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道湘,于铭松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114764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华文化的概念、影响及其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中华文化在统战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 2

一、中华文化是价值整合的思想基础 2

二、中华文化是多重认同的思想基础 2

三、中华文化是统战理论和统战工作方法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3

第二节 本书的逻辑架构和内容设计 4

一、本书的逻辑架构及其特点 4

二、本书的章节设计及基本内容 5

三、本书的内容布局及其相互联系 7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概念和命题 8

一、文化和中华文化 8

二、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10

三、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 11

四、中华文化与海外统战 12

第四节 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 13

一、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13

二、学习中华文化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14

三、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拓展统战工作新领域 14

第一章 全球化与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承担的使命 17

第一节 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 17

一、什么是全球化 17

二、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18

第二节 全球化对中华文化走向的影响 20

一、文化全球化趋势与中华文化的世界性 20

二、文化多元化发展与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23

三、构建开放性中华文化体系 25

第三节 文化殖民化倾向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26

一、什么是文化的殖民化 26

二、文化殖民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27

三、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建构 28

第四节 全球化对祖国统一的影响 29

一、经济全球化对解决中国国家统一问题的影响 29

二、政治多极化与祖国统 32

三、中华文化与祖国统一 35

第二章 中华文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 39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大融合 39

一、先秦时期各民族的文化交融 39

二、秦汉时期大一统文化格局的形成 41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交汇 42

四、隋唐时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 43

五、宋辽金夏时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44

六、明、清时期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45

第二节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46

一、经济生活方面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47

二、衣食起居方面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48

三、文学艺术方面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49

四、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方面少数民族的贡献 50

第三节 中华文化的一体性与多元性 51

一、中华文化一体性特点 51

二、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53

第四节 正确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56

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56

二、价值观念一体化的必然性 57

三、正确处理文化多元化与一体化的关系 58

第三章 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60

第一节 儒佛道为主要内容的古代文化 60

一、儒佛道的产生和形成 60

二、儒佛道冲突融合历程构成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64

第二节 以救亡图存为主线的近代文化 67

一、中华文化在近代的使命感和承重感 67

二、救亡图存与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6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学、西化派三大思潮的冲突碰撞推动了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 70

一、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思潮论战中扩大了影响 70

二、西化派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选择 72

三、现代新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和维护 73

第四节 以先进文化建设为要务的当代文化 76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76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78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体系 80

第四章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点 83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83

一、天人合一 83

二、中华一统 85

三、民惟邦本 87

四、富国富民 90

五、重义轻利 91

六、平均平等 93

七、贵和持中 93

八、群体至上 96

九、舍生取义 97

十、正道直行 97

十一、自强不息 98

第二节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 99

一、重伦理 99

二、重理性 101

三、重实际 103

四、重和谐 105

第三节 中华文化的功能 106

一、民族凝聚 106

二、精神激励 109

三、价值整合 109

四、行为规范 110

第五章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13

第一节 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113

一、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 114

二、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114

第二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特点 119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 119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点 124

第三节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要素及其主要功能 127

一、物质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27

二、制度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28

三、精神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29

第六章 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 133

第一节 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的渊源关系 133

一、“大一统”观念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134

二、“和合”精神是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 136

三、“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是统一战线的方法论基础 138

四、“肝胆相照”的待友之道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力合作的基本方针 1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统一战线 141

一、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特点 142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统一战线的目标一致 143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一致 145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统一战线理论的一致 146

第三节 中华文化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148

一、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 148

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150

第七章 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理论 152

第一节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问题 152

一、祖国统一问题的由来和现状 152

二、祖国统一理论 155

三、祖国统一政策 156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民族大义 159

一、要怀着温情和敬意体会和理解“一国两制”的意义 159

二、“一国两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 162

三、“一国两制”的根本出发点是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162

第三节 “一国两制”与中华文化精神 163

一、“一国两制”与追求统一的永恒信念 164

二、“一国两制”凝聚着中华文化追求和平的精神 165

三、“一国两制”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 167

第四节 “一国两制”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 168

一、“一分为二”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 168

二、“一分为二”思维模式与“一国两制”理论模式 169

第八章 中华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171

第一节 海峡两岸的历史地理渊源 171

一、远古时代,地理上台湾与大陆是一体相连 171

二、在考古发现中,台湾与大陆文化一脉相承 172

三、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173

四、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反对外国侵占台湾 175

五、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 176

第二节 海峡两岸的文化渊源 177

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海峡两岸认同的思想基础 177

二、共同的语言文字是海峡两岸同胞沟通的基础 178

三、共同的民俗文化是海峡两岸的情感基础 181

第三节 中华文化推动两岸的交流 182

一、文化交流首先打开了两岸交流的大门 182

二、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增强了台湾青年学生的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 184

三、海峡两岸的宗教文化交流增强教徒的根源意识 185

第四节 “文化台独”割裂台湾和大陆的历史文化的联系 187

一、“文化台独”涵义 187

二、“文化台独”的基本内容 188

三、“去中国化”是“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193

四、“文化台独”的危害 194

第九章 中华文化与香港长期稳定与繁荣 196

第一节 多元文化共存的香港文化 196

一、殖民文化正逐步被民族文化所取代 197

二、多元文化共存 198

第二节 香港社会中华文化认同的建立以及中西文化的中突和融合 200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香港文化的源头,也始终是香港文化的主体 201

二、香港社会各阶层对中华文化认同分析 202

三、香港社会各阶层所认同的西方文化 206

第三节 普遍和谐意识是凝聚香港同胞的重要价值理念 209

一、和谐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基本精神 209

二、香港“一国两制”的实践需要以贵和精神为价值支撑 210

三、和合文化注重整体、追求一统的理念对保持香港长期稳定有重要作用 211

四、促“和”求稳是大陆处理香港事务追求的目标 212

第四节 “和而不同”是多元化的香港社会保持繁荣稳定的价值基础 213

一、“和而不同”是和合文化所体现的又一个重要价值理念 214

二、“和而不同”是大陆处理香港事务的工作原则和方法 214

第十章 中华文化与澳门的发展和繁荣 217

第一节 澳门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关系 217

一、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217

二、澳门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一脉相承 219

三、澳门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222

第二节 澳门文化的特点 224

一、澳门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224

二、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 226

三、澳门文化具有重商主义色彩 227

四、澳门文化具有殖民色彩 227

五、澳门文化中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 229

第三节 澳门社会各阶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30

一、澳门社会各阶层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230

二、澳门社会各阶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33

第四节 澳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235

一、澳门特区的优势 236

二、澳门特区的劣势 239

三、澳门社会未来发展走向 240

第十一章 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人华侨 245

第一节 华人华侨的历史和现状 245

一、“华侨”名词的由来及定义 245

二、华人华侨的历史 246

三、华人华侨的现状 249

第二节 华人华侨的文化认同及其心态 253

一、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意识占据主导地位 254

二、与当地社会的同化融合是华人社会的发展趋势 257

三、正确看待华人的文化认同及其心态 259

第三节 华人华侨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和影响 261

一、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261

二、中华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和影响 262

三、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 262

第四节 华人华侨在祖国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 263

一、积极支持和参与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运动 263

二、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264

三、努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266

四、成为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联系的友好使者 268

参考文献 270

后记 27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