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楚千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8054143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论述了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等内容。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目录

第一篇 CDMA移动通信基础及辅助技术 1

第1章 扩频通信技术及Walsh正交码 1

1.1 扩频通信一般概念 1

1.2 扩频系统的重要指标 2

1.3 扩频通信的优点及缺点 2

1.4 扩频通信的两个重要理论公式 3

1.5 用于二进制码组及波形分析的常用概念 4

1.6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及抗干扰分析 7

1.6.1 直接序列扩频原理 8

1.6.2 直接序列扩频抗干扰分析 8

1.7 Walsh正交码 9

第2章 分集、交织、时域均衡及Rake接收机 11

2.1 分集技术 11

2.2 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 12

2.3 交织技术 13

2.3.1 交织基本概念 13

2.3.2 交织工作原理 14

2.3.3 分组交织器的性质 15

2.4 利用扩频技术实现隐分集 15

2.5 时域自适应均衡技术 16

2.6 Rake接收机 17

2.6.1 多径时延及多径的分离和利用 17

2.6.2 Rake接收机工作原理简介 18

第3章 3种移动通信多址方式及系统容量 19

3.1 移动通信多址方式概述 19

3.2 频分多址 20

3.2.1 频分多址概念 20

3.2.2 FDMA的优点与缺点 21

3.3 时分多址 21

3.3.1 时分多址概念 21

3.3.2 TDMA的优点与缺点 22

3.4 码分多址 23

3.4.1 码分多址概念 23

3.4.2 CDMA的优点与缺点 23

3.5 FDMA和TDMA系统的(无线)容量 24

3.6 CDMA系统容量 25

第4章 IS-95系统及CDMA2000系统中使用的码型 27

4.1 CDMA系统中使用的码型的特点 27

4.2 IS-95系统中使用的码型 28

4.3 CDMA2000-1x系统中使用的码型 30

4.4 举例说明用短码和Walsh码区分前向链路的小区和码分物理信道 32

参考文献 35

第二篇 IS-95、CDMA2000-1x及CDMA2000-1x EV-DO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IS-95移动通信系统 36

