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伤寒论释难
伤寒论释难

伤寒论释难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建国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11210088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现在通行的中医高等院校《伤寒论》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为序,针对《伤寒论》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阐释,一共论述了286个问题,间或附以作者的临床心得体悟,是一本很好的《伤寒论》研究参考书。
《伤寒论释难》目录

太阳病篇疑难问题 1

1.太阳的功能是什么? 1

2.太阳主表的机理是什么? 2

3.太阳病篇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

4.太阳病篇第1条为什么没有提“发热”的症状? 3

5.如何理解第2条的“恶风”? 4

6.第2条“脉缓”的意义何在? 5

7.如何理解第3条的“或未发热”? 6

8.关于第3条的“脉阴阳”有哪两种说法?应如何正确理解? 7

9.第6条冠名“温病”,是否为太阳正病?其意义何在? 8

10.第4条“脉若静”的意义何在? 10

11.第4条与第5条的传与不传应如何理解? 10

12.何谓“经”、“经尽”、“再经”? 11

13.如何理解第12条“阳浮而阴弱”的含义? 12

14.如何理解桂枝汤中芍药大枣的作用? 13

15.如何理解《伤寒论》桂枝的药与用问题? 14

16.芍药是酸敛的还是苦泄的? 16

17.桂枝汤方后注的服法对临床有什么启示? 19

18.“无汗不得用桂枝”吗? 20

19.对太阳表虚证、表实证之“虚”与“实”如何理解? 22

20.42条“脉浮弱”意义何在? 23

21.57条“更发汗”,为何“宜桂枝汤”?意义何在? 24

22.15条的“其气上冲”应如何理解? 25

23.54条的“先其时发汗”有什么意义? 26

24.53条的“荣气和”是“荣气不病”吗? 27

25.“桂枝本为解肌”的真正涵义是什么? 28

26.发汗解表与解表(肌)发汗是否相同?有何意义? 29

27.35条论述太阳伤寒证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怎样读? 30

28.麻黄汤治疗无喘症的太阳伤寒证,其方中的杏仁有何功效? 31

29.麻黄与葛根为什么要“先煎去沫”? 32

30.麻黄汤临床只能治太阳伤寒证吗? 34

31.如何理解52条太阳伤寒证的“脉浮数”? 35

32.“脉浮数”为什么可用麻黄汤发汗? 36

33.如何理解37条的脉“细”? 38

34.伤寒表证衄血之理是什么? 39

35.“尺中迟”是独尺部脉迟吗?迟仅是至数概念吗? 40

36.23条前后两个“脉微”概念相同吗? 41

37.25条的“脉洪大”与阳明脉大如何区别? 42

38.如何理解27条的“脉微弱”? 43

39.27条的“无阳”是指阳气虚亡吗? 44

40.如何理解48条的“但坐”? 45

41.太阳伤寒证兼项背强?为什么不治以麻黄汤加葛根? 46

42.第18条应如何句读? 47

43.20条阴阳两虚证为何先加附子救阳? 48

44.21条的“脉促”为数中一止吗? 49

45.22条的“微寒”能否按脉微恶寒解? 50

46.62条的“脉迟”是“迟者为寒”吗? 50

47.葛根汤治下利的意义何在? 51

48.葛根汤与葛根加半夏汤为什么能治太阳与阳明合病? 52

49.38条为太阳伤寒重证,条首为何冠以“太阳中风”? 53

50.39条大青龙汤证应如何理解? 54

51.小青龙汤证的或渴、不渴及服汤已渴者应如何理解? 55

52.小青龙汤的方后注加减应如何理解? 56

53.小青龙汤治咳喘为什么不用一味止咳平喘药? 57

54.小青龙汤只是治肺病咳喘证的方剂吗? 58

55.58条“阴阳自和”的意义何在? 59

56.94条的脉“微”是主阳气虚衰的微脉吗? 60

57.105条的“脉调和”是无病之脉吗? 61

58.调胃承气汤的“当和胃气”之“和”是和法吗? 62

59.表兼里虚证应如何施治? 63

60.92条的“脉反沉”有何辨证意义? 64

61.所谓“坏病”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65

