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福集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40228890
  • 页数:5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以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较全面地介绍了企事业单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技术问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技术、CAM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全书共十一章,各章均附有小结、中英文关键词、复习思考题、案例和讨论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管理类、信息类专业或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亦可供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等作为参考书。
《信息系统技术概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信息系统概述 1

一、数据、信息和信息系统 1

二、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5

三、信息系统的特点 7

第二节 开发信息系统面临的技术问题 8

一、数据、信息的获取技术 8

二、信息的传输技术 14

三、信息的存储技术 17

四、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21

第三节 信息系统技术的最新进展 22

本章小结 28

第二章 数据采集技术 35

第一节 数据采集概述 35

一、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 35

二、数据采集的基本功能 35

三、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 36

四、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7

五、数据处理及其任务 38

第二节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39

一、概述 39

二、采样过程 39

三、采样定理 40

四、量化过程与量化噪声 40

五、编码 41

六、孔径误差与采样保持 41

第三节 数据采集系统的常用器件 43

一、模/数转换器 43

二、数/模转换器 44

三、模拟多路开关 46

四、测量放大器 46

五、采样/保持器 48

六、输入输出接口板卡 48

第四节 采样数据预处理技术 50

一、系统误差的校准 50

二、采样数据的标度变换 52

三、线性化处理和非线性补偿 53

四、采样数据的数字滤波 54

第五节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56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56

二、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57

三、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58

四、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59

本章小结 60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技术 64

第一节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64

一、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 64

二、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64

三、闭环控制系统示例及其组成 65

四、控制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67

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概论 69

第二节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70

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70

二、控制系统的分析 77

三、控制系统的校正 85

第三节 传感器和执行器 89

一、传感器 89

二、执行器 92

第四节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94

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94

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95

三、接口和过程通道技术 97

四、数字PID控制器 101

五、工业控制计算机 104

第五节 集散控制系统 106

一、集散控制系统的概念 106

二、集散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106

三、典型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107

第六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10

一、现场总线概述 110

二、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 111

三、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113

四、现场总线系统的应用 114

本章小结 115

第四章 CAD技术 120

第一节 CAD概述 120

一、产品设计与CAD 120

二、CAD的基本概念 122

三、CAD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124

四、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124

第二节 CAD系统的组成 126

一、CAD系统的硬件组成 127

二、CAD系统的软件组成 129

第三节 CAD建模技术 132

一、基本概念 132

二、几何建模技术 132

三、特征建模技术 137

第四节 CAD的常用处理技术 142

一、产品数据交换技术 142

二、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148

第五节 CAD软件及应用 152

一、常用CAD软件 152

二、CAD软件的二次开发 154

本章小结 159

第五章 CAM技术 164

第一节 CAM概述 164

一、CAM的基本概念 164

二、CAM系统的软/硬件环境 165

三、CAM技术的作业流程 167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设计 168

一、CAPP的基本概念 169

二、CAPP系统的组成 171

三、CAPP系统的工作原理 172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 176

一、数控加工基础 176

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178

三、前置处理与后置处理 181

四、数控加工仿真 183

第四节 CAM软件及应用 185

一、常用CAM软件和软件的选择 185

二、CAM软件应用实例 187

第五节 先进制造技术 193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193

二、并行工程 194

三、柔性制造系统 198

四、智能制造系统 202

五、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204

六、快速成形制造 206

本章小结 210

第六章 通信技术 21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15

一、数据、信息和信号 215

二、通信的定义 216

三、通信的分类 217

四、信道及信道分类 218

五、通信的发展 218

第二节 数据传输类型 219

一、基带传输 219

二、频带传输 221

第三节 多路复用技术 224

一、频分多路复用 224

二、时分多路复用 225

三、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225

四、波分多路复用 226

第四节 数据交换技术 226

一、电路交换 226

二、报文交换 228

三、分组交换 228

四、虚电路与数据报 229

五、其他数据交换技术 229

第五节 传输介质 231

一、同轴电缆 231

二、双绞线 232

三、光缆 233

四、无线传输介质 235

第六节 差错检验与控制 236

一、奇偶校验 236

二、方块校验 237

三、循环冗余校验 237

四、差错控制机制 238

第七节 现代通信系统 240

一、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240

二、卫星通信系统 242

三、移动通信系统 247

四、光纤通信系统 252

本章小结 254

第七章 数据库技术 260

第一节 数据库系统概论 260

一、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 260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261

