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下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下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下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锡勤,柴文华主编(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10068008
  • 页数:4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八章,分别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清、近代、现代、当代八个历史时期着手,描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演进的历程,从先民伦理道德观念的萌芽到后期成熟理念的发展,再到近现代道德形态的转变以及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对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的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梳理。
《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 下》目录

第四章 宋至明中叶 1

第一节 宋至明中叶的社会与道德建设 2

一、宋至明中叶的政治、经济概况 2

二、为加强道德教化而推崇儒学,表彰理学 6

三、传统伦理学说的成熟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10

第二节 封建纲常进一步神圣化、规范化及其社会影响 13

一、纲常被视为“天理”、“良知”,臣、子、妻、卑、幼的地位更加低下 14

二、对五常等道德观念的进一步整理和阐释 19

三、“民胞物与”说、“天下一家”说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影响 25

第三节 教化的全面加强与普及,德法并举成为基本国策 30

一、教化的全面加强与普及 30

二、尚德而重刑,对德法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35

第四节 理欲、义利和公私观中的重理、崇义、尚公倾向 40

一、重欲的理欲观 40

二、义利观和公私观的崇义、尚公倾向 47

第五节 君、父、夫权进一步强化,各种愚德日益增多 52

一、君权进一步绝对化,忠成为最高道德 53

二、父权进一步绝对化,愚孝现象日益增多 58

三、“从一而终”的观念获得广泛认同,愚贞愚节现象日益增多 62

第六节 宋至明中叶的社会道德状况面面观 66

一、社会道德相对良好的一面 66

二、社会道德败坏的种种表现 71

三、汉族与少数民族道德习俗的相互影响以及农民阶级的某些道德观念 76

第五章 明清之际 81

第一节 明清之际社会与伦理道德的某些新变化 82

一、明清更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继续加强,社会经济的新变化 82

二、传统观念与社会道德的某些新变化,统治者强化封建纲常的种种举措 86

第二节 三纲受到初步挑战 90

一、对传统君权的初步批判 90

二、对男尊女卑的初步批判 97

三、朦胧的人人平等观念,早期启蒙思想的局限与影响 102

第三节 理欲、义利、公私观的新变化 105

一、批判“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肯定欲的正当性 105

二、重功利的义利观 113

三、少数人对“私”的肯定 119

第四节 明清之际社会道德面面观 123

一、新观念的社会影响 124

二、传统道德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127

三、社会道德的堕落 132

第六章 近代(1840—1919年) 137

第一节 近代的社会变革与伦理道德变革 138

一、近代的中国社会与社会变革 138

二、近代伦理道德的新变化 140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吏治、士习与民风 144

一、吏治进一步败坏 144

二、士林风气堕落 150

三、所谓“民风浇薄” 154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道德状况 158

一、农民阶级朴素的平等思想及其体现 158

二、农民阶级某些淳朴的道德观念及太平天国移风易俗的种种措施 161

三、依然遵行封建旧道德 164

四、太平天国伦理观念及社会习俗的基督教色彩 167

五、前期的军事禁欲主义 169

第四节 近代的道德革命 170

一、对三纲的猛烈抨击 171

二、对忠、孝、贞节的剖析批判 174

三、对奴隶性的批判 179

四、对道德不变论的批判 181

五、对新道德的提倡 183

第五节 传统公私、义利、理欲、俭奢观等在近代的变革 187

一、传统公私观在近代的变革 187

二、传统义利观在近代的变革 193

三、传统理欲观在近代的变革 198

四、传统俭奢观在近代的变革 202

五、其他传统观念的变化 206

第六节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207

一、对移风易俗的高度重视 208

二、严禁鸦片的呼吁及其效果 210

三、禁止女子缠足的呼吁及其效果 212

四、旧式婚姻与婚俗的改革 214

五、剪辫易服,简化并改革礼节 216

六、丧葬之礼的变革 219

七、禁赌、破除迷信及其他习俗改革 221

第七节 清末民初社会道德的明显变化及总体状况 224

一、三纲崩坏 225

二、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等观念严重削弱 229

三、国民意识及新的理想人格初步树立 231

四、爱国主义高涨 235

五、道德进步与道德堕落并存 238

六、旧道德的影响依然巨大,道德变革的不平衡性 243

第七章 现代(1919—1949年) 247

第一节 中国现代伦理道德变迁概论 248

一、中国现代社会概况 248

二、中国现代伦理道德变迁的一般特征 253

三、中国现代社会道德的地区差异性 263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主要伦理思潮 267

一、中国现代西化派的伦理思潮 267

二、早期现代新儒家的伦理思潮 274

三、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潮 282

第三节 北洋军阀时期的道德冲突 303

一、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文化冲突 303

二、妇女解放与传统女性伦理的冲突 306

三、其他陋俗的逐步革除 313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道德状况及“新生活运动” 316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道德概况 316

二、“新生活运动”的缘起 318

三、“新生活运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提倡 323

四、“新生活运动”对民俗、社会公德的改善 325

五、“新生活运动”与抗战 328

六、“新生活运动”的局限 331

第五节 日本占领区的道德状况 333

一、文化和道德方面的奴化教育 334

二、对部分中国传统道德的歪曲利用 340

三、“新国民运动” 342

四、日本侵略者奴化道德的失败 346

第六节 红色政权区域的道德变化 347

一、红色政权区域新道德的生成 348

二、集体主义道德 351

三、对传统陋俗和旧道德的破除 353

四、以妇女解放为核心的两性伦理 354

第八章 当代(1949年至今) 363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道德建设 364

一、伟大而曲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 364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曲折进程 3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在中国的普及 372

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普及 372

二、“荡涤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 376

三、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382

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开始被扭曲 392

第三节 新时期社会伦理道德的新发展 394

一、历史进程中的曲折——十年动乱及其结束 395

二、改革开放引发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新变化 397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习俗风尚的新变化 402

四、对新的伦理问题的思考 406

五、新变化中所出现的新问题 414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 417

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 418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423

主要参考文献 429

后记 4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