62.汗多心悸的辨证意义是什么? 66

63.118条的“烦躁”是热扰心神吗? 66

64.阳虚致狂有何辨证意义? 67

65.将“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视为奔豚发病之因对吗? 68

66.桂枝加桂汤中所加之“桂”为桂枝还是肉桂? 69

67.同治奔豚,苓桂甘枣汤与桂枝加桂汤有何区别? 69

68.苓桂术甘汤证之“气上冲胸”与苓桂甘枣汤证之“欲作奔豚”有何区别? 70

69.102条小建中汤证有何辨证意义? 71

70.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腹胀满”体现何种治法?有何临床意义? 72

71.干姜附子汤证的“夜而安静”是阴阳自和了吗? 74

72.61条的“不呕不渴无表证”有何意义? 75

73.真武汤证的“仍发热”是虚阳外脱吗? 76

74.67条之“身为振振摇”与82条之“振振欲擗地”是相同的吗? 76

75.“反与桂枝欲攻其表”,如何理解其“攻”字? 77

76.对芍药甘草汤的配伍是酸甘化阴吗? 78

77.茯苓四逆汤所治“烦躁”临床应如何辨证? 80

78.炙甘草汤为何以甘草为君药? 81

79.栀子豉汤证“虚烦不得眠”的“虚”是指正气虚吗? 82

80.栀子豉汤是涌吐之剂吗? 83

81.63与162条的“不可更行桂枝汤”如何理解? 84

82.麻杏甘石汤证“汗出”为什么用麻黄?“无大热”为什么用石膏? 84

8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配伍有何特殊含义? 85

84.如何看待176条的“里有寒”? 86

85.25条与26条均是服桂枝汤后导致“脉洪大”,为什么“一服如前法”,一治用白虎加人参汤? 87

86.葛根黄芩黄连汤属何种治法? 87

87.葛根汤与葛根黄芩黄连汤均治下利,两者有何区别? 88

88.麻杏甘石汤证的“汗出而喘”与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喘而汗出”,是否相同? 89

89.黄芩汤治太少合病下利应如何理解? 89

90.二阳合病下利治有三方,为什么? 91

91.热入血室证的“脉迟”“身凉”是阳虚有寒吗? 91

92.144条热入血室证,为何治以小柴胡汤? 92

93.热入血室的谵语是热扰心神所致吗? 93

94.黄连汤证的上热下寒如何辨证? 94

95.黄连汤方中桂枝有何特殊功用? 95

96.五苓散证之“消渴”是消渴病吗? 96

97.五苓散是如何以降达升治口渴的? 97

98.五苓散证是膀胱蓄水证吗? 98

99.第73条茯苓甘草汤证亦属蓄水证,为什么“不渴”? 100

100.蓄血证是血蓄膀胱的太阳腑证吗? 101

101.否定“热结膀胱”有何临床意义? 106

102.热入血室与蓄血证均为血证,有何不同? 109

103.124条的“脉微”是主阳气大虚吗? 110

104.127条“必苦里急”,“急”的是什么? 110

105.131条谈结胸与痞证成因是并举而论的关系吗? 111

106.大陷胸丸中的杏仁有何意义?仲师是如何善用杏仁的? 113

107.134条的“数则为虚”主虚、“动数变迟”主寒吗? 114

108.热实结胸证出现脉“紧”,脉证相反应如何理解? 115

109.“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说明什么? 116

110.痞证成因为何称“紧反入里”? 117

111.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寒热互结吗? 117

112.半夏泻心汤证,临床可见哪几种情况?如何运用? 119

113.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仅一味药之差,其组方旨义是否相同? 121

114.何谓痞证的类似证?其类似证有几种? 122

115.半夏泻心汤证与大柴胡汤证如何鉴别? 123

116.治中焦实证三方为什么均用人参、大枣、甘草补之?不虚而补的意义是什么? 124

11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的“去桂”之争提示什么思维方法? 125

118.瓜蒂散证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均属太阳病类似证,其机理是否相同? 127