三、数据模型 262

四、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265

五、数据库管理系统 266

六、数据库系统 268

第二节 关系数据库 270

一、关系数据结构 270

二、关系完整性约束 273

三、关系代数 274

四、函数依赖 279

五、关系范式 280

第三节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282

一、SQL概述 282

二、数据定义 283

三、数据查询 285

四、数据更新 291

五、视图 293

六、数据控制 295

第四节 数据库设计 296

一、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97

二、需求分析 298

三、概念结构设计 298

四、逻辑结构设计 299

五、物理设计 301

六、数据库实施 302

七、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302

第五节 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 303

一、面向对象数据库 304

二、分布式数据库 306

三、其他新型的数据库系统 308

本章小结 310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 316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概述 316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特点 316

二、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317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21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22

五、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24

六、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326

七、计算机网络设备 327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29

一、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29

二、OSI参考模型 330

三、TCP/IP体系结构 332

四、微软公司使用的网络协议 334

第三节 局域网 334

一、局域网概述 334

二、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法 335

三、以太网技术 339

四、虚拟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 341

第四节 广域网与网络互联 343

一、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343

二、几种常用的广域网 344

三、网络互联技术 348

第五节 Internet 349

一、Internet简介 349

二、Internet的功能与服务 350

三、Internet地址 353

四、Internet接入技术 356

第六节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357

一、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357

二、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 358

三、UNIX操作系统 359

四、Linux操作系统 361

第七节 计算机网络安全 363

一、网络安全概述 363

二、防火墙技术 364

三、虚拟专用网技术 367

四、计算机网络病毒 368

第八节 新一代IP——IPv6 369

一、IPv4转变为IPv6的原因 369

二、IPv6的特性 370

三、IPv6数据报格式简介 371

四、IPv6的编址 372

五、IPv6的地址自动配置技术 374

六、IPv4与IPv6的共存 375

本章小结 376

第九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 384

第一节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 384

一、计算机仿真的特点 384

二、系统仿真的分类 385

三、系统仿真的定位 387

四、蒙特卡罗方法 388

五、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393

六、系统仿真的步骤 393

第二节 仿真模型的建立 395

一、仿真模型的基本概念 395

二、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396

三、仿真示例和说明 400

四、仿真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406

五、仿真工具简介 407

第三节 输入数据分析 407

一、问题的缘起 407

二、输人数据概率分析的步骤 408

三、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410

四、数据分布的分析与假设分布族 410

五、参数估计 414

六、拟合优度检验 414

七、随机数与随机变量的生成 416

第四节 输出结果统计分析 417

一、仿真输出结果搜集和分析的策略 417

二、置信区间以及基于误差的计算逼近法 418

三、系统性能比较 420

四、仿真模型的验证与确认及实验设计 424

本章小结 425

第十章 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 429

第一节 知识发现与商务智能 429

一、信息技术与知识发现 429

二、事务处理与分析处理 430

三、数据仓库与OLAP 432

四、在线分析处理 434

五、商务智能 435

六、数据挖掘的特点 436

七、数据挖掘的方法 437

第二节 概念描述(归纳) 438

一、数据立方与基于属性的概念归纳方法 438

二、属性相关分析 440

三、概念对比描述的挖掘 441

第三节 分类和预测 442

一、分类和预测的基本步骤 442

二、分类和预测的准备与标准 443

三、分类算法 444

第四节 聚类分析 445

一、聚类分析基础 446

二、主要聚类方法 448

第五节 关联规则挖掘 450

一、关联规则挖掘的基本思路 451

二、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452

第六节 其他数据挖掘方法 454

一、多维分析与描述性知识挖掘 455

二、空间数据挖掘 455

三、多媒体数据库挖掘 456

四、时序数据与序列数据挖掘 456

五、文本数据挖掘 456

六、互联网挖掘 457

第七节 实际的商务智能和应用系统 458

本章小结 461

第十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 466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466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 466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70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展望 473

第二节 空间数据的组织与处理 476

一、空间数据组织概述 476

二、矢量空间数据模型及结构 479

三、栅格空间数据模型及结构 483

四、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 486

五、空间数据处理 487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 490

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概述 491

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 492

三、空间数据库引擎 494

四、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幅(分区)、分层次的组织管理 497

第四节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498

一、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查询 498

二、程式化空间分析 502

三、其他空间分析 505

第五节 地理信息系统输出 506

一、地理信息系统输出概述 506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 508

第六节 GIS开发工具 511

一、Arc/Info 511

二、MapInfo 511

三、SuperMap GIS 513

四、其他开发工具 513

本章小结 5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