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荣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2089029
  • 页数:4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重整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建构语文课程,包括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材等方面的分析框架;对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评析,将改革所显现的理论问题放在多元视野的背景中探悉其学理。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目录

第一章 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3

第1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 3

1.1 归属参照系试建 3

1.2 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 8

1.3 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 11

第2节 “语文科课程论”辨证 21

2.1 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 21

2.2 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 26

2.3 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 30

第3节 本书的结构及内容概要 35

第二章 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 47

第1节 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 47

1.1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 47

1.2 “性质”难题产生的模型分析 50

1.3 “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及偏离的原因 54

1.4 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 59

第2节 “性质”难题在历史语境中话语方式的演化 62

2.1 课程取向纷争中构筑的同一平台(1904—1948) 62

2.2 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 70

2.3 由正当辩护而误入逻辑答题(1978—1990) 75

2.4 课程取向“我主张”的曲折表达(1991—2000) 81

2.5 《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88

第三章 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93

第1节 “分析框架”概说 93

第2节 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 96

2.1 袭用分析框架问题之一:两极概念的实体化 96

2.2 袭用分析框架问题之二:分析能力的残缺 103

第3节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建立 113

3.1 语文教育界突破袭用框架的努力 113

3.2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概述 119

3.3 新建框架与《标准》的“三个维度” 122

第4节 从“潜层面”分析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 130

4.1 分析框架作为公用平台 130

4.2 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取样 131

4.3 对取样材料的“潜层面”分析 136

4.4 “潜层面”诸成分交互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140

第四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课程取向 147

第1节 “课程取向”概说 147

第2节 多元并呈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149

2.1 美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149

2.2 法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151

2.3 德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153

2.4 日本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155

2.5 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 158

第3节 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 160

3.1 语文能力与听说读写取向 160

3.2 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及讨论 162

3.3 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及讨论 168

3.4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 180

第五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文化意识 191

第1节 “文化意识”概说 191

第2节 古与今:关于“整体感知” 196

2.1 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不同语境 196

2.2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的含义 199

2.3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207

第3节 中与西:关于“对话理论” 215

3.1 “对话理论”解析 215

3.2 “感受性阅读”的考察 225

3.3 结论与建议 234

第六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知识状况 241

第1节 “知识状况”概说 241

第2节 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 250

2.1 从知识状况看欧美的语文课程目标 250

2.2 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状况的负面扫描 259

第3节 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 268

3.1 对知识状况的审理要紧急地提到日程 268

3.2 将知识问题在课程具体形态层面“主题化” 272

第七章 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 285

第1节 研究的背景 285

第2节 关于“语文教材内容” 290

2.1 语文教材研究中的术语纠缠 290

2.2 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 292

2.3 语文教材内容的含义:用什么去教 294

2.4 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 299

第3节 关于“语文教材体系” 301

3.1 我国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 301

3.2 “明里探讨”的层面混淆 304

3.3 “科学体系”的误区 308

第八章 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 315

第1节 “定篇”类型的选文 315

1.1 “定篇”类型选文界说 315

1.2 “定篇”的课程内容 323

1.3 “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 325

第2节 “例文”类型的选文 331

2.1 “例文”类型选文界说 331

2.2 国外语文教材中的“例文” 334

2.3 “例文”的功能发挥方式 337

第3节 “样本”类型的选文 343

3.1 “样本”类型选文界说 343

3.2 “样本”的编撰策略与技术(上) 346

3.3 “样本”的编撰策略与技术(下) 352

第4节 “用件”类型的选文 358

4.1 “用件”类型选文界说 358

4.2 “用件”的三个品种 359

4.3 对“用件”的误用 365

第5节 选文类型鉴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69

第九章 代结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 381

第1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 381

1.1 名称改变预示着范型转换 381

1.2 前景之一: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 383

1.3 前景之二:语文教材的“多样化”格局 388

1.4 前景之三: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390

第2节 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394

2.1 目前所达到的状态 394

2.2 着眼于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法改革有局限 396

2.3 语文课程的问题主要出在课程内容上 398

第3节 三点建议 403

参考文献 409

后记 4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