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怀宝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40219513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诠释。
《中国历史文化》目录

第一节“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1

一、“三皇”、“五帝”与古代禅让制度 1

二、君位世袭的开始与宗法制度的产生 3

三、秦始皇称“皇帝”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6

四、皇帝的饮食起居 7

五、皇帝的庙号、谥号、徽号、陵号、年号 14

第二节 皇族成员及其特权地位 16

一、太上皇 16

二、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 17

三、诸王及一般皇室成员 20

四、公主 23

第三节 后妃制度 25

一、后妃等级与名号 25

二、后妃地位与作用 26

三、外戚 28

四、太后临朝 29

第四节 宦官制度 35

一、宦官制度的产生与宦官的地位和作用 35

二、宦官专权 38

第五节 血腥的皇位继承 48

一、沙丘之变 49

二、戾太子案 51

三、杨广夺嫡 53

四、血溅玄武门 56

五、雍正继统及秘密建储制度的确立 58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官僚机构 65

一、先秦诸侯分封与官僚制度 65

二、秦汉三公九卿与地方郡县制的确立 66

三、汉武帝设中朝与汉光武立尚书台 67

四、三省六部制的产生与发展 67

五、宋元官制 68

六、明初官制改革及明清官制 69

七、勋、爵、品级、补子 72

八、避讳制度 73

第二节 经济制度 74

一、土地制度 74

二、赋役制度 77

三、古代货币 82

四、古代度量衡 84

第三节 军事制度 84

一、先秦兵制 85

二、秦汉兵制 85

三、府兵制的产生、发展与衰亡 86

四、宋代募兵制 86

五、明代卫所兵制 87

六、清代兵制 88

第四节 官吏选拔制度 89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 89

二、汉代“察举”及学校制度 90

三、“九品中正”制度 90

四、科举制度 91

五、恩荫、军功、捐纳 92

第一节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95

一、秦朝对匈奴的防御与征服百越 96

二、汉朝对匈奴的和战与经营西域 96

三、汉与乌桓、鲜卑及羌人的关系 98

四、汉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99

第二节 唐代民族关系 99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 100

二、唐与薛延陀、回纥的关系 101

三、唐与靺鞨的关系 101

四、唐与吐谷浑、吐蕃的关系 102

五、唐与南诏的关系 102

第三节 宋元民族关系 103

一、契丹的兴起与宋辽和战 103

二、宋与西夏的和战 104

三、女真的兴起与灭辽和北宋 104

四、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与绍兴和议 106

五、蒙古的兴起与灭金和南宋 109

六、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 112

第四节 明清民族关系 113

一、蒙古 113

二、藏族 115

三、畏兀儿族(回部) 117

四、西南各少数民族 118

第一节 秦汉对外关系 120

一、与东亚、南亚各国的交往 120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121

第二节 唐代对外关系 121

一、与朝鲜的交往 122

二、与日本的交往 122

三、与印度的交往 122

四、与中亚、西亚等地的交流 123

第三节 宋元对外关系 123

一、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 124

二、与欧洲的文化交流 124

第四节 明清(鸦片战争前)对外关系 125

一、郑和下西洋 125

二、明代的抗倭斗争 126

三、明清(鸦片战争前)与朝鲜、越南、缅甸的关系 126

四、早期欧洲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 127

五、欧洲传教士的大批到来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128

六、早期中俄界约 131

七、清朝(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政策 135

八、英使马嘎尔尼、阿美士德来华 136

第一节 龙凤崇敬、巫史与阴阳五行八卦 140

一、传统的龙凤崇敬思想 140

二、巫史与文史哲汇通传统 140

三、阴阳、五行、八卦 142

第二节 儒家思想 144

一、孔子与儒家学派的产生 144

二、儒家学派的分裂与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145

三、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6

四、儒家经典与经学今、古文之争 147

五、魏晋玄学 149

六、宋明理学 150

七、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53

第三节 先秦诸子与百家争鸣 154

一、儒家(详见本章第一节) 155

二、墨家 155

三、道家 156

四、法家 159

五、兵家 161

六、名家 162

七、阴阳家 163

第四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164

一、桓谭、王充对儒家神秘哲学及谶纬之学的批判 164

二、范缜及其《神灭论》 166

三、吕才、柳宗元、刘禹锡 167

四、清初“三先生” 170

五、颜元、戴震 173

第一节 文学 176

一、先秦文学 176

二、汉、魏、两晋、南北朝文学 177

三、唐代诗歌 177

四、宋元词曲 178

五、小说创作的源起、沿革与明清小说 178

第二节 戏曲 179

第三节 史学 182

第四节 古代典籍 185

一、概述 185

二、考据学 186

三、方志 187

四、类书 188

五、丛书 190

第四节 文化艺术 190

一、绘画艺术 190

二、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艺术 194

三、文字学与书法艺术 198

第一节 先秦、秦汉 206

一、数学 206

二、天文学 207

三、农学 211

四、医药学 212

五、化学 214

六、造纸 214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 215

一、数学 215

二、农学 215

三、医药学 216

四、天文学 217

第三节 隋唐 217

一、天文学 217

二、医药学 218

三、印刷术 219

第四节 宋元 221

一、活字印刷 221

二、火药 221

三、天文学 222

四、指南针 224

五、医药学 224

六、农学 225

第五节 明清 226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227

二、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228

三、徐宏祖与《徐霞客游记》 228

四、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229

五、人痘接种 230

六、王锡阐 230

七、梅文鼎 230

八、明安图 231

主要参考书目 2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