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46

2.8.3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形成机理及清除途径 47

2.8.4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49

2.8.5 大气颗粒物的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 51

2.9 平流层臭氧破坏及其环境影响 53

2.9.1 平流层臭氧的形成和破坏 53

2.9.2 臭氧层耗损物质及其替代物 54

2.9.3 南极“臭氧洞”及臭氧损耗的危害 57

2.9.4 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 59

2.10 温室效应 60

2.10.1 温室效应 60

2.10.2 温室气体 60

2.10.3 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62

2.11 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 64

2.11.1 室内空气污染 64

2.11.2 室内气态污染物 65

2.11.3 室内颗粒污染物 67

2.11.4 室内放射性污染物 67

2.11.5 室内环境的健康性及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70

2.11.6 健康住宅与绿色建筑 72

习题 73

第3章 水环境化学 74

3.1 天然水体的组成和性质 74

3.1.1 水分子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74

3.1.2 天然水的存在形式 76

3.1.3 天然水的组成 77

3.1.4 天然水的水质指标 80

3.2 水体中的酸-碱化学平衡 82

3.2.1 酸碱平衡 83

3.2.2 碳酸平衡 83

3.2.3 水的碱度 88

3.2.4 水的酸度 89

3.2.5 天然水体的缓冲能力 89

3.3 水体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91

3.3.1 能斯特方程和电子活度表达式 91

3.3.2 水的pE-pH图 94

3.3.3 金属化合物形态及体系的pE-pH图 95

3.3.4 决定电势 98

3.3.5 水体的pH值及pE值对重金属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的影响 99

3.4 水体中的配合-解离平衡 100

3.4.1 水中的配合物稳定性 100

3.4.2 水体中无机配位体对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101

3.4.3 水体中有机配位体对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102

3.5 水体中的相间平衡 103

3.5.1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挥发 104

3.5.2 固体在水中的溶解与沉淀 104

3.5.3 水体中固体表面的吸附与解吸 106

3.5.4 水体中胶体微粒的聚沉作用 107

3.5.5 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分配作用 108

3.6 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物 109

3.6.1 水体污染 109

3.6.2 水体污染源 109

3.6.3 水体污染物 110

3.6.4 水体的自净作用 113

3.6.5 水体的环境容量 115

3.6.6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 116

3.7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117

3.7.1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特性 117

3.7.2 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18

3.7.3 镉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21

3.7.4 铅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24

3.7.5 铬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26

3.7.6 砷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128

3.8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130

3.8.1 水体中有机物的主要指标 130

3.8.2 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主要途径 133

3.8.3 水体中几种主要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142

3.9 水体的富营养化 149

3.9.1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149

3.9.2 水体的富营养化类型及程度判别 150

3.9.3 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主体和营养物质 151

3.9.4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53

3.9.5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154

3.10 水体污染的治理 155

3.10.1 概述 155

3.10.2 污水处理程度的分类 157

3.10.3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58

习题 162

第4章 土壤环境化学 164

4.1 土壤的形成和基本环境机能 164

4.1.1 土壤的形成 164

4.1.2 土壤的剖面形态 165

4.1.3 土壤的基本环境机能 166

4.2 土壤的组成 166

4.2.1 土壤矿物质 167

4.2.2 土壤有机质 168

4.2.3 土壤生物 169

4.2.4 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 170

4.2.5 土壤气体 170

4.3 土壤的基本性质 171

4.3.1 土壤的吸附特性 171

4.3.2 土壤的酸碱性 173

4.3.3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175

4.3.4 土壤的配合作用 176

4.4 土壤环境的污染 176

4.4.1 土壤环境背景值 176

4.4.2 土壤环境容量 177

4.4.3 土壤的自净作用 178

4.4.4 土壤环境污染 178

4.4.5 土壤污染源 179

4.4.6 土壤的主要污染物 179

4.5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80

4.5.1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181

4.5.2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181

4.5.3 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85

4.5.4 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86

4.5.5 铅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87

4.5.6 铬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88

4.5.7 砷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89

4.6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90

4.6.1 土壤中的化学农药 190

4.6.2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 191

4.6.3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 193

4.6.4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193

4.6.5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危害 196

4.7 化学肥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97

4.7.1 化学肥料在土壤中的行为 197

4.7.2 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97

4.7.3 磷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99

4.8 其他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00

4.8.1 酚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00

4.8.2 氟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01

4.9 土壤污染的防治 202

4.9.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202

4.9.2 提高土壤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 203

4.9.3 实施治理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203

习题 205

第5章 固体废物处置及电子废弃物资源化 206

5.1 固体废物的分类及来源 206

5.2 固体废物的特点及危害 207

5.2.1 固体废物的特点 207

5.2.2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 207

5.3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管理 208

5.3.1 固体废物的处理 208

5.3.2 固体废物的处置 210

5.3.3 固体废物的管理 211

5.4 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及来源 212

5.5 电子废弃物的特点及危害 213

5.5.1 电子废弃物的特点 213

5.5.2 电子废弃物的危害 216

5.6 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 217

5.6.1 电子废弃物的机械处理方法 218

5.6.2 电子废弃物的其他处理方法 220

5.7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对策 221

5.7.1 完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221

5.7.2 坚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222

5.7.3 实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许可证制度 223

5.7.4 实现循环利用产业的专业化 223

5.7.5 研究开发先进的工艺技术 223

习题 224

第6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225

6.1 污染物的跨膜转运 225

6.2 生物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 226

6.2.1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 226

6.2.2 动物和人类对污染物的吸收 227

6.3 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228

6.3.1 环境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28

6.3.2 环境污染物在动物体和人体内的分布 229

6.4 环境污染物从生物体内的排泄 230

6.5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231

6.5.1 生物富集 232

6.5.2 生物放大 232

6.5.3 生物积累 233

6.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234

6.6.1 污染物代谢反应的两种类型 234

6.6.2 污染物对酶功能的干扰 235

6.7 环境污染物质的毒性 237

6.7.1 毒物和毒性 237

6.7.2 剂量 237

6.7.3 效应和响应 238

6.7.4 剂量-效应(响应)关系曲线 239

6.7.5 毒性分级 240

6.7.6 毒物的联合作用 240

6.8 毒物的三致作用 241

6.8.1 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241

6.8.2 毒物的致癌作用 242

6.8.3 毒物的致畸作用 244

习题 244

主要参考文献 2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