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与中学生人格养成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勇,邓锦执行主编;成都市锦江中学课题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1157642
- 页数:336 页
序&黄希庭 1
前言 4
第一章 班风 3
第一节 概述 3
一、有关“风”的论述 3
二、班风 4
三、班风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
(一)规范和约束作用 5
(二)导向和激励作用 5
(三)筛选和过滤作用 6
(四)凝聚作用 6
第二节 班风的形成过程 7
一、班风建设的主体 7
(一)班主任 8
(二)学生 9
(三)任课教师 9
二、班风的形成阶段 9
(一)确立班风建设的目标阶段 10
(二)建立群体规范阶段 10
(三)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阶段 11
(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阶段 11
第三节 班风的特点 12
一、潜在性和情境性 12
二、弥散性和整体性 13
三、稳定性和发展性 13
四、群体性和参与性 14
第四节 班风与校风的关系 15
一、校风 15
二、校风的构成要素 15
(一)领导作风 15
(二)教风 16
(三)学风 18
(四)规章制度 21
(五)校园文化 23
三、班风与校风的关系 25
第二章 人格及其养成 26
第一节 概述 26
一、人格的定义 26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29
(一)整体性 29
(二)稳定性 30
(三)独特性 30
(四)社会性 31
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1
(一)遗传素质 32
(二)环境因素 33
四、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35
(一)反应的交互作用 35
(二)唤起的交互作用 35
(三)超前的交互作用 36
第二节 班风在中学生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36
一、班风与中学生人格养成的关系 36
(一)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36
(二)班级是中学生成长的最直接的微观环境 38
二、班风影响中学生人格养成的心理机制 39
(一)从众心理及集体舆论的作用 39
(二)社会的促进作用和情绪感染 41
(三)暗示作用和标准化倾向 42
(四)模仿和社会比较作用 43
第三节 班风建设与学生人格养成关系研究的意义 43
一、选题依据 43
(一)现实依据 43
(二)理论依据 45
二、班风建设与学生人格养成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 46
(一)教育环境与学生人格养成关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46
(二)班风建设与学生人格养成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49
三、班风建设与学生人格养成关系研究的实践意义 51
(一)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51
(二)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52
(三)对学校的班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3
(四)为学生的人格养成提供理论指导 53
(五)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54
四、本研究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54
(一)班风与中学生人格养成的关系 54
(二)找准中学生人格养成的着力点 54
(三)如何通过班风建设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 55
五、本研究的特点及在同类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55
(一)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新视野 55
(二)班风建设与学生人格养成关系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56
(三)班风建设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56
(四)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56
(五)建设优良的班风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57
第三章 班风与中学生人格的关系 61
第一节 班风的描述性研究 61
一、班风的界定 61
二、班风的有关研究 63
三、班风的一般状况研究 64
(一)本研究的实验程序 64
(二)结果与分析 66
(三)讨论 67
第二节 不同班风下的中学生应对方式之研究 69
一、前言 69
二、研究方法 71
(一)被试 71
(二)工具 72
(三)程序 72
三、结果与分析 73
(一)所有学生应对方式的描述性统计 73
(二)应对方式的多元方差分析 73
四、讨论 76
(一)所调查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的总体特点 76
(二)不同班风下中学生的应对方式 77
(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年级特点 78
(四)中学生应对方式的性别特点 78
五、结论 78
第三节 不同班风下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 79
一、前言 79
二、研究方法 80
(一)被试 80
(二)工具 80
(三)程序 80
三、结果与分析 81
(一)三类班风中中学生自我价值感总体特点 81
(二)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在三类班风中的差异 82
四、讨论 83
(一)总体自我价值感发展的总体特点 83
(二)三类班风的总体自我价值感 84
(三)三类班风的个人一般自我价值感 87
(四)个人家庭自我价值感的发展趋向 88
(五)性别比较 89
五、结论 89
第四节不同班风下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特点的初步研究 90
一、前言 90
二、研究方法 93
(一)被试 93
(二)工具 93
(三)程序 93
三、结果与分析 93
(一)描述性统计 93
(二)方差分析 95
四、讨论 97
五、结论 98
第五节 不同班风下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的初步研究 99
一、前言 99
二、研究方法 101
(一)被试 101
(二)工具 101
(三)程序 101
三、结果与分析 101
(一)班风的一般状况 102
(二)描述性统计 103
(三)多元方差分析结果 104
四、讨论 108
(一)不同班风下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 108
(二)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性别特点 109
(三)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年龄特点 109
五、结论 110
第六节 不同班风下中学生控制源特点的研究 110
一、前言 110
二、研究方法 112
(一)被试 112
(二)工具 112
三、结果与分析 113
(一)班风的一般状况 113
(二)班风与控制源的关系 114
四、讨论 117
五、结论 118
第七节 班风与中学生成就动机关系的初步研究 118
一、前言 118
二、研究方法 119
(一)被试 120
(二)工具 120
(三)程序 123
三、结果 124
(一)描述性统计 124
(二)多元方差分析 125
四、分析讨论 127
(一)班风与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关系 128
(二)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 128
(三)中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 129
五、结论 129
第八节 班风与中学生价值观的初步研究 130
一、前言 130
二、研究方法 131
(一)被试 131
(二)工具 132
(三)程序 132
三、结果与分析 132
(一)中学生价值观的一般特点 132
(二)不同班风中学生价值观的比较 135
(三)各年级价值观的比较 137
四、讨论 139
(一)中学生价值观的一般特点 139
(二)中学生价值观的班风特点 139
(三)中学生价值观的性别特点 140
(四)中学生价值观的年级特点 141
五、结论 141
