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银平均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01988450
  • 页数:3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详尽分析了社会排斥理论,总结中国农村贫困模型,提出贫困是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农民个体因素以及政策体制性社会排斥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1

一、选题缘起 1

二、选题意义 5

第二节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8

一、研究范围 8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9

第三节 研究框架、创新、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1

一、研究框架 11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2

第二章 社会排斥理论与贫困理论文献回顾 15

第一节 社会排斥理论及其研究 15

一、国外社会排斥理论研究回顾 15

二、国内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 23

三、本研究关于社会排斥的界定 27

第二节 贫困理论及其研究 29

一、国外关于贫困的认识与研究 29

二、国内关于贫困的认识与研究 39

三、国内外反贫困行动政策体系的简要回顾 46

四、以往研究的贡献与局限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46

第三章 湘赣丘陵山区农村贫困特点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因果模型 52

第一节 湘赣丘陵山区农村样本概况 52

一、江西丘陵山区的农村调查样本概况 52

二、湖南丘陵山区的农村调查样本概况 58

第二节 湘赣丘陵山区农村贫困的特点 62

一、湖南丘陵山区农村贫困的特点 62

二、江西丘陵山区农村贫困的特点 71

三、湘赣丘陵山区农村贫困的共同特点 75

第三节 湘赣丘陵山区及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就与不足 91

一、农村反贫困的成就 91

二、农村反贫困的不足 93

第四节 我国农村贫困的因果模型分析 103

一、我国农村贫困因果模型建立的基础分析 103

二、我国农村贫困的因果模型 104

第四章 我国农村贫困成因及社会排斥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109

第一节 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及农民个体因素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 109

一、我国农村贫困形成的历史性因素 109

二、自然条件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 111

三、农民个体因素与农村贫困的形成 112

第二节 社会排斥的经济维度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形成 113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政策体制性排斥对农村的影响 114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利润及效率原则对贫困农村的排斥 133

第三节 社会排斥的福利制度维度与农村贫困的关系 135

一、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农村的缺失与农村贫困的加剧 136

二、农村低保制度的缺失与农民抗击风险及反贫困能力的削弱 138

第四节 社会生活领域的社会排斥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143

一、农业税取消前,严重不均的城乡居民税负 143

二、国家对农村投入的不足与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差异的加剧 144

三、农村在医疗、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遭遇的社会排斥 149

四、农民负担与农村贫困程度的加剧 152

五、强势群体对贫困农民的排斥 159

第五节 社会排斥的政治维度 162

一、农民应有的话语权丧失与公民权利实现不足 162

二、地方政府部门自利性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168

三、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及贫困 176

四、地方反贫困行动当中决策机制对贫困农民的排斥 179

第六节 社会排斥的文化教育及文化观念维度表现及其与农村贫困的关系 184

一、义务教育上的巨大差异和社会排斥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普遍偏低 185

二、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和社会排斥与城乡间人力资本存量的迥异 189

三、高昂的高等教育收费与农民的选择性贫困 193

四、观念上的排斥与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网络的丧失 196

五、社会排斥与农村居民贫困亚文化的再生产 200

第七节 我国农村社会排斥的特点分析 202

一、我国农村社会排斥具有多维度性 202

二、农村社会排斥的广泛性与长期性 203

三、农村社会排斥的系统性 204

四、农村社会排斥的累积性与代际传递性 205

第五章 消除社会排斥与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对策与建议 207

第一节 深化政策体制改革,消除农村社会排斥,缩减社会代价,增促社会进步 208

一、改革向工业与城市倾斜的经济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政策 208

二、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制度所承载的社会福利功能 209

三、加大对贫困农村基础教育、医疗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与服务建设投入的政策支持力度 210

四、努力减轻农民负担,规范收费制度,加大违纪违法惩处力度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15

五、加强财富转移支付,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政策体系,统筹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升贫困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216

第二节 制定反贫困法律,确保农村反贫困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19

一、制定反贫困法律,明确反贫困的社会责任 220

二、依法规范反贫困工作 220

三、建立第三方贫困绩效评估与监督机制 220

第三节 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加强贫困农民资产建设,提升农民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221

一、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投入与促进农民增能 224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入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225

三、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帮助贫困农民进行资产建设 225

第四节 发挥社会工作者及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作用 228

一、充分利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反贫困优势 228

二、切实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反贫困功能 230

第五节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和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完善反贫困参与、服务、监督与考核机制 234

一、树立“农村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的观念和执政理念 235

二、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 236

三、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权责观念和社会公共服务意识 237

四、改革干部人事考核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37

五、完善社会参与、建立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机制,保障农民的公民权 239

六、树立效率与公平同等重要的意识 240

七、加大反贫困意义宣传,树立集体主义贫困观,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240

八、适当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1

第六节 完善国际反贫困合作机制 241

一、充分发挥和利用专业社会工作者和NGO组织的作用进行反贫困 241

二、学习别国的反贫困理念和成功经验,调整反贫困战略和经济增长战略 242

第六章 讨论与结语 244

第一节 不该发生的故事与结局:贫困的副产品 244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 244

二、贫困代际传递与向上社会流动率低 245

三、农民负担与基层政治合法性危机 246

第二节 和谐社会、消除社会排斥与农村贫困 248

一、和谐社会的要义 248

二、社会排斥与农村贫困 250

三、教育与反贫困 253

四、增强农业基础与反贫困 254

五、制度创新与反贫困 255

第三节 结语:不是结束的结束 258

主要参考文献 261

附录一 访问提纲和调查问卷 276

附录二 湘赣丘陵山区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 285

附录三 调查地人均收入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度与系数表及其他表格 3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