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通播网宣言 全IP及三网合一的网络体系及产业结构
通播网宣言 全IP及三网合一的网络体系及产业结构

通播网宣言 全IP及三网合一的网络体系及产业结构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涛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63513027
  • 页数:1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立于信息社会变迁的前沿,涉及了当前全球范围内网络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热点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规律,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初看完全出乎意料、细研又在情理之中的解答,所得出的结论清晰简洁而又令人信服,具有极大的创新性、颠覆性和震撼性。未来将会是全IP的网络,《通播网宣言》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全面和系统研究未来全IP网络的技术体系、网络体系和产业规律的书,是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通播网理论的专著。
《通播网宣言 全IP及三网合一的网络体系及产业结构》目录

1通信、广播与互联网 3

1.1网络与业务 3

1.2 业务的数字化 5

1.3互联网 5

1.4 充满矛盾的互联网 6

2互联网的八大问题 9

2.1问题一QoS偏见 9

2.1.1 QoS主要是组网方式决定的网络资源问题 9

2.1.2 IP的QoS潜力远超过电路交换 10

2.1.3 QoS偏见的商业根源 12

2.1.4 QoS偏见的技术根源 14

2.2 问题二 互联网的不可管理性 14

2.3问题三 有偏差的安全观念 18

2.4 问题四 商业模式缺陷 20

2.4.1“免费”商业模式缺陷 20

2.4.2宽带单纯的“包月制”已成为万恶之源 23

2.5问题五 网络支付手段的缺失 25

2.5.1传统支付手段及其在网络支付上的局限性 25

2.5.2网络支付的5个特定需求 26

2.6问题六 信息传递效率 27

2.7问题七DNS应用地址体系的缺陷 29

2.8问题八 全程而非全网 30

2.9互联网问题总结 31

3未来业务三大基本特点 33

3.1未来业务三大基本特点 33

3.1.1无限丰富 33

3.1.2无限可变 34

3.1.3当前未知 34

3.1.4全新的网络设计理念 34

3.2 适应未来业务的宽带 35

4电信业的七大失败技术 37

4.1网络的4个基本要素 37

4.2 以交换看待网络和以地址看待网络 38

4.3 ISDN和ATM 38

4.4 3G和B3G 39

4.4.1 3G—— Mobile ISDN 39

4.4.2 B3G——Mobile ATM 42

4.4.3对3G技术的废物利用 42

4.5 NGN、IMS和ASON 44

4.5.1从核心网控制业务的终结 44

4.5.2混合网络技术思想的终结 46

4.6总结 47

5广播网的四大缺陷 48

5.1广播网的优点及商业模式 48

5.2 传统广播网的缺点 48

5.2.1既非全程也非全网 48

5.2.2不能准确计量用户的使用量 49

5.2.3客户缺少选择性 49

5.2.4网络与业务合一导致升级不便 49

5.3总结 50

6技术替代的五大规律和替代式转型成功的三要素 51

6.1技术替代 51

6.2 技术替代的五大规律 52

6.2.1规律一:少数关键性技术指标在替代中的决定性作用 52

6.2.2规律二:主要技术指标上的缺陷对替代的阻碍 53

6.2.3规律三:替代过程中相关制造业先行衰亡 53

6.2.4规律四:替代过程不可通过对旧技术改良加以阻止 53

6.2.5规律五:雪崩替代式转型 53

6.3替代式转型成功的三个主要因素 54

6.3.1成功因素一:使用的方便性 54

6.3.2成功因素二:便宜 56

6.3.3成功因素三:最核心指标上的突出优势 58

6.4IT技术的特殊发展阶段曲线 59

6.5正在到来的通播网雪崩替代式转型 62

6.6转型的时代 64

7通播网的技术模型 67

7.1网络层——全IP 67

7.2IP网络层以下的结构 68

7.2.1骨干层 68

7.2.2接入层 69

7.2.3全程全网 70

7.2.4通播的信息传递特性 70

7.3媒体和业务控制 71

7.3.1媒体 71

7.3.2业务控制 72

7.4 用户层的引入带来新的分离结构 72

7.4.1用户与网络分离 72

7.4.2用户与业务分离 73

7.4.3用户与认证分离 74

7.4.4业务用户与支付用户分离 74

7.5分离与技术的完备性 75

7.5.1用分离标准检验网络技术的先进性 75