第九节 班风与中学生兴趣的初步研究 142
一、前言 142
二、研究方法 143
(一)被试 143
(二)工具 143
(三)程序 144
三、结果与分析 144
(一)中学生兴趣的一般特点 144
(二)不同班风中学生的兴趣特点 146
(三)各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 147
四、讨论 149
(一)中学生兴趣的一般特点 149
(二)中学生兴趣的班风特点 150
(三)中学生兴趣的性别特点 150
(四)中学生兴趣的年级特点 151
五、结论 151
第四章 在班风建设中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 155
第一节 概述 155
第二节 建设优良班风 157
一、良好班风的形成 157
(一)班风形成的过程 157
(二)优良班风形成的标志 161
二、班风建设途径 163
(一)建立班级目标 164
(二)建立班级核心 165
(三)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68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 170
(五)加强学生养成训练 173
(六)组织班级教育活动 176
三、班级建设个案 179
第三节 中学生健康应对方式的培养 186
一、应对方式 186
二、培养中学生健康应对方式的意义 188
(一)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88
(二)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立 189
(三)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 190
三、不同阶段班风建设及学生健康应对方式的培养 191
(一)初始年级班风建设及学生健康应对方式的培养策略 191
(二)二年级班风建设及学生健康应对方式的培养策略 200
(三)毕业年级班风建设及学生健康应对方式的培养策略 208
第四节 中学生自尊的培养 212
一、自尊及影响自尊发展的因素 212
(一)自尊及自尊的发展变化 212
(二)当代中学生自尊心理的特点 214
(三)培养中学生自尊的意义 215
二、不同阶段班风建设及学生自尊培养的策略 218
(一)初始年级班风建设及学生自尊的培养策略 218
(二)二年级班风建设及学生自尊的培养策略 220
(三)毕业班班风建设及学生自尊的培养策略 225
第五节 中学生自我控制意识的培养 227
一、自我控制意识及影响自我控制意识发展的因素 227
(一)自我控制与自我控制意识的发展 227
(二)影响自我控制意识发展的因素 228
二、自我控制意识的培养 232
(一)初始年级班风建设及学生自我控制意识的培养策略 232
(二)二年级班风建设及学生自我控制意识的培养策略 240
(三)毕业班班风建设及学生自我控制意识的培养策略 242
第六节 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44
一、自信心及中学生自信心发展的特点 245
(一)自信心及其作用 245
(二)中学阶段学生自信心发展的特点 246
二、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意义 247
(一)社会意义 247
(二)教育意义 247
(三)心理意义 248
三、不同阶段班风建设与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248
(一)初始年级班风建设与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248
(二)二年级班风建设与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251
(三)毕业班班风建设与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253
第七节 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255
一、创造性人格 255
(一)创造力 255
(二)创造性人格特征: 255
(三)学校、教师在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257
二、不同阶段班风建设与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策略 260
(一)初始年级班风建设与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策略 260
(二)二年级班风建设与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策略 261
(三)毕业班班风建设与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策略 262
第五章 创设班风建设的环境——建设优良校风 265
第一节 概述 265
第二节 优良校风形成的标志 266
一、完整、准确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 266
二、形成优良的领导作风 267
三、形成优良的教风 268
四、形成优良的学风 268
五、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产生三重效应 269
六、全面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并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269
第三节 建设优良校风的原则 271
一、在建设优良校风的认识上应遵循的原则 271
(一)传统性原则 271
(二)创新性原则 272
(三)稳定性原则 272
(四)整体性原则 273
二、在建设优良校风的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 273
(一)阶段性原则 273
(二)渗透性原则 273
(三)具体、形象性原则 274
第四节 构建优良校风的途径 276
一、领导作风建设 276
二、教风建设 278
(一)以师德建设促教风建设 278
(二)以组织同化发展教风建设 279
(三)抓教师言行树教师良好形象 280
三、学风建设 280
四、校园文化建设 281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念 281
(二)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机制 282
(三)抓住活动契机,多渠道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82
五、规章制度建设 283
六、构建教育网络 285
(一)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开展社区教育 285
(二)正式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 286
(三)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社区教育: 287
(四)学校与社区相互配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288
(五)学校与社区共同参与,建设社区精神文明 289
(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90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295
主要参考文献 300
附录1:《学生手册》 306
附录2:社区教育基础网络图 334
后记 335
- 《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贺卫东主编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张道真英语用法 中学生精华版》张道真著 2018
-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宋怡主编 2019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行为的研究》华雪侠著 2019
- 《新课标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 浙江专版 第4版》谭木主编;谭木高考复习研究室编 2015
- 《中学历史教师素养研究》李漱萍著 2019
- 《思维导图作文 中学生作文辞海》李继勇 2020
- 《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训练教程》付丽萍 2019
- 《“十三五”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 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解读与训练 中学美术》刘文军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新华经典散文文库丛书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经典散文》肖复兴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