119.174条的“大便硬小便自利”为什么要“去桂”? 128

120.何为“纵”?有何辨证意义? 130

121.何为“横”?有何辨证意义? 132

122.何为“谷气下流”? 134

123.120条的“关上脉细数”,是否寸尺部就不“数”了? 136

124.“阳气微”脉何以“乃数”? 137

125.“但欲呕,胸中痛”,为什么“此非柴胡汤证”? 138

126.“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为什么“此为欲解也”? 139

阳明病篇疑难问题 141

127.阳明的涵义是什么? 141

128.阳明的功能是什么? 141

129.阳明病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42

130.“胃家实”的“实”应如何理解? 143

131.179条“三阳”阳明讲的是阳明病的成因和来路吗? 144

132.阳明外证与太阳表证均有发热汗出,如何鉴别之? 147

133.阳明为病,为何会有“不发热而恶寒者”? 147

134.三阳合病为什么治以白虎汤? 148

135.三阳合病“若自汗出者”为什么不是太阳中风证? 149

136.白虎加人参汤证“时时恶风”的原因是什么? 150

137.后世对白虎汤证界定为“四大症”,为何169条却云“无大热”? 151

138.白虎汤(加人参汤)临床应如何运用? 152

139.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芒硝的意义是什么? 153

140.调胃承气汤有“少少温服之”与“温顿服之”两种服药方法,其道理是什么? 154

141.214条“脉滑而疾”有何辨证意义? 155

142.阳明病“手足?汗出”提示什么病机? 156

143.256条的“脉不负”与“负”是什么意思? 157

144.217条“表虚里实”体现了什么写作特点? 157

145.阳明病“喘冒”治以大承气汤的意义何在? 158

146.“燥屎”有何辨证意义? 159

147.“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为什么成为急下之证? 160

148.阳明热证为什么“脉迟”? 161

149.阳明病脉岂能“弱”? 162

150.传统用“痞满燥实坚”概括承气汤证之病机对吗? 163

151.大小及调胃三承气汤的证治应如何区别? 164

152.阳明病在胃肠,为何以小便利否作为辨证的指征? 165

153.关于“脾约”的解释有哪几种?应如何看待? 165

154.麻子仁丸的特点是什么?临床应如何应用? 166

155.以能食与否辨别阳明中风与中寒对否? 167

156.243条的“得汤反剧者属上焦”是误治的反应吗? 168

157.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用麻黄的意义是什么?提示我们治湿的什么思路? 169

158.仲师治黄三方各体现何种组方用药思路? 170

159.阳明病本当“自汗”,什么情况下不能出汗? 171

160.阳明病篇栀子豉汤证属阳明病本证吗? 172

161.阳明病篇221、228条均为栀子豉汤证,两者有何不同? 173

162.阳明病篇猪苓汤证“脉浮”“发热”是阳明余热吗? 174

163.猪苓汤中滋阴与利水药并施,岂不是二者相互抵消? 175

164.阳明病猪苓汤之禁说明什么道理? 176

165.阳明蓄血“喜忘”提示何种辨证思路? 177

166.257条“虽脉浮数者”,为什么“可下之”? 178

167.同是衄血,太阳病衄者愈,阳明病为何不能自愈? 179

168.“但欲漱水不欲咽”与“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病机是否相同? 179

169.阳明病何以出现血证?大致有几种类型? 180

170.230条小柴胡汤为什么能通大便? 181

171.211条“脉自和”应如何理解? 182

172.何为“水不胜谷气”?“脉紧”为什么病愈呢? 183

173.“固瘕”是怎样形成的?有何辨证意义? 184

174.“脉浮而紧者”,为什么“必潮热”? 185

175.“脉续浮者”,为什么“与小柴胡汤”? 186

176.“阳绝于里”及“其阳则绝”之“绝”是指阳气亡绝吗? 187

少阳病篇疑难问题 189

177.少阳的涵义是什么? 189

178.少阳的功能是什么? 189

179.少阳病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90

180.265条的脉“细”主血虚吗? 191

181.96条论小柴胡汤证并无虚象,方中为何配伍补益药?有何意义? 192

182.少阳病为什么脉“紧”? 194

183.“但见一证便是”的意义何在? 194

184.少阳为病为什么会“手足冷”? 196

185.少阳为病会“大便硬”吗? 197

186.“半表半里”应如何理解? 197

187.“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就证明大柴胡汤是治少阳兼阳明病之方吗? 199