7.5.2分离与技术的完备性 75

8通播网的法治模型 77

8.1应用地址与用户 77

8.2 安全、认证和支付 77

8.3适应通播网的产业监管体制案例——Unified Licence 78

8.4 通播网产业经营者的4个角色及其监管 80

9通播网的商业模型 84

9.1网络支付手段——GEC货币 84

9.1.1 GEC货币的性质 84

9.1.2同种货币条件下的GEC货币应用 85

9.1.3利用信用卡捆绑的跨国GEC货币 86

9.1.4直接利用GEC货币进行的跨国支付 86

9.1.5 GEC货币常规回收之后的差额处理 87

9.1.6 GEC货币的巨大优势 88

9.1.7 GEC货币的应用 88

9.1.8 GEC货币的获得 89

9.2 网络地产业的商业模型 89

9.3比特运输业的商业模型 90

9.3.1比特运输业的成本变动规律 90

9.3.2比特运输业最大带宽开放原则 90

9.3.3比特运输业流量制的必然性 92

9.3.4比特运输业流量制可能遇到的问题 93

9.3.5比特运输业流量制的操作原则 94

9.4 内容服务业的商业模型 98

9.5用户服务管理业的商业模型 99

10通播网的分层协议 100

10.1全IP网络的平滑跳变潜力 100

10.2网络分层的新原理 101

10.3通播网的总体层次结构 101

10.3.1通播网的3个层次 101

10.3.2地址层的3个细分层次 102

10.4 通播网的层次结构 103

11编号原理及UNS编号设计思想 106

11.1编号方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106

11.1.1号码唯一性 106

11.1.2号码的分段 107

11.1.3与对象可变属性无关的原则 108

11.1.4编号的长度 108

11.1.5号码空间利用率 109

11.1.6号码的定长与不定长 109

11.1.7号码校验 112

11.2 用户地址映射的基本结构 112

11.2.1归属地址服务器 112

11.2.2直接访问服务器 113

11.2.3地址的层级 113

11.3传统的应用地址层协议及其缺陷 114

11.3.1 E.164号码 114

11.3.2 DNS地址 115

11.3.3最新的发展ENUM和UCI 115

11.3.4互联网用户注册与P2P 116

11.3.5移动技术的HLR和VLR 116

11.4 UNS协议设计及其优点 116

11.4.1对IP地址实时变化的适应性 116

11.4.2安全性和主权平等性 119

11.4.3 UNS号码分配和管理的优势 119

11.4.4与P2P类用户寻址方式的比较 121

11.4.5 UNS超级强大的优势 121

12通播网产品技术 124

12.1通播网运营者及设施设备关系结构 124

12.2 网络地产商设施 124

12.3比特运输商设备 125

12.3.1波分产品 125

12.3.2网络节点管理 125

12.3.3 IP交换路由 125

12.3.4数据中心设备 126

12.3.5终端 126

12.3.6接入设备 126

12.3.7无线接入技术从“垄断时代”走向“开放时代” 126

12.3.8固线接入技术向超高带宽和室内无线方向发展 127

12.4 用户服务商设备 127

12.5内容服务商设备 127

12.6总结 128

13用户名系统协议 131

13.1目的 131

13.2 基本方法 132

13.3系统结构 133

13.4 UNS号码规则 136

13.4.1一般号码规则 136

13.4.2快速拨号规则 138

13.4.3特服号码规则 138

13.4.4特服号码的地址解析 138

13.5用户的归属和注册、认证 139

13.5.1用户的归属 139

13.5.2用户的注册 139

13.5.3用户的认证 139

13.5.4用户的级别标识L 140

13.6号码规则代码 140

13.6.1根号码规则代码 140

13.6.2子号码规则代码 140

13.7 UNS字符名称 141

13.7.1域字符名称 141

13.7.2用户字符名称 141

13.7.3用户名称的合法字符 141

13.7.4 UNS字符名称的标识方法 142

13.8表结构 142

13.8.1根域表 142

13.8.2子域表 142

13.8.3用户表 142

13.9 UNS用户的呼叫查询 143

13.9.1 UNS呼叫的目的 143

13.9.2呼叫过程 143

13.9.3 UNS号码的分配及管理 144

附录A ITU赵厚麟副秘书长和作者对话通播网 145

A.1赵厚麟2006年9月17日对本书书稿的第一次意见 145

A.2 作者对赵厚麟第一次意见的回复 149

A.3赵厚麟2006年10月2日的回信 153

A.4 赵厚麟2006年10月3日为本书书稿的第二次意见 153

A.5作者对赵厚麟第二次意见的回复 155

附录B 英文缩写注解 1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