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伤寒论临证发微
伤寒论临证发微

伤寒论临证发微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柯雪帆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32390683
  • 页数:6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设原文、发微、医案医话选三个栏目。
《伤寒论临证发微》目录
标签:伤寒论 伤寒

第一节 太阳病概论 3

第一太阳病的主症主脉 3

第二太阳病的分类 4

第三太阳病的传变 7

第四阴证阳证的鉴别要点 8

第五太阳病的传经 9

第六六经病的欲解时 10

第七寒热真假之辨 11

第二节 桂枝汤证治 11

第三节 桂枝汤证的兼证 16

第四节 桂枝汤证的变证 23

第一气上冲仍用桂枝汤 24

第二桂枝去芍药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26

第三服桂枝汤后脉变证不变与变为白虎加人参汤证 28

第四反烦不解,针药同用 30

第五节 桂枝汤禁忌证及坏病处理原则 30

第六节 太阳病小发汗证 33

第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33

第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35

第三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36

第七节 桂枝汤证疑似证 41

第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42

第二虚证汗出恶寒误用桂枝汤后的随证救治 45

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由表入里的转变 53

第一葛根汤证 53

第二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56

第二节 麻黄汤证 59

第三节 麻黄汤证的兼证 65

第一大青龙汤证 65

第二小青龙汤证 71

第四节 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 77

第一宜用桂枝汤解外的脉证 77

第二证情略变仍可用麻黄汤的证候 81

第三二阳并病可以小发汗 82

第四以脉象为主,辨表证之可发汗与不可发汗 86

第五桂枝汤的灵活应用 89

第五节 太阳病汗吐下之后的部分变证 92

第一汗吐下后辨寒热虚实的要点 93

第二干姜附子汤证 95

第三桂枝新加汤证 96

第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99

第五桂枝甘草汤证 103

第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107

第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110

第八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114

第九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117

第十茯苓四逆汤证 120

第十一五苓散证 123

第十二栀子豉汤证 130

第十三真武汤证 136

第六节 峻汗禁例 141

第七节 表里先后辨 146

第八节 小柴胡汤证 154

第一典型的小柴胡汤证 154

第二小柴胡汤证的不典型性 163

第九节 小柴胡汤证的兼变证与疑似证 170

第一小建中汤证 170

第二大柴胡汤证 174

第三柴胡加芒硝汤证及少阳病向阳明病的一种转化 178

第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82

第五用针刺治疗的两个证候 186

第十节 太阳病火逆变证 187

第一火逆导致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187

第二烧针诱发奔豚——桂枝加桂汤证 189

第三烧针引起烦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191

第四火逆变证的复杂见症 193

第十一节 太阳病吐后变证 195

第十二节 太阳病蓄血证 197

第一桃核承气汤证 198

第二抵当汤与抵当丸证 203

第一节 结胸与脏结的比较 213

第二节 结胸证治 215

第一热实结胸证治 215

第二痰热结胸证治 220

第三结胸危重证 222

第四小结胸证治 224

第五寒实结胸 229

第六文蛤散证与寒实结胸的鉴别 232

第七以脉诊鉴别太阳病下后变证 234

第三节 结胸疑似证 235

第一太阳少阳并病 236

第二热入血室证 237

第三柴胡桂枝汤证 241

第四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245

第五阳微结证 248

第四节 痞证证治 249

第一痞证的病因病机 250

第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证治 250

第三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与甘草泻心汤证证治 256

第五节 痞证的鉴别 264

第一痞证与太少并病误下后的变证相鉴别 264

第二痞证与饮停胸胁的十枣汤证相鉴别 265

第三痞证与误下后“阴阳气并竭”的危重证相鉴别 267

第四痞证与攻下后水饮停蓄心下的五苓散证相鉴别 268

第五痞证与虚损心下痞相鉴别 270

第六痞证与麻杏甘膏汤证的鉴别 272

第七痞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 275

第八痞证与瓜蒂散证的鉴别 278

第九痞证与胁下痞块导致的脏结相鉴别 280

第六节 痞证的类似证与兼变证 281

第一旋覆代赭汤证 281

第二桂枝人参汤证 284

第三痞证误下后的变证及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287

第四痞证兼表证 289

第七节 太阳病其他变证 291

第一白虎加人参汤证及白虎汤的禁忌 291

第二黄芩汤证及其与太阳少阳并病的比较 297

第三黄连汤证 301

第四风湿证 303

第五炙甘草汤证 309

第一节 阳明病概论 321

第一阳明病的主症主脉、基本病机与四个主要传变途径 321

第二阳明病疑似证候——阳明病中风、中寒之辨 326

第三阳明病不典型证候——阳明发黄及其他证候 329

第二节 阳明病不可攻下的证候 333

第三节 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 338

第四节 阳明病?语辨证及白虎汤证 353

第五节 阳明病兼变证辨治 362

第一阳明病攻下后或经其他治疗之后的多种变证 363

第二阳明兼少阳证治 369

第三阳明中风发黄证治 372

第四阳明病肠燥便秘可用导法 375

第五阳明兼太阳证治 376

第六阳明蓄血 379

第六节 燥屎辨证 381

第七节 转属阳明诸证 384

第八节 各种攻下法的比较 389

第一泻热 389

第二轻下 391

第三缓攻 394

第四急下 396

第五当下 399

第六下瘀血 401

第九节 阳明湿热发黄证治 403

第一节 少阳病概论 413

第二节 少阳病的转归 419

第一节 太阴病概论 425

第二节 太阴病的三个兼证 429

第一节 少阴病概论 437

第二节 少阴病的预后 442

第三节 太少两感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445

第四节 少阴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 451

第五节 少阴寒湿证 455

第六节 少阴便脓血证 459

第七节 少阴吐利证 463

第八节 少阴咽痛证 465

第九节 少阴下利证 471

第一白通汤证与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471

第二真武汤证 476

第三通脉四逆汤证 479

第四四逆散证 483

第五猪苓汤证 489

第十节 少阴三急下证 492

第十一节 少阴病温法提要 498

第一节 厥阴病概论 505

第二节 辨厥 510

第一厥的概念 510

第二厥热胜复 511

第三厥的危重证 517

第三节 厥证辨治 519

第一蛔厥 519

第二寒凝下焦之厥 523

第三亡血之厥 524

第四阳郁、阳盛之厥 526

第五热厥 530

第六血虚寒厥 533

第七寒厥 538

第八痰厥 540

第九水厥 542

第十痰热厥 545

第四节 下利辨治 548

第一下利的基本见症 549

第二寒热虚实错杂下利(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549

第三下利清谷,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证) 552

第四热利 554

第五虚寒下利兼表证(先温其里) 557

第六下利?语(小承气汤证) 558

第七下利后余热 560

第五节 下利辨脉 561

第六节 辨呕 566

第七节 辨哕(呃逆) 572

第一节 霍乱病的概念 577

第二节 霍乱病证治 579

第一四逆加人参汤证 580

第二五苓散证与理中丸证 583

第三四逆汤证 588

第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汤证 590

第五病后调理 592

第一节 阴阳易病证治 597

第二节 差后劳复病证治 599

第一差后劳复病——枳实栀子豉汤证 600

第二差后发热辨治 601

第三差后水肿——牡蛎泽泻散证 604

第四差后喜唾——理中丸证 606

第五差后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证 608

第六差后不能消谷 6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