5.1 IS-95系统的起源及演进 36

5.2 IS-95系统空中接口主要性能 37

5.2.1 IS-95系统(包括CDMA2000-1x系统及CDMA2000-1x EV-DO系统)工作频段 37

5.2.2 中国联通CDMA 800MHz使用频段和信道 38

5.2.3 IS-95系统空中接口等的主要性能参数 39

5.3 IS-95系统参考模型 40

5.4 IS-95系统空中接口 41

5.4.1 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41

5.4.2 IS-95系统前向链路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41

5.4.3 IS-95系统前向链路组成 42

5.4.4 IS-95系统反向链路组成 45

5.5 IS-95系统移动台的工作状态及状态转移 47

5.5.1 IS-95系统移动台工作状态概述 47

5.5.2 移动台的4种工作状态 48

5.6 IS-95系统的切换 56

5.6.1 切换综述 56

5.6.2 软切换 57

5.6.3 IS-95A系统软切换 60

5.6.4 软切换中导频集的维护 62

5.6.5 硬切换 63

5.7 IS-95系统功率控制 64

5.7.1 功率控制概述 64

5.7.2 反向链路功率控制 67

5.7.3 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69

第6章 CDMA2000-1x移动通信系统 70

6.1 CDMA2000概述 70

6.2 CDMA2000-1x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70

6.3 CDMA2000-1x的系统结构 71

6.4 CDMA2000-1x系统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接口 73

6.5 CDMA2000-1x系统分组域核心网 74

6.6 CDMA2000-1x系统空中接口协议结构 75

6.6.1 空中接口协议结构概述 75

6.6.2 逻辑信道的作用及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 76

6.6.3 物理信道 77

6.6.4 CDMA2000-1x系统的无线配置 77

6.7 CDMA2000-1x系统空中接口物理层 78

6.7.1 CDMA2000-1x系统相对于IS-95系统的技术改进 78

6.7.2 CDMA2000-1x系统前向链路物理信道 79

6.7.3 CDMA2000-1x系统前向链路的解复用、扩频与射频调制 88

6.7.4 CDMA2000-1x系统反向链路物理信道 90

6.7.5 CDMA2000-1x系统反向链路的复扩频及HPSK射频调制 95

6.7.6 Turbo编码简介 98

6.8 CDMA2000-1x系统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简介 99

6.8.1 LAC子层 99

6.8.2 MAC子层 100

6.9 CDMA2000-1x系统接入过程的状态控制 102

6.10 CDMA2000-1x系统中的功率控制 104

6.11 CDMA2000-1x系统中的切换 105

6.12 CDMA2000-1x系统分组数据传输 107

6.12.1 CDMA2000-1x系统分组网的功能模型 107

6.12.2 点到点协议 108

6.12.3 CDMA2000-1x系统中采用简单IP的分组网接入方式 109

6.12.4 CDMA2000-1x系统中采用移动IP的分组网接入方式 110

6.13 CDMA2000-1x系统的链路预算 112

6.13.1 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预算的共性内容 112

6.13.2 反向链路预算举例 120

6.13.3 前向链路预算举例 121

第7章 CDMA2000-1x EV-DO移动通信系统 123

7.1 CDMA2000-1x EV-DO综述 123

7.1.1 从CDMA2000-1x向EV-DO的演进 123

7.1.2 EV-DO设计思想 124

7.2 CDMA2000-1x EV-DO的系统结构 125

7.2.1 接入终端 126

7.2.2 无线接入网 126

7.2.3 分组核心网 127

7.3 CDMA2000-1x EV-DO系统的会话与连接概念及空中接口协议简介 129

7.3.1 信息传送方式——EV-DO系统的会话与连接 129

7.3.2 EV-DO系统空中接口7层协议简介 130

7.4 CDMA2000-1x EV-DO系统空中接口物理层 130

7.4.1 前向信道 130

7.4.2 前向信道时隙结构 131

7.4.3 前向信道构成 131

7.4.4 反向信道 137

7.5 CDMA2000-1x EV-DO空中接口各层协议间的数据封装 144

7.6 CDMA2000-1x EV-DO系统关键技术 147

7.6.1 前、反向不同多址方式 147

7.6.2 自适应调制编码 147

7.6.3 HARQ与提前终止技术相结合 147

7.6.4 多时隙传输 148

7.6.5 多用户调度 149

7.6.6 虚拟软切换 149

7.6.7 速率控制 150

7.6.8 前向链路功率分配及反向链路功率控制 151

7.7 CDMA2000-1x EV-DO Release A简介 153

7.7.1 EV-DO Release O设计上的局限性 153

7.7.2 EV-DO Release A的改进 154

7.8 移动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方法及干扰预防措施 155

7.8.1 系统间干扰 155

7.8.2 系统间干扰的预防 159

参考文献 160

第三篇 WCDMA移动通信系统 161

第8章 WCDMA系统构成 161

8.1 WCDMA系统概述 161

8.1.1 WCDMA的工作频段及主要技术特点 161

8.1.2 WCDMA(R99)的技术特点 162

8.2 WCDMA系统网络结构及主要接口 163

8.2.1 WCDMA系统网络结构 163

8.2.2 WCDMA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接口 164

8.3 UTRAN的基本结构 165

8.3.1 RNC 165

8.3.2 RNC的功能 166

8.3.3 Node B的功能 167

8.4 UTRAN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协议概念 167

8.5 WCDMA的核心网结构 168

8.5.1 WCDMA核心网的演进 168

8.5.2 R99版核心网结构 168

8.5.3 R4版核心网结构 173

第9章 WCDMA系统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 177

9.1 数据链路层 178

9.1.1 传输信道 178

9.1.2 讨论Uu接口各层时常用概念 179

9.1.3 媒体接入控制子层 184

9.1.4 无线链路控制子层 186

9.1.5 分组数据会聚协议 188

9.1.6 广播/多播控制协议 188

9.2 网络层 188

9.2.1 RRC子层 189

9.2.2 RRC子层主要功能 190

9.2.3 RRC子层协议状态模型 190

9.2.4 RRC子层处理过程 192

第10章 WCDMA系统空中接口物理层 196

10.1 WCDMA系统空中接口的信道化码与扰码 196

10.1.1 WCDMA系统空中接口的信道化码 196

10.1.2 WCDMA系统空中接口的扰码 198

10.2 同步码 201

10.3 物理信道 202

10.3.1 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203

10.3.2 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209

10.3.3 物理信道间的时序关系 213

10.3.4 物理信道小结 214

10.4 物理层信道编码和复用 214

10.4.1 下行链路物理层信道编码和复用 214

10.4.2 上行链路物理层信道编码和复用 218

10.5 扩频、加扰码和射频调制 220

10.5.1 下行链路物理层扩频、加扰码和射频调制 221

10.5.2 上行链路物理层扩频、加扰码和射频调制 221

第11章 WCDMA系统物理层通信流程 224

11.1 位置更新简介 224

11.2 网络及小区选择与重选简介 225