188.《伤寒论》“弱”脉有何特殊的辨证意义? 200

189.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应如何认识? 201

19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之“谵语”是热扰心神吗? 203

19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如何应用? 204

太阴病篇疑难问题 207

192.太阴的涵义是什么? 207

193.太阴的功能是什么? 207

194.太阴病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8

195.278条的“暴烦下利”应如何理解?提示我们一种什么辨证思维? 209

196.为什么说276条的桂枝汤证不属于太阴病兼表证? 210

197.何谓“转属”? 211

198.“大实痛”是实在阳明吗? 211

199.仲师为什么要写280条“其人续自便利”? 214

少阴病篇疑难问题 216

200.少阴的涵义是什么? 216

201.少阴的功能是什么? 216

202.少阴病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17

203.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属“太少两感”还是少阴表证? 218

204.少阴病口渴是阳虚气不化津吗? 219

205.少阴病仅仅“脉沉”为什么要“急温之”? 220

206.“白通”之本意为何? 220

207.真武汤中芍药的功用是什么? 221

208.304条“口中和”的意义何在? 223

209.桃花汤之赤石脂为什么“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223

210.栀子豉汤证与黄连阿胶汤证均有心烦与失眠,均为热证,有何不同? 224

211.猪苓汤证在《伤寒论》中两见,各说明什么问题? 225

212.285条的脉“数”是阳热之“数”还是虚寒之“数”? 226

213.少阴三急下与阳明三急下的立意有何不同? 227

214.309条吴茱萸汤证的“烦躁欲死”是真的死证吗? 228

215.烦躁与躁烦意思是否相同? 229

216.318条的四逆散证只论“四逆”一个主症,说明什么问题? 230

217.287条的“脉暴微”是阳气突然暴脱之征吗? 232

厥阴病篇疑难问题 233

218.厥阴的涵义是什么? 233

219.厥阴的功能是什么? 233

220.厥阴病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34

221.厥阴病是“千古疑案”吗? 235

222.厥阴病提纲证“消渴”有何辨证意义? 236

223.什么是厥阴病本证? 237

224.351条之脉“细”有何辨证意义? 239

225.三阴病为什么只厥阴病有头痛? 241

226.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三见,体现何种治疗意义? 241

227.339条“热少厥微”是何意思? 242

228.白头翁汤所治“热利”何以判定为脓血利? 243

229.厥热胜复证说明什么问题?有何辨证意义? 244

230.379条的“呕而发热”有何辨证意义? 245

231.什么是厥阴病类似证? 246

232.为什么厥阴病类似证中无厥热胜复证的类似证? 247

233.麻黄升麻汤中用麻黄的意义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发? 248

234.“阴阳气不相顺接”之“阴”与“阳”是何意思? 250

235.白虎汤证“脉滑而厥”为什么脉症相左?有何辨证意义? 250

236.乌梅丸本为治蛔厥之方,为何“又主久利”? 251

237.小承气汤证下利与燥屎的辨证意义是什么? 253

238.厥阴中风的脉“微”之“微”是指脉象吗? 253

239.既是“脉弱”何以“自愈”? 254

240.365条“脉微弱数”为什么“为欲自止”? 254

241.“发热”乃“发于阳也”为什么会“死”? 255

242.366条的“其人面少赤”与317条的“其人面色赤”及48条的“面色缘缘正赤”,其机理是否相同? 256

243.“手足厥逆”而“脉促”,为什么可“灸之”? 257

霍乱及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疑难问题 258

244.仲师写“霍乱”病篇的意义是什么? 258

245.理中丸方后注“渴欲得水者加白术”岂不是以燥治燥吗?其体现何种治理? 259

246.387条“宜桂枝汤小和之”就能证明桂枝汤之治属和法吗? 261

247.384条的“阴经”、“经尽”、“后经”及“过经”是何意思? 262

248.小柴胡汤为什么可治差后劳复发热? 263

249.理中丸证的“喜唾”与吴茱萸汤证的“吐涎沫”临床如何鉴别? 264

250.“损谷”有何现实意义? 265

综合性疑难问题 266

251.《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医书吗? 266

252.《伤寒论》是如何成书的?有几种流传版本? 269

253.《伤寒论》历代主要的研究注家及其代表作有哪些? 271

254.《伤寒论》篇目有哪些? 272

255.《伤寒论》写作的体例特点是什么? 273

256.伤寒的广义与狭义概念分别是什么? 273

257.如何看待伤寒与温病之争? 274

258.《伤寒论》的巨大贡献有哪些? 276

259.六经辨证的概念是什么? 279

260.六经辨证之源是什么? 280

261.注家对六经辨证有几种主要的说法? 281

262.六经辨证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83

263.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是何关系? 286

264.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是何关系? 288

265.学习《伤寒论》应注意哪些问题? 290

266.六经提纲证是否成立? 291

267.对冠称“某病”如何认识? 294

268.从利小便实大便及“小便利屎定硬”,如何认识膀胱功能? 296

269.仲师谈“无大热”有几种情况?各有何意义? 299

270.浮脉在《伤寒论》中有哪些特殊主病意义? 300

271.迟脉在《伤寒论》中有哪些特殊主病意义? 302

272.浮脉主病的多重性说明什么问题? 305

273.《伤寒论》促脉有何独特涵义? 306

274.《伤寒论》脉法运用有哪些灵活性? 309

275.《伤寒论》是如何脉症从舍的? 315

276.《伤寒论》的“反脉”有何辨证意义? 317

277.《伤寒论》是如何运用脉势辨证的? 324

278.六经病各有欲解时,当如何理解? 325

279.“手足温”在《伤寒论》里有什么辨证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 329

280.如何理解“阳脉”、“阴脉”的争议? 330

281.仲师“通阳法”有何内容及意义? 331

282.《伤寒论》的上热下寒证之病机有胆热脾寒,肺热脾寒,胃热脾寒,肝热脾寒等,如何认识? 336

283.仲师在原文写作中为什么很少讲道理?有何意义? 339

284.仲师在治法上是如何体现“缓急”治法的? 342

285.《伤寒论》的“但头汗出”有几种情况?机理为何? 348

286.白术与桂枝是治表之药还是治里之药? 350

返回顶部