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理论、政策、实践
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理论、政策、实践

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理论、政策、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昭侠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1776369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产业组织、产业集群、产业改革、政府规制。
《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理论、政策、实践》目录

第一章 产业组织理论框架 1

1.1产业组织理论范式 1

1.1.1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 1

1.1.2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 1

1.1.3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框架 2

1.1.4SCP范式研究的主要思路 4

1.1.5新产业组织理论 6

1.1.6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近发展 7

1.2产业组织理论沿革 9

1.2.1产业组织理论萌芽 9

1.2.2产业组织理论奠基 11

1.2.2.1张伯伦对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贡献 11

1.2.2.2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12

1.2.2.3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13

1.2.3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16

1.2.4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8

第二章 产业市场结构 24

2.1市场结构的类型 24

2.1.1完全竞争市场 24

2.1.2垄断竞争市场 31

2.1.3寡头垄断市场 35

2.1.4完全垄断市场 37

2.2决定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39

2.2.1产业集中度 39

2.2.2产品差别化 42

2.2.3市场进入障碍 44

2.2.4市场退出壁垒 46

2.3市场结构的计量 47

2.3.1计量产品的替代程度 47

2.3.2过度竞争测度基准 51

第三章 产业市场行为 53

3.1博弈论方法 53

3.1.1纳什均衡 53

3.1.2博弈在产业市场行为中的应用 56

3.2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58

3.2.1定价行为 58

3.2.2新产品开发行为 61

3.2.3产业技术转移行为 62

3.2.4市场价格协调行为 67

3.3广告行为 68

3.3.1广告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68

3.3.2广告的行为途径 72

3.4兼并行为 72

3.4.1兼并模式 74

3.4.2跨国兼并热潮 77

3.4.3兼并效应 79

3.4.4兼并的动因分析 81

第四章 产业组织绩效 83

4.1估量产业组织绩效的指标 83

4.1.1利润率 83

4.1.2勒纳指数 85

4.1.3贝恩指数 86

4.2产业组织绩效的综合评价 87

4.2.1资源配置效率 87

4.2.2产业的规模效率 92

4.2.3技术进步推动 97

4.3结构、行为和绩效的交互 99

4.3.1产权归属是影响产业绩效的重要因素 100

4.3.2充分竞争是影响产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105

4.4中国产业绩效报告 107

4.4.1中国保险业绩效报告 107

4.4.2中国高技术产业绩效报告 108

4.4.3中国民航运输业绩效报告 110

4.4.4中国旅游业绩效报告 112

4.4.5中国银行业绩效报告 115

4.4.6中国建筑业产业绩效报告 121

4.4.72006年上半年重点产业绩效报告 125

第五章 俄罗斯产业发展与产业改革 141

5.1俄罗斯产业发展概况 141

5.1.1俄罗斯支柱产业发展 146

5.1.2能源产业强劲拉动外贸 148

5.1.3俄罗斯能源产业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 151

5.2俄罗斯产业改革 155

5.2.1俄罗斯农业产业改革 155

5.2.2俄罗斯工业产业改革 162

附: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及其战略决策 171

第六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 182

6.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个基点 182

6.1.1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动力 182

6.1.2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 183

6.1.3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经济利益来源 184

6.2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绩效分析 187

6.2.1产业内贸易的外部经济效应 187

6.2.2产业内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 189

6.3产业内贸易动态利益分析 192

6.4产业内贸易指数及理论模型 196

6.4.1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 196

6.4.2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198

6.5发展产业内贸易 201

6.5.1产业内贸易存在基础 201

6.5.2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 207

6.5.3产业内贸易主导产业选择 211

第七章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 215

7.1产业转移 215

7.1.1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216

7.1.2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与扩散 218

7.1.3技术的传导作用 220

7.1.4技术转移与扩散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222

7.2产业集群 223

7.2.1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24

7.2.2产业集群对竞争力的影响 226

7.2.3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227

7.2.4产业集群的效益分析 231

7.3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互动机制 233

7.3.1互动机制之一:国际贸易 233

7.3.2互动机制之二:国际资本流动 236

7.3.3互动机制之三:国际金融 240

7.4基于不同视角的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 244

7.4.1基于工业区位论的视角 244

7.4.2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246

7.4.3基于竞争经济学的视角 247

第八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 249

8.1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9

8.1.1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49

8.1.2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方法 253

8.1.3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 255

8.2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新背景 260

8.2.1科技竞争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 260

8.2.2产业分工不断深化 260

8.2.3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 261

8.3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新因素 262

8.3.1传统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力下降 262

8.3.2经济全球化与外资的拉动 262

8.3.3信息化发展和科学技术体制化 263

8.3.4环保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64

8.3.5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265

8.4全球产业开放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265

8.4.1全球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265

8.4.2产业开放推动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变动 268

8.4.3产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269

8.5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271

8.5.1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271

8.5.2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275

8.5.3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点 277

第九章 产业规制 283

9.1产业变革的需求与供给 283

9.2外部性及市场失效 285

9.2.1“市场失效”主要表现之一是外部性 285

9.2.2公共物品——正外部效应的极端情形 287

9.2.3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288

9.3产业规制 289

9.3.1产业规制的理由 290

9.3.2产业规制的类型 290

9.3.3政府规制的缺陷分析 291

9.4中国产业规制症结 292

9.4.1政府规制制度的弊端 292

9.4.2政府产业规制的改革不彻底 296

9.4.3传统产权制度的干扰 299

9.5产业规制的新解读 301

9.5.1政府规制理念的两个假设 301

9.5.2自然垄断理论的演进 303

9.5.3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约束因素 305

9.5.4自然垄断产业治理方式与规制改革目标导向 307

9.5.5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实施要点 309

第十章(1) 产业发展——以苏北地区产业发展为个案 312

10.1产业发展是产业的进化过程 312

10.1.1初始条件和初始结构 313

10.1.2产业发展主要动因变量 315

10.1.3自觉调整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制约 319

10.2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323

10.2.1产业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模式 323

10.2.2产业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发展模式 325

10.2.3轻工业优先发展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 326

10.2.4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327

10.2.5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328

10.2.6中国产业建设新格局 332

10.3苏北地区产业发展 335

10.3.1苏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35

10.3.2区域差异形成因素 338

10.3.3苏北大发展的战略途径的选择 340

10.3.4苏北支柱产业的选择分析 350

10.3.5新亚欧大陆桥经济与苏北开发开放 358

第十章(2) 产业发展——以苏北地区产业发展为个案 365

10.4苏北产业发展:基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视角 365

10.4.1沿东陇海产业带建设的背景 366

10.4.2沿东陇海产业带建设的意义 374

10.5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376

10.5.1产业带建设的点轴理论 376

10.5.2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现实分析 379

10.5.3点—轴开发模式对苏北区域发展的意义 380

10.6东陇海线产业带产业定位和布局 381

10.6.1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定位 381

10.6.2东陇海线产业空间布局 383

10.7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路径 383

10.7.1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383

10.7.2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推进城市化进程 386

10.7.3构筑加工产业高地,加速工业化进程 389

10.7.4强化政策扶持,形成产业带发展的援助机制 391

10.7.5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392

参考文献 3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