11.2.1 网络选择与重选 225

11.2.2 小区选择与重选 225

11.3 WCDMA系统的切换 227

11.4 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 233

11.4.1 功率控制对于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 233

11.4.2 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 233

11.5 随机接入过程 237

第12章 HSDPA简介 240

12.1 HSDPA基本概念 240

12.2 HSPA演进 241

12.3 HSDPA关键技术 241

12.3.1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 241

12.3.2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 243

12.3.3 快速多用户调度 244

12.3.4 信道传输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245

12.3.5 高速功率分配 246

12.4 HSDPA新增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 247

12.5 HSDPA物理层通信流程 249

12.6 HSDPA移动性管理简介 250

参考文献 250

第四篇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 252

第13章 TD-SCDMA系统 252

13.1 TD-SCDMA标准的形成 252

13.2 TD-SCDMA的工作频段(中国) 253

13.3 TD-SDMA主要技术特点 253

13.4 TD-SCDMA与WCDMA在系统结构上的相似性 254

13.5 TD-SCDMA系统关键技术简介 255

13.6 TD-SCDMA系统帧结构 256

13.6.1 TD-SCDMA帧结构有关参数持续时间 256

13.6.2 子帧结构 257

13.6.3 TD-SCDMA系统中4种不同时隙 257

13.7 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 260

13.7.1 传输信道 260

13.7.2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261

13.7.3 物理信道 262

13.8 物理层信道编码与复用 264

13.9 数据调制、扩频、扰码与载频相乘 268

13.9.1 数据调制、扩频与扰码 268

13.9.2 子帧形成与实部、虚部分离 270

13.9.3 载频相乘 270

13.10 TD-SCDMA系统的4种特殊用途码 271

第14章 TD-SCDMA系统物理层通信流程 272

14.1 小区选择过程 272

14.2 上行同步过程 273

14.2.1 上行同步定义 273

14.2.2 实现下行同步是上行同步的前提 274

14.2.3 上行同步建立 274

14.2.4 上行同步保持 276

14.2.5 上行同步对于TD-SCDMA系统的意义 276

14.3 随机接入过程 276

14.4 功率控制过程 277

14.4.1 开环功率控制 277

14.4.2 闭环功率控制 278

第15章 TD-SCDMA关键技术 280

15.1 智能天线技术 280

15.1.1 智能天线起源 280

15.1.2 智能天线(以TD-SCDMA系统中使用的智能天线为例)的基本概念 280

15.1.3 自适应智能天线与多波束智能天线 281

15.1.4 智能天线的优点 282

15.1.5 TD-SCDMA系统智能天线工作原理简介 283

15.1.6 TD-SCDMA系统智能天线主要技术参数 283

15.1.7 智能天线的不足 285

15.2 多用户检测技术 286

15.2.1 多用户检测基本概念 286

15.2.2 联合检测技术与干扰消除技术 286

15.2.3 TD-SCDMA系统中的联合检测技术 287

15.2.4 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技术的特点 287

15.2.5 联合检测技术的不足 288

15.3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 288

15.3.1 信道分配概念 288

15.3.2 3种信道分配方式 289

15.3.3 慢速动态信道分配与快速动态信道分配 289

15.3.4 动态信道分配实用技术简介 290

15.3.5 TD-SCDMA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技术 291

15.3.6 应用DCA技术时注意事项 294

15.4 接力切换技术 294

15.4.1 TD-SCDMA系统采用的切换种类 294

15.4.2 接力切换的测量 295

15.4.3 接力切换的判决过程 295

15.4.4 接力切换的执行过程 296

第16章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特点 298

16.1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概念和基本内容 298

16.1.1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概念 298

16.1.2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基本内容 298

16.1.3 TD-SCDMA系统服务质量 299

16.2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初步规划 300

16.2.1 无线网络初步规划的流程 300

16.2.2 环境与业务划分 301

16.3 链路预算与容量设计基本概念 301

16.3.1 链路预算基本概念 301

16.3.2 容量设计基本概念 302

16.4 GSM系统链路预算及容量设计特点 303

16.4.1 GSM系统链路预算特点 303

16.4.2 GSM系统容量设计特点 303

16.5 WCDMA系统链路预算及容量设计特点 304

16.5.1 W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特点 304

16.5.2 WCDMA网络中覆盖与容量的关联 304

16.5.3 WCDMA网络中的呼吸效应 307

16.5.4 WCDMA系统链路预算特点 307

16.5.5 WCDMA系统链路预算举例 311

16.5.6 WCDMA系统容量设计特点 311

16.6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特点 312

16.6.1 导致TD-SCDMA与WCDMA在无线网络规划方面存在共性的因素 312

16.6.2 导致TD-SCDMA与WCDMA在无线网络规划方面存在差异的因素 313

16.6.3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特点 313

16.7 TD-SCDMA系统链路预算特点 315

16.7.1 传播模型的选择 315

16.7.2 链路预算中各个参数的含义 316

16.7.3 链路预算举例 319

16.8 TD-SCDMA系统容量设计特点 324

16.8.1 软容量与硬容量 325

16.8.2 估算TD-SCDMA系统容量的一种方法 325

16.9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详细规划简介 329

16.10 TD-SCDMA系统的多载波方案 330

16.10.1 逻辑小区叠加方案 330

16.10.2 N载波方案 331

16.10.3 N载波方案优点 331

16.11 TD-SCDMA系统室外单元拉远技术 332

16.11.1 一体化机方式 333

16.11.2 室外单元拉远方式 333

第17章 TD-SCDMA的优势与不足 336

17.1 TD-SCDMA在我国应用的频率资源优势 336

17.1.1 我国3G频谱按FDD和TDD划分情况 336

17.1.2 TD-SCDMA在我国的频率规划优势 337

17.2 TD-SCDMA技术的优势 338

17.3 TD-SCDMA技术的不足 342

参考文献 344

附录 英文缩写词释义 3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